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赵惠文王是庙号吗? 肃宗是庙号还是谥号?

2024-05-24m.verywind.com
什么是庙号?谥号?年号?皇帝在世时,当时的人是怎么称呼他的?~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极为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极为,改年号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宋史•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组、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当时人应该称年号,因为其他2个是死后的事情

肃宗是庙号,谥号是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群臣上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出自《旧唐书》。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 当夜李亨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扩展资料:
总评
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
安史之乱的混乱政局,给他个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组织平叛,收复两京、消灭叛军;二是“南奉圣皇”,也就是处理先在成都后来迎归的太上皇玄宗的关系。他最后壮志难酬,平叛没有取得最终胜利。
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惠文是谥号。

庙号,起源于商代,东夷族喜好,同时十分重视祭祀,创立庙号制度。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最初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至武王克商,华夏族的祭祀制度,较之东夷明显简化。故周代,也包括东周时代,称王的诸侯国,国君都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

秦代,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妥,连同谥号一并废除。汉代恢复,至隋代,不拘功高,原则上,所有君主都可以拥有庙号。



  1. 赵惠文王,【惠文】是谥号,而非庙号。爱民好与曰惠,忠信接礼曰文。

  2.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3. 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当时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些是最早出现的庙号。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所以周王仅有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原因是庙号和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



  • 谥号是什么时候有的?
  • 答: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

  • 古代皇帝,太后,皇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缢号,庙号,尊号?
  • 答: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

  • 皇帝封号是指什么?
  • 答: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

  • 康乾盛世的另一个缔造者乾隆帝,他的谥号、庙号、名字分别是什么?
  • 答:乾隆皇帝名字为爱新觉罗·弘历,乾隆是他的年号,寓意“天道昌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是我国古代最长寿的皇帝,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

  • 古时的皇帝有哪些称号
  • 答: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

  • 谥号是什么意思
  • 答:谥号是人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的事迹所作出的评价,具有盖棺定论的作用。但谥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如杨广为炀帝,范仲淹、曾国藩为文正,张居正为文忠,海瑞为忠介,而文正是对臣子最高的评价。谥号为死后评价之用,多多少少会对处于高位之人的生前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 赵惠文王杀死兄弟,饿死父亲赵武灵王,死后怎么还可以谥号惠文?
  • 答:在此期间,成绩也是有的,在赵惠文王三年的时候,赵雍率领赵军灭了赵国一直想要兼并的中山国,使得赵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然而这个时候,赵雍犯了一个无法理解的错误,赵雍竟然后悔了,不希望赵何担任君主,而想把王位传给自己的长子赵章。原来赵雍继位的时候娶韩国夫人剩下长子章,后来有纳了赵何的母亲...

  • 谥号是什么意思
  • 答:\x0d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魏安王(安);也有用两个字的,如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x0d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

  • 古人的“号”,“字”各是指的什么?请给解释一下!谢谢!
  • 答: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

  • 为什么有的朝代称皇帝为XX帝,有的XX宗?
  • 答: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魏安王(安);也有用两个字的,如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3.尊号什么是皇帝尊号?从秦始皇自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