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七绝与七律,有什么区别,绝和律最大区别在哪 七律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2024-06-01m.verywind.com
七绝与七律,有什么区别,绝和律最大区别在哪~

七绝与七律的区别在于:
1、七绝是七言四句,七律是七言八句。
2、七绝对对仗不作要求。而七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即领联、颈联用对仗。
绝与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我们说七绝,一般是指属于近体诗中的绝句,即律绝。
而不合格律的七言绝句,我们称为七言古绝。
也就是七言绝句分为七言律绝和七言古绝。这是格律体和古风的,也就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七律则指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这个不会像绝句一样产生歧义。
所以,题主应该是问遵守格律的近体诗中间的七言律绝和七言律诗有什么区别。
那就简单了,我们从格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
格式区别
七绝四句,四七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七八五十六字。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在格律诗中,四句称绝句,八句称律诗,八句以上就是排律了。
至于律句平仄关系,押韵,句子之间的平仄“对”、“粘”规则,因为同属格律体,这些都是一样的。

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对仗了。绝句(包括七绝)是不要求对仗的。而律诗的颌联、颈联(中二联)是必须对仗的。绝句对仗,是诗人文采好,但不是必须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是律诗如果颈联不对仗,直接就是出律了,会被划为古体诗。我们找一首七律,大家看中二联的对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们可以看到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联是对仗的。这是规则,所有七律都必须遵守的。
这是七绝和七律在格式上的最大区别。
内容区别
这里是指普遍写法,肯定有不同的或好或歹的新奇构思,这里不予讨论。
七绝和七律从内容上来说普遍遵守“起承转合”的写法,但是又略有不同。仍然以上面两首诗做例子。

七律的句子是七绝的一倍,所以“起承转合”四个字的对应是以一联两句为单位。
首联“起”,一般写景,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事由相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颔联“承”,承接首联,深化写景或写事,描述、铺陈,丰富作品层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就是详细写景色。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颈联“转”,宕开一笔,另找角度,奇峰突起一般也在此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入写诸葛亮这个人。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尾联“合”,一般承接颈联继续,但是要照应首联,称之为“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既承接颈联发出感慨,又合回首联游丞相祠堂泪满襟。

再看七绝。
七绝字数少,所以是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最后一句作情感的爆发,以第三句的“转”作为基础,把感情发射出去,不再“合”,留下空白给人遐想。这是绝句和律诗不同的地方。
起:“杨花落尽子规啼”,交代时间。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交代时间。
承:“闻道龙标过五溪”,交代事由。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转:“我寄愁心与明月”,转换抒情。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结:“随风直到夜郎西”,深化感情。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意这里结句只是承续第三句的意思,并没有合回首句的起,而是思维发散,意在诗外了。
以上就是七绝和七律的区别。

七绝与七律的区别在于:

1、七绝是七言四句,七律是七言八句。
2、七绝对对仗不作要求。而七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即领联、颈联用对仗。
绝与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七绝就是七言四句,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 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有什么区别
  • 答:2、起源不同 七言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绝句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3、格律不同 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

  • 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的区别
  • 答:二、格律: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四联分别是首、颔、颈、尾联。七绝格律较宽松,平仄和押韵无硬性规定。 三、起源:七绝可追溯到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甚至更早的西晋民谣。七律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诗人所倡导的声律、对偶的新体诗,经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发展定型,盛唐杜甫达到成熟。 抢首赞 已赞...

  • 七言律诗跟七言绝句,有什么不同?
  • 答:1.字数不同。七绝固定为四句28字,七律固定为八句56字。这直接导致了内容容量的不同。2.表达的灵活性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绝句是最精悍的诗歌形式,虽然同为近体,七绝比七律少一半,束缚也大大降低,抒情表达上无疑比七律自由太多,率意而发,更少顾忌,七律却常常要考虑章法、布局,仅中间两...

  • 七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区别
  • 答:七言绝句与七言律诗是两种非常常见的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构、韵律和表现方式。一、结构差异 七言绝句:绝句是一种短诗,通常只有四句,每句七个字。它的结构简洁明快,不需像律诗那样追求复杂的对仗和铺陈。绝句通常以描述日常生活片段、风景或情感为主,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

  • 七律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 答:七绝四句,四七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七八五十六字。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在格律诗中,四句称绝句,八句称律诗,八句以上就是排律了。至于律句平仄关系,押韵,句子之间的平仄“对”、“粘”规则,因为同属格律体,这些都是一样的。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对仗了。绝句(包括七绝)是不要求对仗的。而律诗的...

  • 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有什么区别啊 ?
  • 答:绝句分为5绝和7绝,律诗也分为5律和7律.就是每一行的字数分别为5个或7个 但是绝句只有4句,也就是4行 律诗有8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

  • 七绝和七律有什么区别?写它们有什么诀窍或要求么?
  • 答:所谓绝句,即由四句组成的诗,按照每句字数分,主要有五言、七言绝句两种。六言绝句也有,但极为罕见。所谓律诗,从句数来看是八句,也分五言和七言律诗两种。而其中三、四句和五、六句是必须对仗的。 这就是绝句和律诗的基本区别。七绝,四句,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五十六字。 【七绝】七言绝句...

  • 七绝和七律有什么区别
  • 答:七绝和七律的区别是:韵律、篇幅。1、韵律 首先,七绝和七律在韵律上有所不同。七绝是指每句诗都只有四个字,而且每句都要求押韵。因此,七绝的韵律比较简单,只有一个韵母。例如: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七律则是每句诗有七个字,要求每句都有押韵,而且每句的韵母必须不同。因此,七律在韵律上比较...

  • 七律和七绝的区别
  • 答:1、句数不同:七律是指七言律诗,每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而七绝是指七言绝句,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2、格律要求不同:七律和七绝在格律要求上也有所不同。七律的格律要求严格,包括押韵、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押韵要求押平声韵,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七绝的格律要求...

  • 七绝七律有什么区别
  • 答: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这个“律”字就代表格律,所以七言律诗必然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近体诗。平仄格律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有专门的专栏详解。那么“七绝”自然就是“七言绝句”的简称了?非也。这个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了,大部分的初学者犯错就在这里。“七律”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八句七言律诗,“七绝...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