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四川省那些县是革命老区? 一些常用语用四川话怎么说?

2024-05-28m.verywind.com
四川周边有哪些省份?~


1、走路=甩火腿
2、土豆=洋玉
3、膝盖=克西头儿
4、洗澡=搓夹夹
5、老公=老几
6、老婆=老捏儿
7、说话=开腔
8、打的=赶猪儿
9、怎么办=杂个儿整
10、弄不懂=搞不醒活

常用动词
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 , 达扑爬(摔跤) , 考可转儿(敲一下头) 。
打王逛(精神不集中) , 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 ,调(跑) ,翻羊角砖儿(翻跟斗) ,拈菜(夹菜) ,扯扑汗(打呼噜),副开 (移走) 。

  一、四川革命老区的重大贡献与重要地位

  (一)四川革命老区的界定

  四川革命老区特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四川境内所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共9个:

  ①川东游击革命根据地。这是1929年4月,王维舟等在万源县领导一千余农民自卫军发动固军坝起义,建立“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而开创的革命根据地。
  ②蓬溪革命根据地。1929年6月,旷继勋等发动蓬溪起义,宣布建立全省第一支正规中国工农红军———“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权,主要分布于今蓬溪县和大英县境。
  ③虎(城)南(岳)大(树)游击革命根据地。这是由王维舟等于1932年夏创建的,分布于达县及毗邻的梁山(今梁平)境内。
  ④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是1932年底,徐向前等率领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陕边后,以大巴山为中心,在西迄嘉陵江畔,西北达广元县北部和陕南的宁羌(今宁强)县,南达蓬安、营山,东抵城口的区域内,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⑤古(蔺)叙(永)游击革命根据地。这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进行有名的四渡赤水之战时,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开创的游击区。
  ⑥广(元)绵(阳)革命根据地。这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4月底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后,在嘉陵江以西、涪江上游,今广元、绵阳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⑦川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是1935年4月底,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上游,在四川西北部松(潘)理(番,今理县)茂(县)懋(功,今小金)屯区,即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相邻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这个革命根据地内,创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革命政权“格勒德沙共和国及其中央革命政府”(简称“番人革命政府”)。
  ⑧川康革命根据地。这是1935年10月,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在青衣江流域之夹金山以南,二郎山以东,川西平原以西,大相岭以北地域,即今雅安市境内及相邻县境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⑨康巴革命根据地。这是是1936年3月,红四方面军转移到今甘孜藏自治州北部,在东起懋功(今小金)、丹巴,西至甘孜、瞻化(今新龙),南起雅江、仄宁(今乾宁),北连草地的区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二) 四川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

  四川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四川革命老区人民的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有力地推动了四川乃至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老区军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吸引了数十万敌军,其中仅川陕苏区军民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就歼敌近15万人,四川大小军阀悉数被重创,甚至被歼灭,有力地支援了其他苏区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二,四川革命老区在连接中国南北方苏维埃革命运动发展中发挥了纽带作用,在中国革命重心由东南向西北转移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在红军主力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中发挥了中转基地的作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大部在南方长江流域。随着中国政治形势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国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南方向北方转移。这种转移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党中央及红军三大主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而党中央和三支主力红军的这种战略大转移,都先后经过四川。如果没有四川革命老区的桥梁和中转基地作用,这种战略大转移是很难实现的。

  第三,四川革命老区把革命的真理和共产党的主张传播到西南和大西北,并在这些地方播下了革命火种。四川革命老区基本上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盆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这些地方革命真理的封锁,把共产党的主张传播到这些地区。

  第四,四川革命老区使广大各族人民经受了革命的洗礼,培育了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国家培育出了一大批治党治国的栋梁。四川革命根据地军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气节,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甘苦怀共、生死相依、齐心协力的团结友爱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四川革命老区成长起来的大批革命精英中,仅省部级(含省部级)以上干部就达86人,“文革”前被授予少将(含少将)以上军衔的现川籍将领达91人。

  第五,四川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四川老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的人数达12万人以上,其中牺牲的在册革命烈士达9万多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在四川达20个月之久,老区人民在十分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在人力、物资上给予了红军以大力的支援。这是红军取得长征战略大转移胜利的重要保证。

  饮水思源,我们要世世代代不忘四川革命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三) 四川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川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革命老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四川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关系到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实施。这是因为:

