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兵法中攻和守是什么意思?

2024-06-02m.verywind.com
~

兵法中攻和守就是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守。攻与守是战争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指导和研究战争的基本着眼点。一般地说,攻是积极主动的战法,守是消极被动的战法。

进攻是指主动进击敌人的作战,作战的基本类型之一,它的目的是消灭或击溃敌人;打击并摧毁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和重要目标;夺取和占领预定地区;夺取战场的主动权,以获得战局发展的有利态势等。进攻对战争的起始、发展和结局都具有重大影响。

防守指的是当敌人进攻阵地或者城池时,为了不丢失阵地和城池,需要组织起防御措施击退敌人。防守也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中的攻守之道:

孙子兵法当中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说在没有看清楚敌人的形式虚实的时候,就应该选择防守。敌人有可胜之形则需当出而攻之,王翦灭亡楚国的案例,就是这一句话最好的解释。王翦带着60万大军都已经来到了楚国,楚国看到这个阵势,自然固守不出兵。

楚国守城就守了一年之久,王翦面对守势也没有任何的行动,等到楚军出兵的时候,马上就露出了破绽,给王翦提供了可胜之形,于是王翦马上出击一举得胜。所以孙武一贯的思想都是谨慎为上,当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时,那么就必须得采取防守的办法。一定要在有多余力量的时候才能够进攻。光力量够了还不行,一定要多出一部分的力量,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只有多留余地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压倒性的将敌人击败。

关于防守,孙子说了一句话,叫做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就好比是藏在地下一样,敌人根本就不知道在做一些什么。一旦攻打起来了,马上是雷霆万钧覆天盖地的,让对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的机会,也没有还击之力。所以说在保全自己以后并且留有余地才能够获得全胜,而孙子的思想一直所倡导的就是全胜思想。

不但是要保全自己,更要保全敌人的城池和物质,而且还要保全敌人的兵马,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够留有力量去攻打敌人,而且还要学会把对方全部保全,不要在他逃跑的时候,把桥梁道路城池等所有的设施全部都破坏了,甚至把粮草等物资也给烧了。要想办法把这些东西保全为己所用,才能够减少己方损耗以及支出。同时对方如果是投降没有战斗意志了,那么要想办法让他们加入己方的军队,使得己方军队更加的壮大。

所以说在整个《孙子兵法》当中所需要具备的条件,都是在自我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才去进攻的,比如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也是如此。周武王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进攻商纣王,而是等待时机,要让对方更加瓦解,要让对方完全失去了民心之后才选择进攻。后来商纣王把箕子给关押了起来,所以周武王才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带领着大军进攻商纣王。果然也就是在这种全胜的思想之下,才让周朝得以建立,并且延续了将近八百多年的历史



  • 能攻者不如能守者
  • 答: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为“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意思是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稳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

  • 以攻为守是什么意思?
  • 答:攻守是战争中常用的战术手段之一,意在依靠攻击来进行防御。以攻为守则是攻击对方弱点以强化自己的防守,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也可以采用以攻为守的策略,通过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式来抢占市场,从而保持竞争优势。以攻为守不仅可以在战争和商业领域中使用,也可以...

  • 【经书笔记之孙子兵法】形篇3胜败与攻防
  • 答:【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靠防守立于不败,靠进攻获取胜利,这是军事的胜败攻守之道。对于防守,一方面要认清自己的不足,根据自己的软肋配置相应的兵力布防;另一方面,防守会造成己方兵力的不足,...

  • 《孙子兵法》中“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意思
  • 答:这是在自己实力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对进攻与防守采取的不同策略。我采取防守的态势是因为我的兵力不足,实力弱小;我采取进攻的态势是因为我的兵力充足,实力雄厚。。

  • 兵法曰,攻敌之所不守吗,守敌之所不攻。什么意思
  • 答:【译文】兵法上说:“ 进攻要打击敌人未防守的地方,防守要做到敌人不敢来攻击你。”解析:前半句实际是在诠释“避实击虚”的军事理念,即在进攻中重点打击敌人防守中的弱点,而避开敌人防守中的优势。 后半句实际诠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理念。

  • 防御自如焉用古兵法
  • 答:先处战地","以逸待劳,以饱待机",利用有利的地形,搞好防御伪装,制造假象,欺骗敌人;再次,在防御作战中灵活用兵,在敌"整众而来"时,先夺其所爱,以调动敌人,以攻为守,破坏敌人的进攻企图;或坚守不出,"画地而守",使敌不得与我战等。《孙子兵法...

  •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什么意思
  • 答: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为“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白话翻译: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稳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在...

  • 谁能告诉我“以攻为守”的道理
  • 答:陈亮所说的是,讲究的兵法。而用到现在,就不单单是在打仗这个领域上面能够使用了。先说说它的相关词汇“以退为进”、“以屈求伸”、“以守为攻”。其实上面三个词,只要知道了“以攻为守”就很好明白其他的意思了。前面我还有说:以攻为守,不单单是用在兵法打仗这个领域,还可以用在——例如...

  • 攻是什么意思
  • 答:关于攻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回答:1、打击,与守相对: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2、指责,驳斥: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3、治病:以毒攻毒。4、致力学习或研究:攻读。攻书。专攻医学。详细解释:攻 gōng〈动〉(形声。从攴( 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同本义(与“守...

  • 《孙子兵法》善攻不知守,善守不知攻,太有道理了!不与我战,攻其所必救...
  • 答:作品原文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