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有哪些? 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

2024-06-01m.verywind.com
赞美龙门石窟诗词有哪些?~

游龙门诗十二首,圣善寺,石楼,西溪,香山上方,白傅影堂,宝应寺。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
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石楼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
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石楼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

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
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

香山上方

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
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

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
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

宝应寺

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
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

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
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
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

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
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

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
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
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

白马寺诗
宋.李廌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1、龙门山色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作者]吕维祺,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退居洛阳。

[注释]禹削裁:相传 “伊阙”、“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凿,故称万世神功。唐雕凿:此系比喻之辞,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年) 前后,以后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各代均继续有营造,非唐朝一代之功。

2、无题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辇,石壁万龛窦。

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作者] 苏过,北宋文学家,字叔党,苏轼幼子,时人称小坡。苏轼连年遭贬,苏过均随行,苏轼死后,他定居于颍昌 (今河南许昌) 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注释] 峥嵘:山势高峻。挹:拱卫的意思。鼓辇:军队的鼓乐仪仗。《礼》:“君子听鼓辇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窦:孔穴,指佛龛洞穴。乐天:即白居易,乐天为其字。冠绶:作官人的帽和印纽丝带。弃冠绶,即弃官归隐。

3、 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作者]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注释] 凿山二句:写龙门两山隔伊水雄峙的情景,想起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古老传说:《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并说两山中断就像天斧辟开一样。

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4、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作者] 杜甫,唐开元二十四年 (735年)举进士,不第,离开长安,游齐赵,路过洛阳时题咏。

[注释] 奉先寺:唐代龙门著名的十寺之一。为唐高宗时雕凿,武则天曾资助脂粉钱2万贯,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妙的洞窟,其中主佛卢舍那佛像高17.
4米,头高4米,耳长1.
8米,是迄今保存的龙门佛像中最大的一尊。

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与他一起游览,后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为佛教用语,此处指奉先寺。虚籁:
籁,泛指声音;
虚籁,就是风。

天阙句:指两山对峙的龙门,高耸得好似逼近了天上的星辰。象纬,星象经纬,指日月星辰。云卧句:写奉先寺的高寒,宿奉先寺如宿云中,故说:“衣裳冷”。

5、龙门怀古

元魏史余遗万佛,龙门壁上历千秋。

环屏洛邑连峰抱,遥指黄河入海流。

人伫碧空风瑟瑟,梦回幽窟思悠悠。

缅怀无限苍茫意,清浊倾壶醉倚楼。

[作者] 爱新觉罗·溥杰,作于1964年秋。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满族,清朝宗室,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家中的次男,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

[注释] 元魏: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造;孝文帝姓元,故称元魏。伫:伫立,长时站立。



《龙门》杜甫(唐)

原文: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译文:

来到龙门奉先寺的拓提佛境游览,晚上就在奉先寺寄宿。风吹北边的深壑,发出阵阵空灵的天籁声。月光照耀着树林。飘起一片片清影。奉先寺傍边的牛头山直立如天上宫阙,星星织成经纬相交的珍珠夜幕,云中睡卧,衣裳沾湿露水,身寒不能入眠。待到清晨欲睡的时候,突然听到寺里晨钟敲响,宛如警钟阵阵,令人深省。

扩展资料: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1、龙门石窟

作者:江苏哑石   现代

两千三百余尊石佛,止步于崖壁上的窟龛。佛的智慧在于,给人空出段自行化解的距离。

跪拜和祈祷依然拥挤,佛的悲苦在于,用于点化的手指消失于,光阴的黑洞,另有一些石质的头颅和胳臂下落不明。

肢体完整的佛,也有解不开的困局,正以缄默守住时间的秘密。众神残缺的部分,并不为人关注。

人的虔诚在于,坚信从佛的慈悲中,领回的自己都是崭新如初的。

2、龙门石窟

作者:蜀乾尔  现代

龙门石窟,你也凿一窟,他也凿一窟,两山对峙,无奈伊水中流。

东山千疮百孔,西山爱莫能助。寒儒问,贫道说,到底谁升仙成佛。

连跳过龙门的鲤鱼,都一哭二哭三哭,一步三回头,是谁还在寄魂于物,梦想千秋不朽。

3、龙门石窟

作者:赵仙泉   现代

战争的风云在这里消隐,佛的安详点化出山水的清静,帝王们在争夺天下的紧张中,灵魂却从龙庭飘到龙门,寻找通向来世的途径。

五百年的坚韧,历代王朝的接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世代恩怨都在佛的微笑中化解,滚滚红尘依然生生不息。

当如潮的游人涌向石窟,探询一尊尊石像的秘密,有谁想起那些能工巧匠,或许当年只是在雕刻一种愿望,为辛苦的百姓祈祷幸福吉祥!

4、洛阳龙门石窟

作者:习吉   现代

弹尽身上千里流沙,恭敬地站在龙门石雕佛像前,擦干满脸的汗水,悄悄地问苍茫大地,问千年青史,这是文明世界,人间虔诚祈祷福祉的圣地吗?

