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各自结局,包括中共一大的代表 中共一大参会人员是那些?

2024-05-13m.verywind.com
请谈谈你所知道的中共一大代表各自的人生轨迹和最终结局(归宿)?有何感悟和启~

哦,那当然有的人他走上一直这个是革命的道路,而有的人他骗你了革命的道路向哲存储秀啊,嗯,你36啊。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1、王烬美(1898--1925),山东莒县北杏村人,今属诸城,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

2、邓恩铭(1901--1931),贵州荔波人,水族。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在狱中就义。

3、陈公博(1890--1946),广东南海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922年秋脱党。1938年投敌,充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因叛国罪被判死刑,1946年被枪决。

4、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旅日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924年脱党。1938年投敌,充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因叛国罪被判无期徒刑,1948年在狱中病死。

5、包惠僧(1894--1979),湖北黄冈人,受陈独秀指派出席“一大”会议。1927年脱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在北京病逝。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各自结局各不相同,中共早期党员的人生道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矢志不渝地捍卫信仰;第二种是对信仰产生怀疑,游移不定;第三种是背叛信仰,站在正义的对立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13人之后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

一、矢志不渝地捍卫信仰(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邓恩铭、何叔衡)

1、毛泽东、董必武,后来成为中共领袖、历史巨人。

2、何叔衡血洒疆场,壮烈牺牲;邓恩铭、陈潭秋惨遭杀害,英勇就义。

二、对信仰产生怀疑,游移不定(李汉俊、李达)

1、李汉俊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血染刑场,被敌人所害。但此时他已不是中共党员。

二大后,李汉俊与张国焘和陈独秀发生矛盾,就渐渐脱离了党的活动。李汉俊不在党组织中活动,但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利用“合法”职位,掩护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

1927年12月17日下午,李汉俊在寓所被新上台的桂系军阀胡宗铎抓走,在未审讯的情况下,当晚被枪决。

2、李达

1920年李达启程回国,很快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共同成立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1922年,李达携家返湘,同毛泽东等合作办湖南自修大学去了。李的这次返湘,既有毛泽东所邀,也因他与陈独秀和张国焘的矛盾所致。是年,李达愤然宣布脱党,犯下他一生“最大的错误”。

1949年12月,毛泽东作为历史见证人,刘少奇作为介绍人,李达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背叛信仰,站在正义的对立面(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包惠僧、刘仁静)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弃信仰,叛变投敌;包惠僧、刘仁静历经曲折,迷途知返。

1、二号巨奸陈公博

以参加中共一大为转折点,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热情急剧下降,以至于在几个月时间内,对共产主义学说产生了怀疑和困惑,后来竟产生出国留学的念头,以逃脱党的工作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925年4月,陈公博从美国回到广州,随即加入国民党,再度登上政治舞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公博与已叛国投敌的汪精卫、周佛海狼狈为奸。1946年4月12日,陈公博被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

2、投机能手周佛海

中共一大闭幕后,周佛海准备同杨淑慧结婚。后因杨父反对,他带着杨淑慧于1921年11月再度前往日本就读。返回日本后,他实际上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不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

不久,他应邀来到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随着地位的变化,他与党的离心倾向日益加重,并散布对党的不满情绪。

中共广州支部负责人对他进行了耐心批评和教育,帮助他认识错误。但他毫无悔改之意,后来竟公开声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中共中央为纯洁党的组织,准其脱党。从此,周佛海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和蒋介石的心腹。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周佛海基于抗日必败的论调,与汪精卫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和政治主张而“物以类聚”了。周佛海抱着强烈的政治野心投靠汪精卫,奉汪精卫为“精神领袖”。

1946年11月7日,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判处周佛海死刑。由于蒋介石念其为重庆方面做过“贡献”,出面干预,才被减为无期徒刑,保住了脑袋。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脏病发作暴死在南京老虎桥监狱。

3、分裂元凶张国焘

在中共一大上,张国焘被选为中央组织主任,后来由于激烈反对党的国共合作战略,并在党内组织小集团,受到中共中央的尖锐批评。

1931年4月,张国焘进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该根据地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在这里,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错整了不少好同志。在长征期间,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妄图用武力挟持党中央,分裂红军。