  第一,四川革命老区的幅员面积和人口在四川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到2000年底,四川革命老区分布在全省11个市州,占全省21个市州级行政建制的52 38%,其中广元、巴中市为全部革命老区。全省有56个县有老区,占全省181个县级行政建制单位的30 94%,其中35个县为全部老区县,10个县为大部老区县,11个县为少部老区县。全省有1345个老区乡镇,占全省5039个乡镇的26 69%。四川老区现有人口2498 7万,占全省人口8500万的29 39%。四川老区面积共19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48 5万平方公里的38 53%。

  第二,四川革命老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严重滞后,四川革命老区的迅速发展,必将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四川革命老区的建设。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一直把加快老区建设、帮助老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作为一项96重要的工作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是加大了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老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老区的贫困问题仍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社会文化进步异常缓慢。这种情况不迅速改变,势必严重影响西部大开发。四川革命老区虽然目前还是贫困地区,但又是自然资源相对富有的地区,加快革命老区的开发建设,迅速改变革命老区的落后面貌,充分发挥革命老区自然资源优势的作用,这对西部大开发又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第三,四川革命老区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四川革命老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巩固民族团结,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基本和保证。

  二、四川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革命老区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且呈继续扩大趋势,当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

  (一)贫困问题突出

  1、贫困面大。“八七”扶贫攻坚期间,革命老区有贫困县29个(其中国定贫困县14个),占全省63个贫困县的46 03%。根据川委发[2001]36号文件,今后10年全省扶持1万个贫困村,其中革命老区县有4546个贫困村,占全省1万个的45 46%,均已被纳入新阶段扶贫范围。

  2、贫困人口多。据统计,1999年革命老区农村总人口2132万人,其中年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人口132 81万人,800元以下人口280 64万人,1000元以下人口为464 89万人,分别约占全省农村同口径人口的6 2%、13%、22%。巴中市4县(市)均为老区,在298 3万农村人口中,年纯收入625元、800元、1000元以下人口分别为29 63万、60 45万、101 40万人,分别占农村人口的9 94%、20 27%与34 01%。

  3、贫困程度深。2000年,革命老区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行政村尚有9649个,占全省19579个的49 28%。巴中市、广元市的11个老区县中尚有85255户住房困难户,占总农户的5 77%;另有50 48万人饮水困难。全省农村贫困调查指数为4 45%、贫困深度指数为3 2%、贫困强度指数为0 02%;同期,老区贫困调查指数、深度指数、强度指数则分别为6 23%、4 13%、0 82%,均超出全省水平。可见,老区贫困程度是惊人的。

  4、返贫问题突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制定于1986年,即1985年人均纯收入200元,再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确定各年度的具体标准,2000年为625元。这只是一个解决“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房不避风雨”的极低标准。加之其他因素,贫困地区返贫问题历来十分突出。按照当时的政策,返贫人口是不计入贫困人口之中的。据初步统计,“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全国贫困地区年返贫率在30%左右,四川63个贫困县年均为29 37%。同期,四川29个革命老区贫困县返贫率年均在31%以上,有的县、有的年份更高。叙永县1999年返贫率达42%;甘孜州、阿坝州因灾、因天然林禁伐等因素,17个老区县中的7个贫因县,返贫率都在80%左右。

  (二)经济发展滞后

  1、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低。四川革命老区多处于山区和高原地区,农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农业生产条件差。首先是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多,旱灾、水灾频繁;其次是老区中的深山区、石山区、河谷地带,土地贫脊、瘦薄;第三是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科技含量低。2000年,老区农村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0 24千瓦,化肥使用量(折纯量)为32 01公斤,农药使用量为0 79公斤,农用塑料膜使用量为1 09公斤,地膜覆盖面积为0 16亩,农村用电量为69 57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0 47亩。加之,农民素质低后,农业投入不足等。农民增收困难。2、综合经济实力弱,地方财政困难。老区综合经济实力弱,人均GDP3255元,为全省的81 38%,其中第二产业人均1076元,仅占全省的67 26%,第三产业人均为1019元,为全省的81 51%。老区地方财政困难,人均财政总收入为163 95元,其中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96 84元,大大低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120元的标准。人均财政支出243元,是人均财政收入97 84元的2 48倍。

  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环境较差。56个革命老区通水泥路、柏油路的县、乡不多,且多是在县城与县城之间。据统计,目前全省老区行政村中不通公路的2922个、缺水的6536个、不通电的498个、不通电话的10976个。在全省市州中,巴中市万人拥有电话机部数为全省最低,仅有96部,为全省万人拥有263部的36 5%。

  4、产业结构不合理。革命老区第一产业比例大大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巴中市的第一产业比重为52 86%,名列全省之最。在小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之间的比例也极不合理,小农业中种植业占大头,在种植业中又以种粮为主。近年来,老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目前调整难度加大,有的县甚至处于调不动的境地。

