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曹刿论战的经典题目和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和答案

2024-05-12m.verywind.com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忠之属也

(8)可以一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

5.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7.文字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



8.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9.选文中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



10.读了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语。

(1)公将鼓之

(2)公将驰之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4.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2)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5.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第一段通过描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和才能?



7.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













参考答案

(一)

1-2题答案略

3.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4.(1)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2)交代了战争的性质:是齐国对鲁国的一场侵略战争

5.(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曹刿请见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9.(1)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2)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10.有爱国心和责任感

(二)

1-2答案略

3.第一段:叙述长勺之战的概况

第二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4.(1)彼竭我盈(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7.急躁冒进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

1.语言 议论 2.A 3.B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B 6.古仁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曹刿论战》练习题2008-10-05 上午 09:32 《曹刿论战》练习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 (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忠之属也( )
3、公将鼓之( ) 4、公与之乘( )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再而衰 古义: 今义:
7、必以情 古义: 今义:
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 答案我也在等

知识目标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特殊句式。

2. 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能力目标

1.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把握曹刿的形象。

难点:理解鲁庄公在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中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曹刿论战》是一篇中考篇目,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课文。初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中学学习,已经学习了三十多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一部分同学往往只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不能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因此应该引导掌握正确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就很重要。

四、重点解读分析

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思考: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可以战胜强大的齐国?

1. 作者简介:

左丘明

春秋时期史学家,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

双目失明

鲁国人,曾任鲁太史

著《左传》、《国语》

2. 关于《左传》

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以后二百多年的历史

编年体史书

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

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代表先秦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以时间为顺序,理清行文思路。

(战前——战时——战后)

(2)从题目入手,了解详略安排

(详——略——详)

4. 梳理内容,研析人物

(一)以曹刿的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并分析曹刿的人物性格。

(1)在长勺之战全过程中,曹刿做了什么?

曹刿:请见——论战——从战——论胜

(2)用“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句式归纳,了解曹刿的性格特征。

示例:从“曹刿请见”中可以看出,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热情。

有德 有识 有能 有谋

(3)从原文中找出能概括曹刿性格特征的核心词语。

远谋

过渡:长勺之战全过程中,曹刿凭借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杰出的军事才能证明了他的“远谋”,犹记得他战前请见时说的那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二)结合“肉食者鄙”一句展开探究,说说鲁庄公是否“鄙”。

(1)以鲁庄公为线索人物,理清内容。

鲁庄公:见刿——用刿——问刿

(2)从原文中筛选信息,说说鲁庄公的“鄙”。

(3)从原文中筛选信息,说说鲁庄公的“不鄙”。

虚心听取意见 大胆任用人才 为真知而求教

※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看待一个人

(三)全面归纳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取信于民,把握战机,善于用人

小结板书:

五、基础知识积累

1. 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普遍。

2.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一鼓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3. 古今异义词

(1)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

(2)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3)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4)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5)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狱

(6)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7)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以、能够

(8)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4. 一词多义

(1)师:遂逐齐师(军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

(2)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3)以:何以战(凭,靠,凭借)

必以分人(把,用来)

5. 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2)望其旗靡 靡:倒下

(3)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4)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5)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6.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2)省略句 必以(之)分人

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3)倒装句 何以战:以何战。

六、比较阅读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2)济(3)。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5)陈:通“阵”,摆好阵势。

1. 解释下列词语

(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

2. 翻译下列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

3. 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

(2) 。

预习导学

一、预习新知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预习点拨

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思考以下问题:

1. 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

2. 邹忌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弗敢专也( )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①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②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③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④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4.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 填空。

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 史书,相传是 时期鲁国人

为孔子的《春秋》加以解释说明而作。

②《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鲁军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课内阅读】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②神弗福也 福:

7.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 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 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 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8. 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

C. 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 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译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10. 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1.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12. 曹刿为什么赞同鲁庄公战前准备的第三个条件,请作简要分析。

13. 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

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14. 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15. 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的这一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中考链接】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十年春,齐师伐我师: (2)肉食者鄙鄙: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 (4)既克,公问其故克:

2. 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 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它们分别是:

文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任选两个作答)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 。

(4)既克,公问其故 故: 。

6.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彼竭我盈,故克之。

7. 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8. 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9. 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试题答案

【基础知识】

1. jiàn bǐ biàn bó fú fú

2.

