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官渡之战的主人公? 官渡之战的主人公是曹操还是袁绍?

2024-06-01m.verywind.com
官渡之战人物是谁?~

1、曹操军(守方)
曹操(统帅)、荀攸、郭嘉、杨阜、荀彧(留守许都)、董昭、贾诩、刘延(东郡太守,守白马)、程昱(留守鄄城)、关羽(中途叛降归走刘备)、张辽(先锋)、阎柔、鲜于辅、徐晃(先锋、游击和奇袭部队);
史涣、曹洪(守卫官渡)、荀攸、夏侯渊、曹仁(守卫许都)、乐进(从曹操奇袭乌巢,斩杀淳于琼)、于禁(为曹操北拒袁绍,坚守延津)、李典、许褚(近卫部队)。
2、袁绍军(攻方)
袁绍(统帅)、袁谭、郭图、沮授(监军,被俘)、田丰(后被袁绍杀害)、许攸(中途投奔曹操)、颜良(白马之役中战死)、文丑(延津之役中战死)、韩猛、蒋奇;
淳于琼(乌巢之役中战死)、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皆随淳于琼于乌巢之役中战死)、何茂、王摩(投降)、高览(投降)、张郃(投降)、蒋义渠、审配(其二子被俘)、刘备(以客将身份参战,后投奔刘表)。

扩展资料:
结果——
袁绍后方战败,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谋士郭图进谗言陷害张郃、高览,张、高二人获知后方有变,率部降曹。于是袁军完全崩溃,曹操见袁绍军心阵脚大乱,便兵分八路大举进攻,袁军大败往北奔逃,军队死伤难以计数,经此一战袁军的主力部队几乎被消灭殆尽。袁绍与长子袁谭仅率兵八百渡河逃回北方。
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再发生仓亭之战,袁绍再次战败。在两次与袁绍的战役战胜后,曹操威震天下,而袁绍元气大伤,已无力与之争衡。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忧病而死,袁谭、袁尚争位,河北大乱。曹操乘乱进取,最终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统一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讲得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斗,

官渡之战的主人公是曹操与袁绍。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的影响: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为曹操和袁绍。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经一年多对峙,以曹操全面胜利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此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典型战例。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扩展资料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袁绍,曹操,

官渡之战主人公:曹操,袁绍

  • 官渡之战人物是谁?
  • 答:名称:官渡之战 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时间: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参战方:袁绍军,曹操军 结果:曹操获胜 参战方兵力:袁绍 约110000人 参战方兵力:曹操 20000人 伤亡情况:袁绍 约100,000人 曹操 约8000人 主要指挥官:袁绍 曹操 战争时间:一年 战争影响:曹操获胜后,奠定统一北方...

  •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是非常有名的战役,那么双方的主要指挥官者是谁?
  • 答: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官者是:袁绍、曹操。曹军主帅:曹操。袁军主帅:袁绍。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

  • 官渡之战人物是谁?
  • 答:史涣、曹洪(守卫官渡)、荀攸、夏侯渊、曹仁(守卫许都)、乐进(从曹操奇袭乌巢,斩杀淳于琼)、于禁(为曹操北拒袁绍,坚守延津)、李典、许褚(近卫部队)。2、袁绍军(攻方)袁绍(统帅)、袁谭、郭图、沮授(监军,被俘)、田丰(后被袁绍杀害)、许攸(中途投奔曹操)、颜良(白马之役中战死)...

  • 官渡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 答: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任命沮授为监军,统率10万大军,从邺城(河南安阳北)出发,进攻许昌。袁绍亲率十余万冀州精兵到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建立自己的指挥部。相隔曹操的驻地官渡(河南中军县东北)已不远,袁绍企图一举消灭曹军。曹操当时是东汉献帝时期的丞相,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官渡之战是谁和谁之间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意义?
  • 答:袁绍也不是昏庸的主子,大杀四方,拿下了河北的大片土地,袁绍的野心慢慢地变大,想继续向南发展,袁绍和曹操都属于割据在华北地区,所以两人必有一战,当时的袁绍强于曹操,所以袁绍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时间不久爆发了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战争,经历了一年多长的时间,曹操只以两万的...

  • 官渡之战是谁的战争?
  • 答:高人就是高人,曹操忍了,尽管曹操内心也痛恨勾结外敌的内奸,但为了安抚人心,他选择了宽恕,因为他知道,一旦查实,引发的政治地震不亚于另一场官渡之战。曹操选择宽恕,对那些心怀二意者网开一面,既往不咎。曾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惩处这些人,曹操很大度(或者装作很大度)地说:“袁绍强盛之时,连我...

  • 官渡之战人物性格?
  • 答:您好!我只说一下主要人物:曹操、袁绍。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

  •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都是什么?有谁全部参加了吗?
  • 答:官渡之战双方主角是曹操与袁绍,当时袁绍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曹操,而当时曹操大概只有八九万左右的兵马,从实力上完全不是袁绍的对手。刘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打酱油的,他反叛曹操投降袁绍,最后又转头刘表。官渡之战刚开始其实袁绍处于优势,后来袁绍用人不当加上许攸投曹,献计烧乌巢,之后张郃带领...

  •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 ...
  • 答:作为两次战役的主人公,曹操,所代表的不同,官渡之战时,曹操所代表的是为朝廷所抛头颅洒热血,且本初人数居多,但傲了,更是不听从谋士意见,致使失败。而赤壁之战时,曹虽没有犯太大错误,但疑心过重,杀了蔡瑁和张允,致使水军无合适之人管理。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

  • 官渡之战的主要参与者系?
  • 答:官渡之战-基本信息 官渡之战 日期:200年 地点:豫州 结果:袁绍战败,元气大伤,不久去世。曹操解除北方危机,奠定统一河北的契机 参战方:袁绍 曹操 指挥官:袁绍 张郃(后来投靠曹操) 颜良 文丑 淳于琼 袁尚 袁谭 曹操 曹洪 曹彰 夏侯惇 王忠 夏侯渊 关羽 兵力: 约110,000人 30,000至40,000人 伤亡:约80,000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