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汉武帝招纳贤良时,董仲舒有怎样的思想主张? 汉武帝为什么采取董仲舒的主张

2024-05-31m.verywind.com
汉武帝除了对董仲舒的主张外还实行了怎样的主张?~

汉武帝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未完全实施。尊儒兴学,他做了,而禁灭百家的极端主张,他没有采纳。在保证儒学的官方学术、政治主导思想的前提下,武帝在学术。思想领域走的是“悉延百端之学”的路子。除了学官独用儒家外,武帝没有排斥百家,禁止学术活动。前朝好其他学说的许多大臣,大都留任朝廷,有的还被重用。朝廷中有些公卿即使是以儒术见用的,也可兼治其他学说。对郡国及民间的其他学说活动,武帝并未明令取缔、禁止,而任由其存在。

汉初崇尚黄老无为,令社会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至汉武帝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及统一全国思想,遂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采纳董仲舒建议,以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更化善治,德刑并用,一统纪而明法度,使民知所从。此外,汉武帝又大量提拔儒生充当中央和地方官吏,不治儒学之博士皆被罢免,由是自宰相至地方官几乎全由士人充任。汉武帝又设五经博士,专授儒家经典,同时又设太学、办学校、察举孝廉,使儒家理论渗透到各阶层领域,成为国家政策及管治的理论根据。

建元元年冬十月(前14o年),汉武帝招贤良对策,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被召见,接受武帝策问。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主要为: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系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就不利于统一。为巩固汉王朝的统一,应当尊崇儒家学术为惟一的指导理论,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天下之人的思想统一在儒家思想范畴之内,才能使法纪统一,人心统一,行动统一。第二,强调大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认为,统一是国家的首要大事,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议。并说‘有大子在,诸侯不得专地,不得专封,不得专执……不得致天子之赋,不得适天子之贵”,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天子至尊,一统天下找到了理论根据。第三,提倡“君权神授”。董仲舒在解释儒家学说时认为,皇权出于天命,神圣不可侵犯,因而皇帝的一切行动都体现了天的意志,各诸侯国不能各自为政,应该一切服从朝廷。这样,用神秘的色彩把皇权的合法性和永恒性固定下来,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第四,提倡儒家的仁政,同时强调法制,反对用严刑对待人主张“以教化为大务”的同时,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强调利用法律维护专制统治。



  • 董仲舒的主张
  • 答:并上疏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4、君权神授 理论在汉代有了系统的发展,董仲舒提出了“天意”、“天志”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天人相与”的理论,认为天和人间是相通的,天是有意志的,其是最高的人格神...

  •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 答:2、汉武帝珍惜人才,董仲舒又提出建立太学,举贤良 3、董仲舒还提出大一统思想,而汉武帝当政的几十年一直致力于中央集权,符合武帝的意愿及抱负。4、汉朝实在想用法家,由于法家将法制,并且独裁,这是当时统治者最爱的,可是法家思想太裸露了,会遭到庶民攻击,统治者要有一个华丽的外衣进行掩盖,而...

  • 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为什么他的思想能够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 答:董仲舒主张的是儒家思想。因为当时的国家形式是人们渴望统一,刚刚七王之乱和窦太后的政治混乱社会中平静下来。另外秦朝是采用的依法治国,人们都已经对那样的社会有了抵触心理。一:他是为了国家的更好统治。二:为了建立万世功勋。

  •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 答:"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董仲舒认为要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斩杀的威严,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 图2中人物是汉代儒家大师董仲舒,在他建议下,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了什么措...
  •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 答:还有些人都认为他这一做法,加强了我们古代君王的中央集权,为我们的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贡献,为政治上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那么董仲舒的想法主张,对于我们后世究竟有哪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负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去讨论一下。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人,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统治,...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哪些建议
  • 答:汉武帝继位之后,曾让各地举荐一些贤良的文学之士来参加策问,董仲舒便在这些被举荐的文学之士之中。在这策论中,汉武帝连续向董仲舒进行了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治理国家的政术和天人感应这三个策问。而董仲舒在回答的时候详细地阐述了天人感应,并将神权与人权的关系讲述给汉武帝听,遇刺同时还提出了“...

  • 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

  • 《春秋繁露》中折射出董仲舒的思想特质是什么?
  • 答:汉武帝有着建立千秋大业的雄伟壮志,首先就要有支持他统治的完备思想体系的支持。而经董仲舒潜心研究《公羊春秋》,以《公羊春秋》中“春秋大一统”为主旨,把儒家尊崇的周代以来的礼乐制度以及阴阳五行家的学说贯通起来,并且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思想精华,为《春秋繁露》打下了深厚的写作...

  • 汉武帝为何选择了董仲舒的儒术,董仲舒是如何调整儒家学说的?
  • 答:汉武帝时期,在思想统治领域实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汉武帝没有征询孔子孟子的思想学说,而是选择了董仲舒的荀子学派思想呢?董仲舒又是如何调整儒家学说呢?汉武帝登基的时候,国库充盈,人口激增,国家实力渐增。帝王将相们一直懂得政治思想对于国家统治人民统治的重要性。汉武帝认为大秦所推崇的发家思想...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