1938年4月4日即清明节前一天,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的身份去陕西祭扫黄帝陵。正值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蒋鼎文也在拜祭。祭毕,他便一头钻进蒋鼎文的轿车去了西安。

自此,张国焘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死心塌地地在国民党营垒里干了长达十年的特务勾当。

1948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张国焘已无利用的价值,被国民党当局踢出局,他只好携带家眷逃到台湾。

4、落伍之人包惠僧

中共一大后的头几年,包惠僧先是在上海参与编辑《劳动周刊》,后来历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长。

1924年,他奉党组织之命加入国民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清党”,包惠僧被清洗了出来。此后,他辗转于湖北老家、江苏、上海等地避难。不久,他因看不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便脱离了共产党。

1949年11月,包惠僧回到北京。周恩来与包惠僧作了长谈,并将他安排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分配到内务部研究室任研究员,不久在国务院参事室任参事。“文革”中,包惠僧受到冲击。1979年7月2日,包惠僧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失血而离开人世。

5、托派分子刘仁静

中共一大闭幕后,刘仁静回到北京。1926年,刘仁静受党中央派遣,再度赴莫斯科,进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学习。学习期间,苏共爆发了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尖锐斗争。斗争的结果,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并被驱逐出境。得知这一消息后,刘仁静十分震惊,且与托氏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

1929年12月29日,党中央在《红旗》上刊出《给刘仁静的一封公开信》,限他三日内说清问题。可刘仁静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最终自行脱党被除名。刘仁静一心要当托派的首领,自称“中国托派天字第一号人物”,在托派组织里搞得乌烟瘴气。

1948年,他跑到南京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员。上海解放不久,刘仁静来到北京。刘少奇亲自找到他,严厉地批评了他的错误,责其进行深刻反省。刘仁静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四、英年早逝(王尽美)

王尽美是济南代表。1921年6月,王尽美接到一大通知后,乘轮船到上海。

一大结束后,他与瞿秋白、邓恩铭等同志一道,代表中共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会议,并会见了列宁。1925年1月11日至22日,王尽美带病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8月19日,年仅27岁的王尽美因肺病逝世。


