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卫家人?

2024-06-01m.verywind.com
~ 卫青,西汉时期一代名将,在抗击匈奴方面有非常卓越的贡献,而当时除了卫青,另外一位名将就是霍去病。卫青还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同时还是汉武帝的姐夫,这样的亲族关系可谓是联系紧密。然而,就在卫青死后,卫氏一族也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汉武帝将卫氏诛杀,这又是为何?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卫氏族人?
首先说明的一点是:卫青未死前,已开始受汉武帝冷落。而卫氏家族兴衰与一个人的关系最密切,这个人就是卫子夫。
还要说明的是:汉武帝非昏君,虽有巫蛊之祸昏招,但也借此改变了汉朝立国后外戚干政的传统,对有汗马功劳的卫氏家族没有斩草除根,使卫氏家庭血脉得以延续。
1、卫青生前就开始受到冷落
为什么会受冷落?这与霍去病崛起关系密切。二人原本为舅甥,卫青用兵持重稳健,霍去病用兵迅猛凌厉,汉武帝从内心来说更欣赏霍去病的用兵策略。
《汉书》对此有记载:是岁元狩四年也。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青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相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青军入塞,凡斩首虏万九千级……去病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亡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于青。
《汉书》记载的这次战争发生在汉元狩四年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步兵等总共10万人征伐匈奴,渴望深入敌阵建功立业的敢死队都跟随了霍去病。这次战争卫青所部是主力,由李广、孙贺、赵食其(yiji)、曹襄等组成强大的将军级团队。结果自然是匈奴大败,但单于逃脱,追击200多里没有追上,杀敌1.9万多人并获得匈奴积蓄的军粮等。但这次战役中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获罪,原因是他们从东面进军却迷路,战役结束才与卫青汇合,李广因此自杀,赵食其被贬为平民。霍去病带着同样多的军马,但手下没有副将,只任用李敢等作副将。他率部追击2000多里兵锋直指匈奴左贤王军队,斩杀和俘虏敌人的功劳超过卫青。
此战卫青虽胜,但折损大将李广,赵食其被贬,追击200里就停步。霍去病在没有副将情况下追击匈奴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军队兵锋相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由此上演……两相对比,可见卫青用兵的保守、指挥的失当等问题。对此汉武帝也有评价: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讯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二,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是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带着俘获的敌兵,深入大漠,活捉单于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转攻左大将双,缴获军旗战鼓。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登山眺望翰海。抓获俘虏70443人,汉军伤亡仅十分之二(按领兵5万计算伤亡1万人)。而且夺取敌人的军粮,行军极远而粮草供应不断。
此战后霍去病获得极大封赏,史载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青不得益封,吏卒无封者。所部官兵升官和受赏很多。卫青没有加封,手下官兵也没有受封。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此后,卫青权势曰益衰落而霍去病日益显贵。卫青许多旧友和门客去投靠了霍去病,并得到官爵。
通过本次战争的记载,可以看出汉武帝面对横空出世的天才将军霍去病宠爱有加,而卫青显然已受到冷落。那么,仅是一场战争就可使对匈奴从无败绩、七战七胜的卫青被冷落吗?问题自然没有这么简单!
2、卫子夫在卫青死的10多年前就开始失宠
卫氏一门的荣耀都跟卫子夫有关,她可谓汉武一朝中卫氏外戚的支柱。原本是汉武帝大姐平阳公主歌女的卫子夫,因绝色美貌得到宠爱,并且因皇后陈氏(成语金屋藏娇中的女主角)无法生育,而卫子夫被大幸、尊宠日隆后生下三女一男,最终被册封为皇后。
卫子夫得宠直接促使卫氏家族的兴旺,卫青和长子卫伉、次子卫不疑、幼子卫登、霍去病、霍嬗等6人封侯,卫青还娶了汉武帝同胞姐姐平阳公主。卫氏因卫子夫名闻天下,时人唱道: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生儿子的别高兴太早,生女儿的不要生气,你要看到卫家因为一个女人而霸天下!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后。元朔六年(前123年),王夫人成为汉武帝新宠,被盛宠15年的卫子夫由此失宠。随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钩弋夫人得到宠爱,卫子夫彻底被遗忘。当然,史书中曾记载虽然卫子夫失宠,卫青和霍去病又早亡,卫子夫也一直受到汉武帝的信任。不过,作为大汉皇帝,汉武帝并非不知道外戚的厉害。在冷落卫子夫的同时,是不是也有意同时冷落卫青?因此,我们不得不来说一说汉朝外戚的那些事。
3、汉武帝意图改变外戚干政的传统
