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虚词用法辨析2:何况、况且:

2024-06-02m.verywind.com
~ 二者都有“进一层”的意思,
但“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况且”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例句:
1、语法都要会,(何况)你是编辑呢?
2、这书内容好,(况且)又不贵,你买一本吧。

  • 古文诗词虚词有什么用法?有哪些?
  • 答: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

  • 1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和例子及例子的翻译
  • 答: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ér 1.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

  • 高中文言文十八个虚词
  • 答:2.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的翻译及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

  • 如何判断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
  • 答: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 虚词用法
  • 答: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虚词分为四大类,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虚词的用法:(一)介词 1、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构成“介词短语”,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 2、介词短语常做状语,少数做补语和定语。3、在动词谓语句里,可用特定的介词标明动词和名词之间或动作与事物之间的种种语义关系或格...

  • 高中需知的文言文实词虚词解释,要详细些。。(配上适当的文言文句子...
  • 答: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初中文言文重要实词和虚词
  • 答:(《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2. 初中的文言文最重要的虚词、实词是哪些 (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

  • 高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常用的文言句式以及常见虚词
  • 答: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

  • 初中文言实词虚词归纳总结
  • 答: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中文言文,我给大家整理了初中文言实词和虚词,一起看看吧!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

  •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
  • 答: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③助词,用于句首。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⑻所 助...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