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通过思想与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析西州曲

2024-05-09m.verywind.com
分析艺术特色~

分析艺术特色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其次,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分析艺术特色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西洲曲》赏析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江淹作,但《古诗源》认为是梁武帝的作品,这个问题目前很难成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西洲曲》是一首最折磨人的情诗。一首诗前后粘连不断,这首诗的时间跨度很大,从春到秋,再由秋到夏;一会儿折梅,一会儿采莲,一会儿登楼,一会儿是现实,一会儿是回忆,说到最后竟然是在梦中。本诗前一句是第一人称,后一句就变成了第三人称,人称转换全无交待。就是这样一首很难读懂的诗,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各种选本都有收录。究其实,是因为此诗前后由一个“情”字贯穿,折梅是情,采莲是情,登楼是情,吹梦是情,但能体会出这个“情”字,也就基本读出了此诗的深意。 诗篇从追忆开始,“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又是一度梅花盛开的季节,这位少女又忆起了去年梅花开放时节下西洲的事情。西洲是古渡口,想来也是梅林所在。少女折梅一枝,寄送江北。如此看来,应该是女子在江之南,男子在江之北。有人把“忆梅”中的“梅”字解释为谐音“某”,即“郎”的代称。但是如果联系下句“折梅”一词来分析,把“梅”解释为“郎”又是不合适的;也有解释“西洲”就在江之北,西洲是男子所去之地,那么这样西洲折梅就说不通了。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折梅于西洲,寄情于江北。诗中用了一个“忆”字,就使得不少人认为西洲是这对情侣当初幽会的地方,幽会的时间是梅花盛开的初春,也许当初就有过折梅留念的事情,但是这仅仅是后人的猜测,从诗篇中并没有看出更多的相关信息。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此处用第三人称描述少女之美,是对上文折梅人的补笔。“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这两句也是对上文的补笔,是对折梅地点的补充和交待。前面写折梅,然后又对折梅人、折梅地进行补充,这种写法意在突出折梅,免得人物、事件、地点平分秋色。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此句中的“日暮”二字本来并不难理解,但诗句中“伯劳”二字的出现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仲夏季节,这与折梅的初春季节相差甚远。在古诗中,伯劳鸟常包含两个方面的意向,一是伯劳鸣夏,二是伯劳孤栖。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就是第二种意向,根据上下文的推断也可以得知“伯劳”不可能指夏季。据此,“日暮”指的就是女子折梅的傍晚。傍晚的凉风摇曳着乌臼树,到了栖息时间的伯劳鸟尚且不肯落在树上,也许是害怕孤栖,那么此情此景与折梅女子当下的处境整好吻合,不肯孤栖的伯劳鸟正是孤独女子的写照。以上是诗篇关于折梅的描写。 诗篇下文转而描写采莲。采莲应该是在秋季,诗歌从春天跳到秋天,按照常理来说在行文中应该断开,可是本诗却采用了粘连得修辞手法,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两件事粘到了一起。“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前两句是写春,后两句是写秋,
  中间用一个“树”字连接便乱了套。俗语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西洲曲》解释上的混乱大多与粘连有关,但是如果我们能明白,这种粘连仅仅只是为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那么误解的现象也许就不会发生了。“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在各种劳作中,采莲是最富有诗意的,一群少女嬉笑莲间,这本身就很有诗意,本身就是一首诗。“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两句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那种特有的娇羞。“莲子”二句,历来被注家解释为谐音“怜子”,即“爱你”。有了这些暗示之后,那么“莲子青如水”就不仅仅是描写莲子的色彩,而是女子纯真爱意的表白。这位纯情女子也许正沉浸在甜蜜的回忆或者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之中。“莲心彻底红”更明确地显示出双关语义,表达了采莲女子对于爱情的一片赤心。这六句描写采莲的诗句历来备受推崇,它句句写采莲,却又句句都双关爱情,结合得相当奇妙。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飞鸿遍西洲,大约是深秋的季节,这位女子的思念从春至秋,却不见情郎的踪影,抬头看见北雁南飞,就更加强化了她的思念之情,继而又由思念转为盼归。诗歌中显示盼归的行动是登楼眺望自己的情郎。“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女子在楼头徘徊久久,从日出到日落,曲栏护手无不拍遍,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卷帘”二字说明这位女子已经从室外进入室内,“南风”二字,应该说的是夏季。诗歌从春写到秋,又从秋写到夏,年复一年,痴情的女子就在无奈的等待中虚度时光。她卷帘看天,天高云淡;俯首看江,江水碧绿。诗歌在这里用了“海水”二字,无非是写江水浩渺。天虽高是自高,海水绿是空绿。如此美景,对于孤独寂寞的女子而言也无心赏玩。一个“自”字,一个“空”字,读来让人有着无尽的遐想,也深深道出了思君女子的无奈之情。由于愁绪的感染,海水也变得如梦似幻、悠长恍惚。是现实还是梦境也难以区分了。“君愁”一语是女子设想之词,两愁合一,愁上加愁。诗歌最后以“吹梦到西洲”结束,既是一种无耐,也是一种慰藉。既然醒着无缘相见,只有梦中能够相会。对于最后一句的解释,历来是有分歧的,一说请把甜美的梦吹到西洲,一说请南风路过西洲,把我的好梦也传递到江北去。总之,诗歌从“折梅寄江北”开篇,到“吹梦到西洲”结尾,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西洲曲》无论是在意境还是语言上,都有很高的艺术地位,虚实相生和谐音双关手法运用,精妙独特地表现出了痴情女子对自己深爱男子的浓浓情意。全诗的技法之巧也让后世读者拍案叫绝----以动作展现心境、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蝉联回环,使得整首诗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