汉朝的建国与外戚密不可分,吕后一家始终是刘邦平定天下坐江山的重要力量。正是因为忌惮外戚的势头,刘邦曾立誓言: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不是姓刘的不能称王,谁要是以自己有功为借口提出称王侯,天下人共诛之!刘邦把刘氏子弟全部封王,分封到各地为刘家看守天下。
但等刘邦一咽气,吕后就开始上位,临朝称制,行皇帝职权,追封已故的大哥为悼武王,二哥为赵昭王,随后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为鲁王,封二哥的儿子为沛侯,封外甥为扶柳侯,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吕氏大有取代刘氏的势头。
等到了吕后咽气,吕氏外戚被灭后后,众臣议立新帝,都说外戚吕氏有野心、非忠良之辈,而刘邦嫔妃薄姬有仁心、良善,所以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汉文帝),尊刘恒生母薄姬为太后,史称薄太后。虽然薄太后被后世称母德慈仁,没有太过干政,但仍封了自己的弟弟薄昭为侯,出任车骑(jì )将军。在汉朝,车骑将军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与三公同列。最重要的是,掌管着京师的卫军。
史书有一个关于薄昭之死的记载,从中可看出外戚的权威。史载:汉文帝推行新政,受到以薄昭为首的皇亲国戚阻挠。将军钟毓奉命外出平叛,在太原把薄昭的侄子薄贵斩杀。薄昭把凯旋的钟毓抓捕起来,威逼对方认罪无果而斩于自家屋前。汉文帝于是下旨处斩薄昭。薄太后闻讯后找到儿子,痛斥皇帝无情无义……当然,最终薄昭没有逃脱处罚,自杀了事。但由此看出,皇舅爷的威势有多大,竟然可以把奉命外出平叛的将军抓起来私下处斩。
外戚与汉朝的藕断丝连没有因吕后而消亡。薄太后死后又出现一个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的女人——窦皇后、窦太后、窦太皇太后。熟知汉武历史的人们应该知道,这位喜好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在汉武帝初登皇位时二人没少发生冲突。史书曾记载如下:汉武帝推行新政,折腾了一年后,窦老太太找借口把新政骨干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二人均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全被免职,新政也被废除……这是多大的权威啊!以汉武帝的性格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因此,改变汉朝立国以来外戚干政传统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是汉武帝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4、巫蛊之祸最终成为导火索。
专权近半世纪的卫氏外戚,最终因巫蛊之祸而被拨除。巫蛊之祸这根导火索的引火之人叫公孙敬声。公孙一家同属卫氏外戚集团,公孙敬声的父亲叫公孙贺、母亲叫卫孺,而卫孺是卫子夫的姐姐。公孙敬声被人诬告与阳石公主私通、行巫蛊天子。随后,公孙贺被抓,父子俩死于狱中。史载,太子刘据在朝堂之上再无外家,再也没有母亲家的人在朝堂上为他撑腰了。
因为巫蛊之祸,涉案人员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被处死,卫青长子卫伉连坐被杀。卫不疑、卫登等被夺去王侯之位。汉武帝宠臣江充则构陷太子,逼迫太子刘据起兵诛杀了江充等人,汉武帝则发兵讨逆,刘据兵败自杀。在刘据谋反事件中,卫子夫曾把皇后玺绶给儿子助他起兵,此时汉武帝要卫子夫交回玺绶,卫子夫则自杀明志。至此,卫氏外戚最大一棵树倒下,让汉武帝耿耿于怀的外戚干政烟消云散了。
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又远非一般人想像的昏庸和无情,卫青长子卫伉虽然被杀,但卫伉的子孙、卫青次子卫不疑、幼子卫登没有受牵连。从汉宣帝开始,卫青后人被皇帝诏命复家,卫氏一族得以延续。
后人猜测除了汉武帝手下留情外,也与同属卫氏家族的霍氏有关。《汉书》记载,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大将军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副焉。
这就说明了:虽然卫氏淡出汉朝政坛,同属卫氏一门的霍氏尚在,而且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在汉武帝死前被指定为辅政大臣。由此看来,汉武帝对霍氏的忠诚没有产生怀疑,是不是由此也念及卫氏,并为卫氏后人留下一条活路呢?这也是许多学界所热衷研究的话题之一。
最后讲个插曲:这个霍光辅政汉昭帝后,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即皇帝位,但是仅27天就被举报1127件荒淫之事,霍光把刘贺贬为平民,史称汉废帝。随后,他同群臣商议迎来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继承皇位,史称汉宣帝。霍光则效法殷商的伊尹,废立天子摄政天下,尽管被后人尊称为伊霍。但其死后一族被满门抄斩,被牵连灭族的有千余人家。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要灭他九族 汉武帝是为了皇权吗
  • 答:汉武帝诛杀卫氏家族是为了解除外戚干政的威胁及巩固刘氏皇权。卫青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此人英勇神武,被后世称为“常胜将军”。然,他也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他屡战奇功,为汉朝北部的疆域开拓做了不少贡献,在公元前124年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后又加封常置大将军,地位在丞相之上...

