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面山而居的“而”是什么意思

2024-05-09m.verywind.com
~

面山而居的“而”的意思是虚词,表修饰。

“面山而居”:

【出处】

《愚公移山》     作品出处:《列子·汤问》 作者:列御寇 (先秦)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遇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主要文章内容】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重点字词解释】

  • 通假字

  •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朝东。                      (厝:通“措”,放置)[2]

  • 词类活用

  • (1)面山而居                 面     (名词做动词,面向)

    (2)惩山北之塞              惩      (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3)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      (形容词用做名词,指险峻的大山)

    (4)箕畚运于渤海之位   箕畚    (名词用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 古今异义

  • (1)惩山北之塞               惩       古义:苦于                     今义:处罚

    (2)聚室而谋曰               室       古义:家                        今义:指房屋

    (3)指通豫南                  指        古义: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        古义:甚至,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尾        古义:边上                     今义:尾巴

    (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7)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创作背景】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 文言文中而的意思及用法
  • 答: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此时的“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又”,用来连接并列关系的两个词语或短语。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解释: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

  •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赏析列御寇的文言文
  • 答: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且:副词,将近。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塞(sè):阻塞。迂(yū):曲折、绕远。

  • 而是什么意思
  • 答:1、表示并列关系,不译。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郊野出产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2、表示修饰关系,不译。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我小心谨慎地起来。面山而居。

  • 愚公移山课后注释 重点词语解释
  • 答:太行、王屋二山被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走,愚公的愿望实现。虽是神助,但愚公之诚,不可磨灭;移山之功归属于愚公! 《愚公移山》繁体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 九年级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
  • 答:愚公移山《列子》【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

  •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原文
  • 答: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 答: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战国 列御寇)寓言1: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

  • 谁给我初中文言文《愚公移山》的翻译!! 谢谢!
  • 答: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

  •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如何解释
  • 答:(《寡人之于国也》)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7、“而”字表示因果关系的用法:可译成“因此”“因而”。余...

  •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减少
  • 答: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惩(chéng)——苦于,为。。所苦 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绕远的意思。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汝——你。这里是你们的意思。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大山。 指通豫南——...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