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李辅国记恨太上皇唐玄宗,为何敢直接将唐玄宗强行软禁? 历史年代表

2024-06-01m.verywind.com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李辅国在当时是权力极大的大宦官,而且唐肃宗与唐玄宗关系不好,李辅国提出请太上皇去太极宫的时候,唐肃宗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其实就是默许了。李辅国虽然玩弄权势,但是唐肃宗不是傀儡皇帝,他不敢真的越过皇帝做什么,更不要说去软禁太上皇。至于李辅国为什么想软禁唐玄宗,则是因为他担心唐玄宗复辟,自己的荣华富贵就没了,高力士一直骑在自己头上,他是个小人,十分不快。

玄宗居于兴庆宫,没了贵妃也不用担心朝政,他就开始找别的乐子。他喜欢宴请别人,颇有随性而为的意思。但是他请客太不拘身份,也不避讳和重臣交往。李辅国最早是高力士手下一个小太监,机缘巧合之下到了当时的太子李亨身边,一直跟到他成为唐肃宗。得了势的李辅国展现了小人本性,耀武扬威的,谁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但是李辅国在唐玄宗和高力士面前总是没有底气,因为他们都知道原来的他是多么低贱。而且李辅国特别担心唐太宗要复辟,这样他的地位权势就都没有了。为了以绝后患,他一直盯着兴庆宫,等着抓唐太宗的把柄,而唐太宗没想到这些,宴请过重臣,李辅国就告诉唐肃宗太上皇想要复辟。

唐肃宗和太上皇的父子关系本来就不好,而他的皇后因为不招太上皇待见也记恨上了唐太宗,再吹吹枕边风什么的,唐肃宗就默许了李辅国将太宗软禁于太极宫。虽然他们父子关系不好,但是还是有亲情羁绊,可李辅国与皇后从中作梗,导致他们父子始终没和解。



因为当时唐玄宗已经没有实权,而且皇上非常宠爱李辅国。

因为当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掌握任何权利了,只是徒有虚名。

因为当时唐玄宗已经没有了权力,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因为他有唐肃宗的支持,所以才敢这样做的。

  • 唐朝中期权宦李辅国简介: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称帝
  • 答: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为人性格懦弱,此刻见李辅国忠心拥戴,便视其为左右臂,赐名“护国”,后又改名“辅国”,把军政大事都委托于他。逼压玄宗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李辅国随肃宗回到长安,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设“察事...

  • 唐玄宗李隆基简介:李隆基又是怎么诛杀韦后集团的?
  • 答:唐玄宗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

  • 唐朝大太监李辅国介绍 哪个太监杀皇后吓死皇帝
  • 答:李辅国还设置了“察事厅子”数十人,侦@察@官@员活动,官吏有小过,无不伺知,即加传讯。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他决定。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唐玄宗返回京师后,被尊为太上皇。李辅国怀疑太上皇左右有拥@...

  • 唐朝静忠怎么死的
  • 答:依照其计,太子李亨第二年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李辅国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为表忠心,将名静忠改为护国,后再改为辅国。李亨称帝后,唐玄宗为太上皇,一直留居巴蜀。唐朝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农历12月,唐玄宗自益州回到长安,住在城东兴庆宫,有时也去唐肃宗大明宫...

  • 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为何要主动让出皇位?
  • 答:这里是驻军的大本营。李亨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要牢牢控制兵权,因为他现在是太子监国,是唐玄宗指派的,然后李亨在获取兵权和劫持后,就直接在灵帝登基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政变,只不过比较温和,因为这违背了唐玄宗的意志,不是唐玄宗主动让位的,而李亨通过自己的策划成功的。

  • 唐玄宗为何晚年会如此孤独?史料记载被宦官欺负呢?
  • 答:唐肃宗李亨的皇位,得来的并不是明正言顺,这一点,永远是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永王李璘的谋反就是一个明证。假如,有一天李隆基真的振臂一呼,李亨不用想就能明白结局是什么。所以,当李辅国说:太上皇久居兴庆宫,日夜聚众密谋,恐对陛下不利。不如让太上皇移居太极宫,一方面有利陛下尽孝,另一方面...

  • 唐玄宗之死原因
  • 答:,将远在蜀地的李隆基称为太上皇。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蜀地的李隆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太上皇,还在发布诏令准备授予李亨 “兵马大元帅”的官职,却不知已经被自己的儿子“授予”了太上皇的名号。李亨登基的事终究传到了李隆基的耳中,当李隆基听到这件事时,已经明白,属于自己的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

  • 李辅国有拥立唐代宗李豫大功,为何却被李豫杀死?
  • 答:后来,李辅国与李亨的妻子张皇后、李亨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来的唐代宗李豫)及建宁王李倓一起拥戴李亨为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这件事让李亨大为感动,视李辅国为左膀右臂,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他。(唐肃宗剧照)第二次投机是打压张皇后拥立太子李豫。本来,李辅国和张皇后是站在同一个阵营里的,他们...

  • 唐玄宗和唐肃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肃宗把玄宗关到了深宫?_百度...
  • 答:不过他并没有下令把玄宗迁走,而是在他生病时内,张良娣与李辅国容所把玄宗迁到偏僻的兴庆宫去的。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

  • 古代最贤明的宦官,被誉为忠臣,得知皇帝驾崩,悲痛得吐血身亡
  • 答:高力士非常痛心,不顾自身安危,怒斥李辅国:“你是也老臣了,太上皇做了几十年天子,你怎敢如此!”并威严赫赫地命令李辅国给唐玄宗牵马。随着唐玄宗被架空,高力士也早已失势,而李辅国权势熏天,按说他不该害怕高力士。可是,高力士同情唐玄宗而发出的怒吼,却着实吓倒了李辅国,李辅国居然不由自主给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