(1)原因,缘故 所以 (3)听从 跟随

(2)凭借 把 按照,根据 (4)他(曹刿)的 其中 他们(齐军)的

3. ①参与 中间

②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③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④官司,案件 监狱

4. ①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神灵不会保佑你的。

②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会依据实情处理。

③这是尽了自己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让我跟您同往。

5. ①编年体 春秋 左丘明

②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人三鼓后 齐人辙乱旗靡时

【课内阅读】

6. ①通“遍”,遍及,普遍。②保佑、赐福。

7. C

8. C

9. ①鲁庄公与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

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10.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 不多余。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胆识。

12. 此题为开放题,赞同理由只要联系到“取信于民”即可。如:曹刿从鲁庄公把打胜仗的希望寄托在“体察民情,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方面,看到了他取信于民的思想,所以赞同作战。

13. ①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②在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14. 齐师倚仗国强,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的曹刿善谋,鲁军善战。

15. 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这一选段在行文上,仅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了简单交代,而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中考链接】

1. (1)军队 (2)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3)虚报 (4)战胜,攻取

2. C

3. (1)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也必定按实情判断。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则士气完全衰竭了。

4.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1)徧:通“遍”,普及,普遍。

(2)牺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3)再:第二次。

(4)故:原因,缘故。

6.

(1)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7.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8. 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9. 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问:鲁庄公是怎么样的人?
答:他求胜心切,但也很谦虚地采纳曹刿的建议。

  • 曹刿论战心术文言文答案
  • 答:4.C 5.D 6.A 7.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1)因为题为论战,这样写恰如其分(2)通过对话来表现曹刿远大的政治目标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左传》左丘明,春秋 宋楚泓之战的答案要吗 ?要的话早点说哦。 2. 文言文点击 曹...

  • 曹刿论战各种题目快~~~
  • 答:A. 曹刿论述战争争取的原因。 B . 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 . 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 . 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11、 鲁国战胜齐军的原因,下面有六项备选答案,请结合课文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阅读理解曹刿论战
  • 答: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阅读理解曹刿论战7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 文言文《曹刿论战》阅读及答案
  • 答:___。参考答案:1、(1)适逢(正赶上、恰巧)(2)抵挡 (3)像星星一样 (4)指代敌人 2、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3、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4、彼竭我盈,(故克之);视...

  • 曹刿论战的练习题 急急急急i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i。。。
  • 答: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此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理清课文的思路、层次,以利背诵。) 参考答案: 1、肉食...

  • 曹刿论战挺经文言文阅读
  • 答:4.C 5.D 6.A 7.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1)因为题为论战,这样写恰如其分(2)通过对话来表现曹刿远大的政治目标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左传》左丘明,春秋 宋楚泓之战的答案要吗 ?要的话早点说哦。 已赞过 已踩过<...

  • ...完成第后面的题目。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答:“忠之属也”中的“属”是类的意思,“司命之所属”中“属”是管,隶属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

  • 中考古诗文命题题源曹刿论战答案
  • 答:中考古诗文命题题源曹刿论战答案 20 详细的。。。速求。。。10分钟内。。。... 详细的。。。速求。。。10分钟内。。。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野草苍茫 2014-12-01...

  • 曹刿论战练习题和答案
  • 答:《曹刿论战》练习题2008-10-05 上午 09:32 《曹刿论战》练习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

  • 曹刿论战课后第三题答案
  • 答:《曹刿论战》课后题及答案 一、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4、鲁国获胜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