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医药分开怎么分 如何理解“医药分开”?

2024-06-01m.verywind.com
“医药分开”是什么意思~

医药分开就是医治和用药分开,医只是医治,药不随医,降低医疗费用。改革以前,在中国的医疗体制中,患者在医院诊断和治疗之后,如果要使用药物治疗,就必须到医院的药房拿药,而改革之后,医院药房的收入成为医院正常经济运转的重要部分,因为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所以,一些经济层面上的学者开出了治疗这些痼疾的“药方”。2012年12月1日,继友谊医院、朝阳医院两批试点之后,北京市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三家公立医院起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改革,取消15%药品加成、增收医事服务费。

医院太黑了,“医药分开”是医改的一个设想,就是医院看病只负责开要而不能提供药品,由患者自行到药品供应商(药店)去购买,避免乱开药、开贵药、拿回扣。其实这对患者是好事,但涉及到医院的利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医院从看病方面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药品销售获利很小,他们已经看不上这一点点了,才会同意“医药分开”。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取消“以药补医”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今天起,本版将推出连续报道,分别围绕“”、“医院补偿怎么补”进行深度分析,敬请关注。 ——编者 1. 医药分开是医改重头戏 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行规”,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日前,《深圳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新规定,患者凭医生处方可以到社会零售药店购药,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被取消,此举堪称“医药分开”的重大突破。 医药分开是今年医改重头戏。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毛羽近日称,北京市今年将在朝阳医院和友谊医院两家综合医院开展“医药分开”试点,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行规”,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十二五”期间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今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以药补医”一直被认为是医疗行业的一大顽疾。近年来,各地试图以种种方式打破这一顽疾,实现医药分开,包括收支两条线、药房独立、药品零差率销售、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种模式。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在医药分开方面,今年卫生部的重点是在17个国家联系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进行探索。这17个城市已经提出了初步方案,通过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以取消“以药补医”。 在山东省潍坊市,医院由托管方对药品服务直接管理,医院人员不直接接触药品,只对托管方进行监管。宁夏人民医院宁南医院取消所有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将药房整体托管到宁夏一家大型药品配送企业。而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等地也通过药房托管和药品集中托管系统等方式,改革公立医院传统的药事服务供应模式。 江苏省镇江市推行以人头付费为基础的付费方式改革,北京推出按病种分组的付费改革,上海推行总额预付改革。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医院运行监管处处长钟东坡认为,在改变支付方式的情况下,药品从利润源变成成本,医院本身就有动力来规范用药行为,在看好病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费用。推行医药分开,比较好的方式可能还是支付方式改革。 2. 医药分开不等于取消药房 重要的是机制分开,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把机构分开 北京朝阳医院院长封国生说,公立医院卖药加成的政策是上世纪制定的,当时虽然认为医院亏损应该通过国家财政给予补充,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不能给医院足够的经费补贴,就制定了这个政策,医院可以通过销售药品来增加一部分收入,补充运行中的亏损。因此,医院药房收入是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来源。 “以药补医”是造成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子君教授说,“以药补医”政策归纳起来,争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医院药品过度使用,药品价格扭曲,回扣腐蚀医生,实体生产环节利润远低于流通环节,影响到药品零售市场的公平竞争。 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要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但对于医药如何分开的实施细节尚未明确。 封国生认为, 医药分开,简单地说就是取消医院在医疗过程中药品销售的药品加成,将药品销售与医院和医生的经济利益分开,医生的收入待遇也不与药品的使用量、用药金额挂钩。 “芜湖模式”也被称为医药分开的“药房独立”模式。2007年,安徽芜湖设立药品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并负责将药品配送给市属的8家公立医院。医疗机构药剂人员从医院剥离出来,通过机构分离、人员分离来切断医院与药品间的利益关系。 然而,药剂科是医院内设科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果不设药剂科,医院在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时将被否决。而芜湖药管中心作为全额事业拨款单位,编制受限,药剂人员编制三年未调整。2011年,芜湖对试行的“医药分开、药品统一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将原划归市药管中心管辖的各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划回医院,接受药管中心和医院的双重领导。 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专聘主任周生来说,我国医疗机构是“大门诊、小住院”,将药房从医院中分离,并不能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联系,只是给群众取药带来不方便。 周子君说,南京等地的“药房托管”实施以来,医生用药没有发生变化,老百姓用药量没有减少,没有达到少用药的目的,也未切断医生的“灰色收入”。 “医药分开更重要是机制分开,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把机构分开。”钟东坡认为,医药分开不等于实行药品零加成,支付方式的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都可以达到医药分开的效果。医药分开的“医”不仅是医疗机构,还有医生,对机构的激励机制理顺之后,对医生激励机制的理顺也很重要。 深圳市明确提出,建立药品流通企业与医院药房竞争机制。选择若干家大型连锁药品流通企业,由其负责在连锁药店配齐本市公立医院常用药品。以公立医院周边区域为主,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覆盖范围。在保留公立医院门诊药房的前提下,允许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钟东坡指出,卫生部将对不同模式的利弊得失、适用条件进行总结评估,推出在全国相对比较可行的方式。不过,我国各地差异很大,难以全国“一刀切”地推进某一种模式,应当允许多种模式存在。 3. 医药分开难以遏制“大处方” 只有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才能使医疗行为彻底扭转过来 医生“开方提成”由来已久,久治不愈。医药分开能否遏制“大处方”? 安徽芜湖市推行“医药分开”改革,但药价虚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形式上的“医药分开”,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也难以阻断医药代表的药品促销行为,难以切断药品供销商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利益链。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医药分开主要是经济上分开,而不应理解为简单的、表面的“剥离”和“托管”。所谓经济上分开,是要切断两条经济利益链——医院靠卖药加成赚钱和医生靠开处方提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三甲医院院长说,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只是解决医院加成赚钱的问题,但没有从机制上解决医生开方提成、拿回扣的问题。 周子君认为,单纯的医药分开,治标不治本。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支付制度等改革。医生治好病人,同时控制好成本,医院才能够盈利。如果医生多开药、多做检查的话,超过医保限额,医院和医生是要往里赔钱的。只有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才能使医疗行为彻底扭转过来。 周生来说,在全国300个试点县取消“以药补医”,具体执行计划尚不明确。要想真正做到医药分开,结束“以药补医”的局面,如不触动原有体制,不碰及深层次问题,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医药分开要与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同步推进,才能起到效果。 钟东坡指出,在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下,药品的费用收入与机构本身利益无关,医院会根据医疗常规、病人病情来使用药物。但是,这两种方式无法解决对医生的激励问题,很容易出现“大锅饭”现象。并且难以解决医药企业给医生个人的回扣问题。而在“药房独立”模式下,尽管药品的差价收入由政府统筹补给医院,但药房独立后,医院的合理用药等工作受到影响。 钟东坡认为,支付方式改革可以同步解决两个主体——医院和医生的激励机制。医生滥用药会增加医院的成本,所以医院会对医生 的行为加以规范控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认为,要实现医药分开,取消医药补医,必须完善医保付费方式,把按项目付费转变成以打包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 作为医保付费改革试点单位,北京朝阳医院把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就诊负担与各科室的考核挂钩,对不合理用药和不符合诊疗规范的医务行为进行警告。 链接:聚焦·取消“以药补医”(下)医院补偿怎么补

