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授时历的作者

2024-05-31m.verywind.com
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许衡、王询、郭守敬。
《授时历》,为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实施的历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原著及史书均称其为《授时历经》。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扩展资料历史意义
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衡

想了解授时历的作者的最新玩法及新闻信息么,下面跟着小骨来一起学习关于授时历的作者的知识吧,希望各位玩家了解后能够对该游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中又很多大家不为熟知的题目,其中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这道题目难倒了很多的玩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解答一下。
问: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答:郭守敬。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邢台市邢台县)人,生于元太宗三年(1231),卒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 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全部工程一年完成,定名通惠河。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有三人,许衡、王询、郭守敬。

1、许衡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

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2、王询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文学家。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议拟稿》三卷、《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注释》十二卷留传后世。

3、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扩展资料:

《授时历》的历史意义: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

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没能观察到罢了。

《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授时历



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

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扩展资料:

《授时历》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

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

是否《授时历》错了,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

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没能观察到罢了。《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授时历》过程:

郭守敬首先检查了大都城里天文台的仪器装备。这些仪器都是过去金国的遗物。其中浑仪还是北宋时代的东西,是当年金国占有北宋的京城汴京以后,从那里搬运到金国中都来的。

当初,一共搬来了三架浑仪。因为汴京的纬度和金中都相差约四度,不能直接使用。金国的天文官曾经改装了其中的一架。这架改装的仪器在元初也已经毁坏了。

郭守敬就把余下的另一架加以改造,暂时使用。另外,天文台所用的圭表也因年深日久而变得歪斜不正。郭守敬立即着手修理,把它扶置到准确的位置。

这些仪器终究是太古老了,虽经修整,但在天文观测必须日益精密的要求面前,仍然显得不相适应。郭守敬不得不创制一套更精密的仪器,为修历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历法的制定工作中所必须的天文观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测定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冬至和夏至的确切时刻;用的仪器是圭表。一类是测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应用的主要工具是浑仪。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

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

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这种仪器看起来极简单,用起来却会遇到几个重大的困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守敬



郭守敬与《授时历》

元朝统一中国以前,中国所用的历法是《大明历》。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历法误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决定修改历法,派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这项工作。
郭守敬认为:历法要精确必须经过实地测验,而要进行测验必须有精密的仪表。因此,他自己动手改造和创制了许多天文仪器。
元代以前,用来测量日月等恒星和行星位置的仪器是浑仪,但它结构复杂,转动不灵活。郭守敬根据自己的观测经验,把浑仪改装成两个简单的装置,叫作“简仪”。简仪很精密,不但使用方便,观测结果也比浑仪准确得多。
郭守敬还研制了仰仪,用来观测太阳的位置和月食。他还改革了圭表,创制了景符等仪器。景符与圭表结合使用,可以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变化。
有了先进的仪器后,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大都(北京)建一座新的司天台(天文台),又建议在全国分期分批设立观星台,开展实测。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测影点,派出十四个历官。郭守敬亲自经广州到最南边的南海进行测量。
新的司天台在大都修好后,郭守敬把各种最新式的天文仪器安放在上面,日夜进行天体观测。
郭守敬等人经过辛勤的工作,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这个数字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根据这一数据,郭守敬终于完成了新历法的编制工作。新历法被命名为《授时历》,意思是要告诉老百姓日月时光,不要错过了农时。

授时历

--------------------------------------------------------------------------------

郭守敬是邢州人。在祖父的影响下,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

忽必烈统一北方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整治水利,征求这方面的人材。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郭守敬对北方水利情况十分熟悉,当时就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就派郭守敬担任提举各路河渠的职务,经办河道水利的事。

元世祖灭南宋以后,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农业生产要利用历法。元世祖决定统一制订一个新历法。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负责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郭守敬因为精通天文、历法,也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修订历法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提出设计一套新的仪器。他觉得原来的浑天仪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还创制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刻度精密的简仪。他制作的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比旧的仪器高得多。有了好的仪器,还要进行精确的实地观测。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报告的时候,提出在太史院里建造一座新的司天台,同时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的打算。

经过王恂、郭守敬等一起研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测点。最北的测点是铁勒(在今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最南的测点在南海(在今西沙群岛上),选派了14个监候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郭守敬也亲自带人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各地的观测点把得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太史局。郭守敬根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这种新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302年。

是一本由郭守敬王洵等修著关于计算日期的书,与其计算 配套的是简仪,这一点高中《历史》必修三会有学习到

郭守敬与《授时历》

  • 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历史话题]
  • 答:《元史.历志一》:[“[至元]十三年,平宋,遂诏前中书左丞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治新历...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息运行之变,参别同异,酌情取中数,以为历本。十七年冬至,历成,诏赐名曰授时历。十八年,颁行天下。二十年,诏太子谕德李谦为《历议》,发明新历顺天求...

  •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 答: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 什么是《授时历》
  • 答:《授时历》,为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实施的历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原著及史书均称其为《授时历经》。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许衡“领...

  • 《授时历》是怎样发展的?
  • 答:关于《授时历》由谁主编一说,历史上出现过分歧和误差。比如元朝的《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等史料均记载许衡为《授时历》主编,特别是许衡的遗著《许文正公遗书》卷十二有《授时历》全文——《授时历经》。明朝初期的宋濂等编撰的《元史》,记载了《授时历》的编撰过程及其主要的几个作者,而且...

  • 《授时历》是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
  • 答: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这在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是很重要的。

  • 说出下列著作的作者是谁
  • 答:诗经:不可考 离骚:屈原 道德经:老子 孙子兵法:孙武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论衡:王充 史记:司马迁 齐民要术:贾思勰 水经注:郦道元 兰亭序:王羲之 神灭论:范缜 大唐西域记:玄奘 缀术:祖暅 梦溪笔谈:沈括 授时历:郭守敬 资治通鉴:司马光 窦娥冤:关汉卿 本草纲目:李时珍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 授时历 完成于明清的有哪些?
  • 答: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5.《授时历》,为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

  • 我国古代都有哪些科技成就名人?
  • 答:洛下闳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民间天文学家,他制做了一个圆球形状的浑天仪,用来演示天象。洛下闳的浑天仪尽管还很简单,但它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浑天仪,比西方天文学家太谷氏的同样发明要早三百年。还与唐都、司马迁、鲜于妄人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5、张衡(东汉)张衡是南阳五圣之一,与...

  • 中外古今数学史中的著作有哪些?越多越好
  • 答:《授时历》列出了三次差的内插公式。《四元玉鉴》提出消元的解法,欧洲到公元1775年法国人别朱(Bezout)才提出同样的解法。《直指算法统宗》是一部集珠算理论之大成的著作。《几何原本》的前6卷(1607年完成)。徐光启应用西方的逻辑推理方法论证了中国的勾股测望术,因此而撰写了《测量异同》和《...

  • 梦幻西游乡试答案
  • 答:著有《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是(明朝)人 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是(元朝)人 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郭守敬) 以下三个皇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康熙雍正乾隆) 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清代曹雪芹所著的小说《红楼梦》最初命名为(石头记) 康熙和乾隆所提名的“七十二景...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