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得道和失道的例子 最好还有200字的介绍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例子

2024-04-27m.verywind.com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一段话100到200字启示~

得道者能够有很多的帮助,失道者就很少人会帮助他.《中庸》里面提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所以这个道就代表仁慈之心.当一个人处处能为人着想,他就已经在仁道之中.所以得道者代表他存心能为对方着想,那失道者都是自私自利,没有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没有看到别人的需要,只看自己.长期下来,必然因为存心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得道者必多助,失道者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就是他自私到了极点,连他的亲朋好友都离他而去,所谓众叛亲离.那“多助之至”,假如他处处替人着想,行的都是仁道,那就“天下顺之”,天下的人都会感他的仁慈之心,希望能够跟随着他一起打拼,一起有更美好的生活.

〖解释〗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示例〗彼以武力为后盾,我以公理为前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 矣。”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史实和现代事例】

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3.元末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史实和现代事例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隋炀帝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瓦岗军首领失道寡助,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渊(唐)
6.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7.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8.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相传,尧帝死前,让重华(舜)摄政,尧死时让舜接班,但是三年之丧后,舜让尧帝之子丹朱登基,但是诸侯朝觐者都不去见丹朱,都来拜见舜,民间告状打官司的也不去打丹朱评理而非要找到舜,儿童的歌谣不歌唱丹朱而都是夸舜的。舜只好说,这是天意啊,于是去国都,替丹朱当了帝,这就是舜帝。这就是得道多助。本故事见《史记 五帝本纪》。

三国演义里,曹操南下夺荆州,刘备南逃,但当地百姓都扶老携幼追随刘备,一起南逃。曹操兵多将广,并统一北方,新得荆州,可就是没有得到百姓之心,刘备四处流窜,寄人篱下,与曹操岂可同日而语,但仁慈宽厚,大家愿意与他同生共死。

每个王朝的覆灭以及新王朝的建立都是这样子的,大部分都可以作为这样的例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