  • 在医疗制度改革中的医药分开中,不设门诊药房,只设住院部药房是什么意...
  • 答:很简单啊,俗称的医药分家。就是医院不在零售药品,如果你不是住院的病人,那么医生开给你的药品你都需要凭医生的处方到外面的药店去购买,医院就不设门诊药房了

  • 医药分开托管是什么意思?
  • 答:医药分开托管是指将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库存、配送和使用等过程从医疗服务中分离出来,由专业的药品供应商进行统一采购和分配,实现医药分开,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医药分开托管可以减少医院的管理压力和药品误用的风险,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其次,药品采购和库存管理能够由专业的第三方供应商进行,同时...

  • ...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 答:政事分开就是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部门分开,主要是淡化行政对经济的影响,政府做好裁判。管办分开就是部门之间具体事物的管理与监督职能分开,对一些公共服务内容由社会来分包或承担,政府部门做监督指导工作。医药分开,就是医治和用药分开,医只是医治,药不随医,降低医疗费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就是...

  • “医药分开”是什么意思?
  • 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快推行医药分开的步伐。实行医生只为患者看病和开处方,而由患者拿着处方到自己信得过的药店去买药。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医院和医生来说,药品价格的高低已与其无切身利害关系,为了赢得患者,树立医院形象,就会开出治病效果较好而价格又比较合理的药品给患者;对药品生产企业而言,...

  • 什么是医院医药分开?
  • 答:把医院药房分出去,不再记在医院名下,单独核算。

  • 北京今起医药分开是怎么回事?
  • 答:4月8日,据新华社报道,随着指针指向零时,北京市1121家医疗机构顺利实现信息系统切换,医事服务费、435项医疗服务项目及上千种药品的目录和价格全部导入新系统。这意味着,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在全市3600余家医疗机构正式实施。0时12分,当记者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心时,已有十多位患儿来此就诊...

  • 澳大利亚实行医药分开了吗
  • 答:是的,澳大利亚自1990年代开始实行医药分开制度,即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分开经营,药品销售和处方开具也分开管理。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公正和透明,减少药品滥用和医疗费用浪费。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位于南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

  • 国家对药店的政策是什么
  • 答:“医药分开的真正含义是门诊药房和医院分开。”上述医改专家称,所谓公立医院探索门诊药房改制,即是零售药店托管医院门诊药房。这意味着,医院门诊病人须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药,凭医保卡结算药费。“此前方案中,对于如何定位众多零售药店,只字未提。”上述专家表示,门诊病人按处方去零售药店购药,也是国际普遍做法...

  • 新加坡实现医药分开了吗
  • 答:分开了。新加坡医疗服务管办分离改革的举措,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推行公立医院公司化改革,就医和售药分开进行,就医人员可根据医生指导进行药物自主购买。

  • 天坛医院的医药分开
  • 答:北京时间2011年12月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1年12月1日零时,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正式启动“医药分开”,取消15%的药品加成,药品按进价销售,同时取消挂号费、诊疗费等,增设医事服务费。同时对高额的“可疑”处方进行点评,将对不合理用药的医生进行处罚直至暂停处方权。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