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详解是什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的讲解

2024-05-03m.verywind.com
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详解~

解: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秦散文中的名篇,多次选人中学教材。关于这篇文章的解释,历来就有争议,我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文中的某些内容不易讲解。近读周伟川、林振树两位老师的文章①,很有感触。现将我的意见提供给老师们,以作参考,不妥之处,敬祈教正。
  
  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有《孟子二章》,其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上,文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教材注释:“[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其说本于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拂,戾也。言使之所为不遂多背戾也。”
  注释及朱熹说均可商。先秦思想家所说的“行”有时特指合于道德规范的行为。《荀子·解蔽》云:“行,体道者也。”《管子·心术》云:“行者,正之义也。”仁义礼智信,合称五行,《荀子·非十二子》云:“案往旧而造说,谓之五行。”杨惊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所为”,指由人的天性而产生的行为,如《孟子·告子》上所云:“食色,性也。”亦即天生的欲望。《庄子·庚桑楚》云:“性之动,谓之为。”郭象注:“以性自动,故称为也。”拂,违背。乱,改变。以道德规范改变人的本性,故曰“行拂乱其所为”。如同《庄子·庚桑楚》云:“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
  “所以动心忍性”,教材注释:“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北京版初中《语文》注释:“使他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二说皆误。“动心忍性”即上文所云“行拂乱其所为。”“动”为发动,非“惊动”之义,《周易·系辞》下云:“效天下之动者也。”虞翻注:“动,发也。”《战国策·齐策》云:“动于颜色。”高诱注:“动,犹发也。”因此,“动心忍性”是用意志克制欲望。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动心忍性,谓竦动其心,坚忍其性也。然所谓性,亦指气禀食色而言耳。”
  《荀子,非十二子》云:“忍情性。”杨惊注:“忍谓违矫其性也。”《荀子·儒效》云:“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杨惊注:“忍,谓矫其性。”《国语,晋语》云:“以忍去过。”韦昭注:“忍,以义断也。”忍同仁,《释名·释言语》云:“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吕氏春秋·去私》云:“忍所私以行大义。”高诱注:“忍,读如仁行之忍。”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特别是有作为的政治家,要抛弃个人的欲望。《礼记·大学》云:“《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到的,故曰“曾益其所不能。”所谓“不能”是对于人的天性而言,如同上引庄子所说的“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也就是《吕氏春秋·去私》所说的“忍所私以行大义。”古代的圣贤以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去除私欲,才能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孟子说“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意是:用道德规范来改变人的本性,这样是为了用理智克制私欲,增强他的能力。
  
  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云: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教材注释:“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教参》译文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为人们所了解。”其说不确。
  “人恒过,然后能改。”《周易·益·象》云:“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失义同,《论语·雍也》云:“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皇侃疏:“过,犹失也。”失、得相对,得同德,有德则无过。《说文》云:“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因此,“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从内外两方面讲君子反身修德。关于这一句的解释旧多争论,其中朱熹的意见最有道理,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不能谨于平日,故事必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说如何“内得于己”。《礼记·学记》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郑玄注:“自强,修业不敢倦。”身处忧患,方知奋发图强,马王堆帛书《五行》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知,无中心之知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说如何“外得于人”。通过他人的脸色与声音,可以了解自己的言行是否为他人所接受。《孟子·离娄》下云:“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日:此亦妄人而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由他人之“横逆”,君子自我反思,检讨言行是否有不宜之处,正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因此,在这段话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讨论一个人如何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启示,经过内心的反省,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所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说心内困苦,思虑不通,才能奋发有为;征验于他人的脸色,听到他人的声音,才能醒悟而警觉。

解: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 翻译:《孟子》二章;人恒过,然后能改。。。
  • 答:第一篇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

  •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答: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意思是要...

  •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古文翻译
  • 答: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谢谢!!!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侧重论述了哪方面的内容
  • 答: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侧重于”生于忧患“的论述。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处困境方能激发斗志,成就功业,而国如无忧患则易遭灭亡的道理或为了让人们明白人接受艰难磨练的必要。全文内容:《孟子·告子章句下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下注释急求
  • 答:先秦·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1.市:市井。2.故:所以。3.任:责任,担子。4.是:代词,这,这些。5.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6.必:一定。7.苦:动词的使动...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的讲解
  • 答:近读周伟川、林振树两位老师的文章①,很有感触。现将我的意见提供给老师们,以作参考,不妥之处,敬祈教正。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有《孟子二章》,其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上,文云:故天将降大任...

  • 孟子二章的文章注释
  • 答:《孟子二章》出自孟子所著的《孟子·公孙丑下》,别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 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详解是什么?
  • 答:解: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x0d\x0a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x0d\x0a昔西伯拘_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
  • 答:“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此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作议论文的题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论点,原文如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的翻译。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