  • 请详细分析南朝乐府的《西洲曲》
  • 答:从艺术特色和对后世作家作品的影响上来说,南朝乐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乐府诗集》把《西洲曲》归在“杂曲歌辞”中,题作“古辞”。关于这首诗的时代和作者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从其格调及词句的工巧来看,它应是...

  • 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 答: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 “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沈德潜 《古诗源》 ) ,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优秀代表作品,被清人陈祚明誉为 “言情之绝唱” (《采菽堂古诗选》 ) 。 《西洲曲》 开头两句: “...

  •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 答: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首抒情长诗。诗中讲述了一位南方少女...

  • 西洲曲是哪个朝代的民歌
  • 答:通过她的种种情况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轻灵、纯洁多情的少女形象。这是全诗在艺术构思上的总的设想。《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

  • 关于《西洲曲》
  • 答:《西洲曲》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

  • 以南朝西洲曲和北朝木兰诗为例谈谈南北朝诗歌的不同风格
  •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歌空前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诗歌。由于地理风情的不同,南北方的民歌又有各自的特点。我讲以南方民歌《西洲曲》和北方民歌《木兰诗》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南北民歌的...

  • 西洲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答:这首诗依照季节的转换抒写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爱人连绵不绝的苦苦思念及微妙的心理,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艺术特点: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门中露翠...

  • 《西洲曲》和《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比较
  • 答:其中可见中华文化的沿承性.《西洲曲》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口感上朗朗上口,具有很深的语言美和音韵美,使人读着如浸醉在一首乐曲中;又如陶然于那江南的采莲时节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轻...

  • 以南朝西洲曲和北朝木兰诗为例谈谈南北朝诗歌的不同
  • 答:反映在诗歌方面,则南朝诗歌尚文,风格绮丽、婉约、细腻,北朝则质朴、自然,少事雕琢。《西洲曲》辞句文雅,感情细腻,清丽不俗,一唱三叹,讲究修辞;而木兰诗则刚健、豪迈、慷慨,有勃勃的生机与气势。当然这两首诗由于...

  •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句话的出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 答:再如“忆郎郎不至”以下六句,从“忆梅”到“忆郎”,“忆”而又“忆”;从“望鸿”到“望郎”,“望”而再“望”,写出了女主人公柔情郁结的情态。原文是这样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