  • 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要诛杀卫青全族,仅仅是为了泄愤吗?
  • 答:当然不是为了泄愤,这是因为政治争斗。卫青跟着汉武帝,可谓是劳苦功高,作为汉武帝的心腹,他的结局也可以说是善终。至于,卫青全族被灭,这跟卫青已经没有啥关系了,这其中包含的是其他原因。这里就得提一下太子刘据。卫青是刘据的亲舅舅,也可以说是太子一派强有力的保护伞。可惜,卫青去世以后,太子...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就急着诛杀卫氏家族?
  • 答:因为,卫青死了之后,如果不杀他的家族的话,就会有很多人来为他报仇,所以他才会急着杀卫氏家族。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着急诛杀卫氏家族?
  • 答:首先说明的一点是:卫青未死前,已开始受汉武帝冷落。而卫氏家族兴衰与一个人的关系最密切,这个人就是卫子夫。 还要说明的是:汉武帝非昏君,虽有“巫蛊之祸”昏招,但目的是借此改变汉朝立国后“外戚干政”的传统,对有汗马功劳的卫氏家族没有斩草除根,使卫氏家庭血脉得以延续。 1、卫青生前就开始受到冷落 为什么会受...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氏家族
  • 答:因为卫家的势力过于强大了,汉武帝担心外戚专权,所以有必要削弱卫家。汉武帝时期的卫家曾经名噪一时,官高位重。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极受汉武帝宠爱,最后当上了皇后。卫青的三个儿子及卫青的两个外甥霍去病和霍光,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另外,当朝丞相公孙贺娶的是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孺。也就是说,...

  • 卫子夫和卫青死后,为何汉武帝着急诛杀卫氏一族?
  • 答: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害怕卫氏一族功高盖主,威胁到他皇帝的权威,所以才急着诛杀他们。

  • 卫青才刚死,汉武帝就迫不及待地诛杀卫氏家族,究竟是何原因?
  • 答:因为卫氏家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身为一代帝王他不能让别人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卫青,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的姐姐嫁给汉武帝,当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他自己又娶了皇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为妻。汉武帝时期他一直是司马大将军,还被皇帝封为长平候。他屡立战功,他打破了汉朝和匈奴对战一直输的局面,七次...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着急诛杀卫氏家族?
  • 答:最后卫青病死在公元前105年,卫青死后,但是卫氏家族的权势依然很稳固。而这个时候又恰逢汉武帝遭受病痛的折磨。对于汉武帝,他一直不相信自己会有终老病死的一天,所以一直疑神疑鬼,怀疑有人下蛊害他。这时汉武帝又受奸臣迷惑,误以为太子,以及他的女儿都是下蛊之人,所以一怒之下,下令捉拿准备谋反...

  • 卫青一死,为何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 答:之所以卫青一死,汉武帝就灭了他的家族,那是因为卫青在世的时候,因为地位太高了,引来了很多人的嫉妒,卫青在世的时候还有所忌讳,后来卫青去世了以后,奸人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导致了最后卫氏家族被灭,如果说卫青到底犯了什么错,其实他最大的错就是功劳太大了,功高震主。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

  • 卫青去世多年后,汉武帝为何诛杀卫氏家族呢?
  • 答:刘据死后,汉武帝才冷静下来细想整个巫盅之案的前因后果,知道自己误信了宦官江充,冤枉了太子刘据。汉武帝下令将江充等人全部处死,整个巫盅之案,上到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下到文武百官大臣和黎民百姓。牵扯上万人之多,全部因此而死。卫子夫是整个卫氏家族的依靠,她倒下了,卫氏家族这根庞大根基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