扩展资料

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共一大代表人生道路各异 胜利属于经得起考验的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坠的旗帜——三位献身革命的中共一大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中共一大代表中的五位投敌叛变分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陈独秀:(1880年-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主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罢免了他的领导职务。后因在党内搞非法小组织活动,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沦为托洛茨基派的首领,一度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42年客死于四川江津。他是一个在学问和人格上无可挑剔的卓越志士。
李达:(1890年-1966年)号鹤鸣,湖南零陵人。1913年到日本留学,1920年回国,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宣传主任。由毛泽东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校长转任湖南大学教授。1923年退党。北伐时,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后展转上海、北平、湖南、广西等地任教。1949年北上解放了的北平,重新入党,后为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文化大革命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去世于武汉。
李汉俊:(1890年-1927年)原名书思,湖南潜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与组织者之一。“三大”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与陈独秀、张国焘意见不合,退党去湖北,北伐时,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员,湖北省教育厅长。1927年11月,被桂系军阀胡宗铎、陶钧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承认其为革命烈士。他与妻子王会悟是中共得以问世的最大功臣之一。又是一个倔强、有个性,而命运极其不幸的人。
周佛海:(1897年-1948年)湖南沅陵人。早年求学于日本,1921年回国渡假,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仍回日本。1924年脱党加入国民党,1926年任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后投靠蒋介石。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训处长,1932年参与组建法西斯特务组织蓝衣社,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中宣部长,抗战时,投向汪精卫,参与组建伪南京政府,任警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上海市长。日本投降后,以曲线救国,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行动队总指挥。后国民党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以汉奸罪收审周佛海。他于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李大钊:(1889年-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晨钟报》主编,后为新文化运动主将,《新青年》主编。积极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开始与陈独秀商榷组织中国,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9月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翌年为中共北方局书记,致力于国共合作和改组国民党。是1926年“三•一八”反军阀运动的领导者。1927年4月6日,在北京为军阀张作霖逮捕,4月28日被处以绞刑。
张国焘:(1897年-1979年)字特立,江西萍乡人。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大”时,当选为中央组织主任。“二大”至“五大”的中央委员。“八•七” 会议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六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0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回国后作为中央代表入鄂豫皖苏区,第四方面军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书记。主持肃反,搞扩大化,致使该苏区反围剿失败,后入川。1935年6月与中央红军在川西会合,任红军总政委。拒不执行中央决议,以军权相挟。中央红军北上后,在桌木碉另立中央,自任主席。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遭受重创后,不得已取消伪中央,率军北上。1937年任陕甘宁政府副主席,在中央清算运动中,自感不保,于1938年借口祭扫黄帝陵,潜奔武汉,投靠国民党,入军统高级特务班,被开除出党。1949年逃往香港,1968年定居加拿大,1979年12月3日,在多伦多于贫病中被冻死。
刘仁静:(1902年-1987年)又名刘亦宇,“五四”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1920年9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为北京共青团会计主任。“一大”后从事马列主义研究会工作,1923年入苏联参加少共国际代表大会。1926年复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托洛茨基派组织。大革命失败后,与陈独秀同搞党内小组织,1921年11月15日被清除出党。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后为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化大革命九死一生。1987年8月5日遭遇车祸死亡。((1989年版《词海》载卒年为1986年)。
董必武:(1885年-1975年)前清举人,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创建共产主义小组,任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校长,代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抗战以后,为我党同国民党谈判代表,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建国后为国家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历届中央委员。七届中央全会后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文革中在惶惶不安中闲居八年,十届一次会议为政治局常委。1975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
陈潭秋:(1896年-1943年)字云先,湖北黄冈人。1920年参加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后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组织委员,领导“二•七”大罢工。1924年后,任武汉党的书记,江西省委书记,“五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28年后任中央组织委员,福建省委书记。苏区政府粮食委员。1934年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工作。1939年回国,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1942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翌年9月被害。
何叔衡:(1875年-1935年)又名瞻牯,湖南宁乡人。前清秀才,1912年入长沙第一师范就读,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1920年入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任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校长。大革命后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进修,归国后不久入苏区为苏维埃政府人民检查委员,最高法院院长。长征时,因其与毛泽东的因缘而被留守中央苏区,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突围时牺牲。
蔡和森:(1895年-1931年)毛泽东挚友,长沙第一师范校友,湖南宁乡人。新民学会及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1919年与母亲,妹妹蔡畅同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8月3日,其给毛泽东信中明确提出:“必要组织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战斗部”。1921年底,在参与组建中共旅欧支部后,被法国当局以宣传共产主义罪驱逐回国,加入中共。“三大”至 “六大”为中央委员,“五大”、“六大”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八•七” 会议后为北方局书记,1929年为中共派驻共产国际代表。1930年回中央工作。1931年,在赴香港指导广东党的工作时,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引渡到广州。坚贞不屈,6月10日,为反动派活活用铁钉在板上钉死。
陈公博:(1890年-1946年)广东南海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一大”后回广州,因反对党联合孙中山的决策,宣布独立行动,1923年被开除党籍。抗战时,追随汪精卫投敌叛国,为伪南京政府立法院长。汪精卫死后的南京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长。1946年6月在苏州监狱被处决。
邓恩铭:(1901年-1931年)字仲尧,贵州荔波人,水族。1920年夏,在济南与王烬美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发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归国后领导山东党的工作。1923年任中共直属山东青岛支部书记,后任山东地委书记。“五大”后,任山东省委书记、青岛市委书记。1928年因叛徒告密被捕,两次越狱未成,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
王烬美:(1898年-1925年)原名王瑞俊,字灼斋,山东莒县人。参加山东“五四”运动,后与邓恩铭在山东建党,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省委书记。与邓参加远东会议,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领导工运,兼办革命刊物,1925年在青岛因肺痨去世。

张国焘,陈公博、 周佛海叛了,李大钊死了,陈独秀半叛,开除党籍,何叔衡、 邓恩铭、 陈潭秋牺牲,李达66年病逝,李汉俊27年被害,刘仁静开除出党,87年去世;包惠僧脱党,79年病逝;王烬美25年病逝。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