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是什么?

2024-05-26m.verywind.com
~

一、但

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

二、而

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2、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表修饰,相当于“地”。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

三、耳

1、语气词:

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

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

四、何

1、疑问代词: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

2、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

五、乎

1、语气词: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

2、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3、介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表示对象,可译为“对”。

六、或

1、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

七、乃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

八、其

1、代词: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代具体的事物。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

2、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

九、且

1、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

十、虽

1、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

十一、遂

1、副词: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

十二、也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

2、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问: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可译为“啊”“呀”等,或不译。

十三、已

1、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

十四、以

1、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

2、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因而”等。

十五、矣

1、语气词:表示已然,可译为“了”。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了”。

十六、于

1、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译为:从,在。表示时间、地点,译为:到。表示对象,译为:对,向,给,和。表示被动,译为:被。表示比较,译为:比。

十七、之

1、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十八、则

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扩展资料: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虚词数量虽少,但重要性从总体上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比实词还要重要。因为虚词的运用往往会牵涉到整个句子的结构,影响到整个句子的意思。一个虚词用得好,不仅能使它所在的句子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且往往会把整段、乃至整篇文字都搞活了,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 文言文中18个虚词有哪些?
  • 答:《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维唯、已、矣、犹、哉

  • 谁知道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的用法
  • 答: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 答: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1.连词:(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6)递进关系...

  • 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哪些?
  • 答:指示代词(表远指,表包含);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连词,表假设或选择 6且 连词,表递进、并列;副词,译为将要,姑且 7若 代词,表对指(你,你的),表近指;假设连词;选择连词 8所 助词,表被动;组成“所”字名词性结构 9为 读去声,介词表对象;介词,表(替代,时间,目的,原因...

  •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 答: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如下: 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 (2)修饰关系。 (3)假设关系。 (4)并列关系。 (5)承接关系。 (6)递进关系。 (7)因果关系。 (8)目的关系。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

  •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 答: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如下: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连词而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由中国古代的...

  •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 答: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1. 之 用法:作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例句:吾见之矣(我已经看见了)。2. 者 用法:作为名词后缀,指人或事物。例句:为人者宜慎独。(作为人应当小心独处)3. 乎 用法:用于疑问句或表示疑问、感叹。例句:孰知世事之变乎?(谁知道世事的变化呢?)4. 于 用法:表示...

  •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答: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下:一、但。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二、而。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2、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
  • 答:1. 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是什么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而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 答: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1、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