翻开岁月的烟雨风云,浩瀚的典籍托出唐皇则天神影,绚丽丝绸彩带精雕美玉如意,昭示神灵佛窟的文化荟萃。

轻轻的脚步把洛阳踏响,聚集的文人骚客惊讶地解读,千年壮举,千年辉煌,太阳瞬间把石佛照的很亮,阳光也来欢乐的阅读佛的诗章。

神圣的殿堂,典雅端庄慈眉善目的佛,雄踞中原神奇的土壤,佛光普照古国东方。

外国游客蜂拥参禅敬仰,千山欢呼,万水歌唱,泱泱华夏,幸福吉祥。

扩展资料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夜景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

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

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

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1、七律·龙门石窟观后(新韵)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

遥想旧时宏盛貌,堪怜今日朽残颜。

何当运用高科技,一举整容同复原?

2、 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

满城国色佳丽众,

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

一线洛水默默流。

3、 七绝·观龙门石窟

四百余年鬼斧多,

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

伊水悠悠几烂柯?

4、 七律·游龙门石窟有感(新韵)

此地龙门向日开,

西山异景入帘来。

石窟造就千佛是,

峭壁高添万圣台。

独运匠心书绝唱,

巧夺神韵化青斋。

中华文化承千古,

世界珍稀兴未衰。

5、五律·咏龙门石窟

洛阳名胜地,伊阙好风光。

照影青山俊,牵思碧水长。

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6、龙门石窟(新声韵)

千年道场数龙门,造像剥蚀岁月深。

绝壁雕成龛窟洞,铭文荟萃魏碑林。

远瞻八丈仰天佛,近察三分罗汉群。

伊水湍湍山脚下,洛阳处处满游人。

7、 七律·游龙门石窟

万里扶摇日一轮,悠悠兴致访龙门。

摩崖细赏碑千品,石窟诚参佛万尊。

魏骨唐风堪证史,残头断臂却惊魂。

五湖四海烟霞客,来看荒山劫后痕。

8、 七律·龙门石窟

伊水悠悠万古流,两山对峙鸟鸣啾。

龙门旖旎彩虹跨,遗产精华美景收。

佛像庄严十万立,窟龛鳞次几千留。

神工鬼斧实堪叹,四海宾朋来往稠。

9、七律·游龙门石窟景区

胜景龙门冠洛阳,青峦两岸碧波长。

西坡石窟丹青茂,东麓白园诗赋香。

佛有千尊风可蚀,功垂万世德能芳。

钟情太傅高眠地,山寺桃花百鸟翔。

10、 七绝·龙门石窟观感

千姿百态壁空悬,喜怒悲欢各展颜。

顿感仙班神鼎沸,如何庇佑世人安?

11、  七绝·龙门石窟外景

两岸青山映水悠,虹桥横跨过轻舟。

穿梭游客忙取景,飞瀑流光照燕鸥。

七绝·题龙门石窟佛像

广袖霓裳多逸骨,

形神奕奕若天裁。

应知此地有佳处,

千百相邀下玉台。



龙门山色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 龙门石窟的诗句
  • 答:龙门 杜甫(唐)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 杜甫在“龙门石窟”写下的诗是什么?
  • 答:写下《龙门》这首诗。1.原文: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2.译文:来到龙门奉先寺的拓提佛境游览,晚上就在奉先寺寄宿。风吹北边的深壑,发出阵阵空灵的天籁声。月光照耀着树林。飘起一片片清影。奉先寺傍边的牛头山直立如...

  • 谁知道龙门石窟药王洞左侧的两首民国题诗?
  • 答:王气中原不可招,兴亡遗恨付渔樵。诗人老去香山在,石佛长存劫火遥。固国匪依伊阙险,救民常仰禹神焦。纵知霸业沧桑变,悲智勋华剧未消。

  • 关于富阳龙门古镇的诗句
  • 答:龙门古镇除了这些我像你介绍的景点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景点,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7.介绍龙门景点的诗句 ★七律·龙门石窟观后(新韵)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 遥想旧时宏盛貌,堪怜今日朽残颜。 何当运用高科技,一举整容同复原? ★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

  • 龙门石窟
  • 答:遗产遴选标准: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

  • 关于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
  • 答:7.云冈石窟有哪些诗句 七律·《大同云冈石窟》 佛像东输肇武周,皈依昙曜善筹谋。 释迦弥勒昭云水,舞伎飞天奏管篌。 岁月沧桑风蚀重,人为掠盗斧痕留。 佛灯共日长相伴,般若菩提释百忧。 七绝《题云冈石窟》 南山 骁勇骠骑北魏王,生灵涂炭历时强。 武功率统烟消尽,石窟精华日月长。 七律《云冈龙门石窟赞》 南...

  • 龙门石窟的描写作文
  • 答:2. 描写龙门石窟的段落 截至2014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80余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

  • 四大石窟的诗词有啥?
  • 答:麦积山石窟文献资料向来稀少。以唐为例,直接描写麦积山景况的只有杜甫《山寺》一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游历麦积山石窟所作的《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眼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穿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纤毫。三、龙门石窟 还是老杜留有两首。《游...

  • 关于龙门客栈的诗句
  • 答:9、昨夜龙门无宿客 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10、龙门一合士民喜 宋 宋太宗 《缘识》5.关于龙门石窟的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 关于洛阳美景的古诗句
  • 答:6.描写洛阳美景的句子 洛阳八大景 一,龙门山色:龙门又叫伊阙,位于洛阳市南。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洛阳四野山水之 胜,龙门首焉”的赞叹,并于晚年居此号香山居士。今天这里除了有名闻遐迩的世界文 化遗产龙门石窟外,还有白园、香山寺等景点。 龙门,香山两山对峙,伊河中流,形势 雄浑而山水秀丽,仍为洛阳首屈一指...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