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1935年在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怎样发生的、有何意义 一二九学生运动,怎样解释?

2024-06-02m.verywind.com
一二九运动给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启示~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于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6000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时,清华大学女生陆瑾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学生讲话。

12月9日,学生们分别在十二个城门和牌楼附近集合。学生队伍从这些地方出发,汇集到主要大街上,朝着中南海前进。当时那里是一个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办事机关。学生们在这里集合,并递交了他们给政府的请愿书。
我们从来没见过中国高等学校青年学生们,跟普通士兵一样,表现出这么巨大的政治勇气。这一景象使参加游行者和旁观的群众,都感到十分兴奋。成百上千的身穿蓝色服装的青年,一路上慷慨高歌,向紫禁城进军。他们丝毫不把那些警察和思想保守的父母放在眼中。八年当中,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在场的当地警察意科不到那些对学生抱同情心的西方人也会到场,显得很困惑,只是敷衍了事地干涉学生。当军警试图抓人时,穿蓝衣服的群众便把警察包围起来,向他们塞传单,并高呼爱国口号。无词以对的警察,通常总是窘迫地苦笑着退走。他们不是也都有一番爱国心吗?后来消防队也叫来了,用水龙头对准游行者队伍。青年们冲了上去,尽管浑身湿透,仍然昂首阔步前进。

突然,身穿黑皮夹克的一批政治宪兵在蒋介石的侄子率领下,驾驶摩托车来了。摩托车的跨斗上驾着机枪,朝游行群众闯过去。在紧张的一瞬间,穿“黑皮夹克”的家伙们端起武器,摆出准备射击的架式。有些人还朝天开枪。游行队伍略有踌躇,但仍坚持前进。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围拢来,希望外国的见证人能阻止一场悲剧的发生。我们这样做了,于是一个军官把手一扬,命令他的士兵放低枪口。

中国店主、家庭主妇、工匠、和尚、教师和穿绸长袍的商人,在街头向学生喝彩,或者跑出来索取传单、甚至人力车夫也高呼被当局禁止的口号:“打倒伪独立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救国!”

三 一二·九运动

1 一二九运动

它是在整个华北已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北平学生冲破国民党的恐怖统治而爆发的。

2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

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宣传了中共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一二·九”运动有何特点?它与五四运动有何根本区别?当代青年应该向当时的青年学习什么?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学生运动。它宣传了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都是在国难当头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但五四运动是学生自发掀起的,“一二·九”运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一二·九”运动还为中国青年运动指明了方向,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理。

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发扬“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应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二九运动当日,斯诺根据所见所闻,真实报道了学生运动的情况

背景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沦陷。1935年6 、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

同年10月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意义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事件成果

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

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

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

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背景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沦陷。1935年6 、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同年10月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意义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
  • 答: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

  • 事件简介:什么是“一二·九”运动?
  • 答: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的来历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

  • 什么是一二九学生运动
  • 答: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

  • 129运动是什么事件?
  • 答:129事件是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

  • 12.9运动是什么???
  • 答:一二·九运动是指发生于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也叫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 129运动是哪一年
  • 答: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

  • “一二九”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 答: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

  • 129运动是啥?
  • 答: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

  • 1.29运动是哪一年发生的
  • 答: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

  • 一二九运动是哪一年发生的?
  • 答:一二九运动爆发于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故都北平爆发的一场学生爱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当时六七千名大、中学生不顾国民党的禁令,冲上街头同时用水龙、警棍的反动军警搏斗,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