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华姓氏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

2024-06-02m.verywind.com
中华第一姓氏是什么以及它的由来~

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约有928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5%。

李是第二大姓,共有9207万人(7.19%);张为第三大姓,有8750万人(6.83%)。

除这三大姓外,姓氏人口数超过2000万的姓依次为:刘、陈、杨、黄、赵、吴和周。

姓氏人口数在1000万至2000万之间的共有12个,包括: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和梁。

百家姓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84.77%,约为13亿。

中国姓氏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关于图腾,目前学界有3种观点:图腾名称是一个群体共同的名称;图腾是群体的祖先,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扩展资料:
姓氏的一些命名方法:
1、以姓为氏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为氏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常见姓。
3、以邑为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春秋晋国荀林父之弟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则为智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尹、魏、韩等。
4、乡亭之氏
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居地为氏
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文化
百度百科-中华姓氏文化

1、「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2、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百家姓中有七成姓来源于洛阳偃师。

【词汇】:姓氏   【拼音】:xìng shì   【英文】: last name=family name=surname= 姓氏   【概念】: 姓氏是指姓和氏,两者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详细释义】:姓,《说文解字》解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作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母系氏族时,盛行族外婚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由于人口不断增殖,一个母系氏族繁衍为若干个女儿氏族和孙女儿氏族,这些新的近亲氏族仍然保持原来的血缘关系不变。随着近亲婚配的限制日益扩大,氏族之间也不再准许通婚。于是原来作为一个氏族标志的姓就扩大为这些近亲氏族的共同标志,这样一个姓至少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部落内的各个氏族,又必须各有新的标志,这就是氏。   中国的姓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通常是维系血缘的隐形 姓氏起源
纽带。在人们熟悉的“百家姓”背后,还隐藏着约 4000 个不常见的姓氏和20000个鲜为人知的姓氏。 中国姓氏起源 姓氏图腾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http://baike.baidu.com/view/9543.htm

  • 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 答:姓的来历,几千年来变化多端,说法不一,但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母系氏族社 会,以母亲为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等。这是母系氏族社 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二、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

  • 中国姓氏的起源是什么?
  • 答:中国姓氏的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

  • 姓氏是怎么来的?
  • 答: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

  • 中国姓氏的起源是什么?
  • 答:在先秦文献中没有姓氏之别的规定,姓氏之别是后世才创有的的理论。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姓氏历来有百家姓之说,常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

  • 姓氏起源和来历
  • 答:姓氏起源和来历。中国目前存在的1000多个姓氏起源,姓氏的来源,每个姓氏的起源历史,民族分布,人口数量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姓氏起源和来历,感兴趣的话就快来一起看看吧 姓氏起源和来历1 一、姓氏的由来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姓了。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

  • 我国的姓的来历
  • 答: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

  • 中国姓氏的起源是什么???
  • 答:先秦时期 姓氏的起源大致有几种形式:1.姓氏起源于图腾,子姓、姒姓等皆是起源于图腾;2.起源于地名,如姬、姜、妫姓皆是;3。“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后来随着姓氏不分,姓氏的起源也越来越复杂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

  • 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
  • 答:中国姓氏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关于图腾,目前学界有3种观点:图腾名称是一个群体共同的名称;图腾是群体的祖先,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

  • 中国姓氏的由来
  • 答: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

  • 中国姓氏的起源及主要来源
  • 答:中国姓氏的起源于古代社会。主要来源是文化传承。中国姓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在古代社会,人们没有姓氏,只有个人的名字。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加明确地区分个人身份,于是姓氏的概念就逐渐产生了。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有三种:地理、职业和...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