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什么是中国字 什么是汉字?

2024-06-07m.verywind.com
中国的文字是什么~

中国文字: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从汉字记录的语言结合系统中的单位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根据一种语言的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来看,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汉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什么单位呢?汉字主要记录汉语里的语素.例如“学习”这个词,写下来是两个字,这两个字代表了汉语里两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即语素.由于汉字记录语素,代表语素,汉字也就有了所谓“字义”,显然,这字义是语素义.汉字代表语素是汉字区别于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表音文字所记录的不是语素,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例如记录英语的拉丁字母,除有形有音外,它不表义,它只代表音素,作为记录英语的文字符号,它仅仅是表示一定语音的字母.

中国文字
中国汉字的历史是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依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基本可以分为先秦、秦、汉、唐时期文字、宋元时期、明清文字、中国近代文字和中国现代文字等。[1]
中文名
中国文字
外文名
chinese
所属领域
人文科学
学科
科历史考古学、古文字学
起源
图画
快速
导航
起源与发展古文字遗址
概述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1]
起源与发展
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2]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2]
发展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中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所以学者们肯定甲骨文决不是我中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了。[3][4]
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和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传承,国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传承而延续、发展。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形体不断简化,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在大陆地区通常使用的是规范的简化汉字,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通行的是繁体字。[1]
千年积淀,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甲骨文的出现比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晚了约2000年,但是汉字却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并远播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包含30多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
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延续至今仍为全球华人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在当今世界上的各种文字系统中是绝无仅有的表意系统的文字,按年龄计算,恐怕有四、五千岁了,因为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它已经是相当发达的文字体系了。[1]
古文字遗址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5]
自张居中和李学勤教授等合作撰写的《The earliest writing Sign use in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at Jiahu,Henan Province ,China 》一文在英国Antiquity杂志发表之后,引起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国外感兴趣的学者在《科学》网站还进行了讨论。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1]: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5][6]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蚌埠,就“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7]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7]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在青墩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青墩古人在麋鹿角上留下的刻划符号。 [8]
青墩遗址发掘过程中除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麋鹿角化石,其中许多麋鹿角化石上还留有古人刻画的符号。由于考古发掘报告迟至1983年才在《考古学报》上发表,考古专家们在撰写报告时对这些刻画符号也未引起特别重视,只是将它们公布出来。谁知考古发掘报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易学界、数学界和语言文学家的高度重视,许多人认为神秘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海南大学数学系的教授耿济先生首先撰文,认为那是最古老的数字;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张政烺先生则把这些符号与"安州六器"上的奇字联系起来,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专门从事易学研究的孙振声先生在其《易经入门》的出版说明中特别指出:"近年来的《易》学考古成果有二,即原始画卦符号的认读和马王堆帛书《易》的出土。在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的骨角柶和鹿角枝,殷墟甲骨、周原甲骨、西周青铜器、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上,有一种由六个数字组成的符号,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识别的'奇字'……张政烺先生指出这些符号是原始的卦爻形式……"[9]
于是在1987年山东济南召开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上,许多论文都直接或间接的提到青墩遗址的这一重要发现,于是青墩麋鹿角刻纹被众多专家学者确认为是易学起源的初始符号……
庄桥坟刻符
庄桥坟刻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庄桥坟遗址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多年,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庄桥坟遗址的研究表明,当时的先民已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需要用某种方式来交流沟通,就会出现这类刻画符号。[10]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11]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12]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襄汾县所靠近的东南方翼城县就是传说的陶唐氏唐尧的后代的封国唐。[12]
甲骨文
一片甲骨惊天下,殷墟甲骨文是公认的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中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所以学者们肯定甲骨文决不是我中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了。[13]
甲骨文的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国子坚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材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阳一带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从此,甲骨文受到许多学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视。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14]
纠错
参考资料
[1] 世界文字中的老寿星.网易 [引用日期2015-12-09]
[2] 揭开汉字起源之谜.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5-12-09]
[3] 文字起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引用日期2015-12-09]
猜你关注
百度文字识别OCR-多种场景下文字检测与识别服务
cloud.baidu.com广告
带拼音的字体下载_用户推荐下载
srf.baidu.com广告
「阿里巴巴」中华好字成厂家货源,超低批发价!
1688.com广告
搜索发现
中国文字的演变
中国汉字
语言文字网普通话报名
文字
分手后如何复合
历史百家争鸣
历史从未如此丰富多彩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主体(回回语、满语除外)主要部分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部分

中国汉字的历史是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依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基本可以分为先秦、秦、汉、唐时期文字、宋元时期、明清文字、中国近代文字和中国现代文字等。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中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所以学者们肯定甲骨文决不是我中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了。
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和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传承,国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传承而延续、发展。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形体不断简化,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在大陆地区通常使用的是规范的简化汉字,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通行的是繁体字。[1]
千年积淀,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甲骨文的出现比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晚了约2000年,但是汉字却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并远播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包含30多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
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延续至今仍为全球华人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在当今世界上的各种文字系统中是绝无仅有的表意系统的文字,按年龄计算,恐怕有四、五千岁了,因为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它已经是相当发达的文字体系了。

象形的方块汉字,按照传统训诂来读音。

  • 谈谈对中国汉字的理解
  • 答:3、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4、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5、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

  • 什么是中国的文字?
  • 答:简介:文字发展有三个阶段,象形文字、形意文字、字母文字。汉字属于第二个阶段形意文字,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字母文字属于第三个阶段,比汉字高一个阶段。作为形意文字,汉字的特点是,其单字表意,也就是说看见一个字,也许你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但你很可能通过汉字的几种构成方法,猜到这个字是什么...

  • 什么是汉字?
  • 答:在日本语中与平假名、片假名混合使用。汉字也曾经是李氏朝鲜的官方文字之一(15世纪朝鲜世宗发明谚文,亦称朝鲜文/韩文),目前韩国只在需要汉字标记以避免词义不明的情况下使用,朝鲜则全部采用谚文拼写。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由汉族发明并改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意思是
  • 答: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意思是汉字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开端。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

  • 中国文字为什么叫做汉字
  • 答:人们之所以把中国文字叫做汉字,是因为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汉字,在中国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

  • 中国的通用文字是汉字吗?
  • 答:中国的通用文字是汉字,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

  • 汉字是什么?
  • 答:②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汉字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同时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2)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线索 ①汉字的起源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

  • 中国字有什么特点?
  • 答:中国字的特点:1、中国没有字母,不要拼字,没有文法,也没有词类。2、很久以前中国的文字也有语尾变化、动词变化、格、数、时态和语气。3、每一个字可以做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这视它的上下文和语调而定。4、由于表现的形态和上下文可以增加这些音调,可以使每一个音调有好几种用法;所以,一...

  • “中国”二字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中国”两个字的来历吗?
  • 答:“中国”二字最早来源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收藏的镇馆之宝“何尊”。“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此种铭文多铸在铜制的钟或鼎上,故又名“...

  •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 答: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如下:中国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