  5、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低。由于老区地处偏远,长期封闭落后,缺少发展商品经济应有的历史冲动,加之自身经济技术水平低下和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劣,老区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老区所有制结构的特征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相对偏低。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流通不畅,老区地区除城市近郊、铁路沿线、公路干线途经之地外,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缺路少车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商业网点少,许多地区的生产还主要依靠行政渠道或大众传播提供信息;另一方面,老区多数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他们的经济形态主要还是以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为主,能够用于交换的物品较少,发展商品经济缺乏应有的坚实基础因而市场的整体发育程度低。这主要表现为市场体系基础较为薄弱和不健全。商品市场是市场的基础,它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在老区除了消费品市场表现出较强的自组功能外,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大体上还处于萌芽或起步状态。

  (三)社会进步缓慢

  1、思想观念落后。四川56个革命老区县中,甘孜州的丹巴、茂县等17个区县属于少数民族藏区,其余的古蔺、叙永等39个县绝大多数处于边远偏僻的山区。社会发育存在先天不足,人们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2、教育科技落后。老区县文盲半文盲多,其发生率一般在20%左右,最高的县达30%。老区的贫困村中,尚有5%左右的村没有小学。老区科技尤为落后,传统技术占主导地位,因而技术含量低,科技成果应用率不高,自身进步功能较弱。由于教育、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

  3、文化卫生事业落后。以医疗卫生为例,全省主要地方病有12种,老区每种都有。其中,最严重的大骨节病等都在老区。老区至今尚有相当部分贫困村没有医疗卫生站点。

  (四)生态环境恶劣

  1、地质地貌复杂,气候干旱多灾。仅以四川境内的川陕革命老区为例:达州、巴中、南充、广元皆处山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气候异常多变,自然条件十分险恶。四川革命老区总的特征是气候多变,干旱多灾。2000年冬至2001年8月中旬,就发生了有气象记录(1951)以来最严重的冬、春、夏、伏“四连旱”。

  2、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承载能力脆弱。据省水土保持局的最新遥感调查显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幅员总面积的45 92%,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省份。就省内而言,又主要在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老区人口多,耕地有限,承载能力脆弱。

  3、生存环境恶劣,需搬迁移民人口众多。由于老区自然条件差,有一部份农民更是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需要搬迁移民扶贫才能脱贫。全省需要搬迁移民扶贫的人口为28 87万户,114 67万人,其中老区为8 6万户、31 61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9 79%与27 57%。

  • 四川省蓬溪县邮政编码
  • 答:中国革命老区蓬溪县,现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遂宁市船山区、射洪市、大英县、广安市武胜县、南充市嘉陵区、西充县以及重庆市潼南区、合川区等八县市区毗邻接壤。全县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共辖1个街道办、17个镇、2个乡。县政府驻赤城镇。2022年末,蓬溪县常住人口为41.7...

  • 四川凉山冕宁县穷吗
  • 答:冕宁县还是革命老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建立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 在冕宁县,朱德总司令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长征概念。

  • 蓬溪县属于四川省哪个市
  • 答:遂宁市。根据查询百度地图信息显示,蓬溪县属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是中国革命老区,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

  • 四川宣汉县有多少人口
  • 答:132万。根据查询宣汉县人民政府官网显示,四川宣汉县,有4271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街道)、423个村(社区),人口132万,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 遂宁市哪个县最穷
  • 答:蓬溪县。中国革命老区蓬溪县享有"梓东邹鲁"的美誉,现为四川省遂宁市下辖县,蓬溪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汉代道家严君平隐居之地,是明代宰相席书,清代宰相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的故里。旅游景点有赤城湖唐兴书院、高峰山、中国红海、白塔禅院、旷继勋公园、宝梵寺、常乐...

  • 四川苍溪有哪些堪称一绝的人文景观?
  • 答:苍溪红色旅游景点:苍溪县是四川省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等,都是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圣地。游客在这里可以缅怀革命先烈,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总之,苍溪县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无论是古建筑、石窟、民俗还是红色旅游,都能让游客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

  • 四川省邻水县属于哪个市
  • 答:1949年12月,成立邻水县人民政府,属川东行政公署大竹专区。1953年3月,大竹专区撤销,邻水县改属达县专区(1968年改称地区)。1993年7月,邻水县属广安地区。1998年,广安撤地设市,邻水县属广安市。邻水县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百强产煤大县、中国脐橙之乡。

  • 2022年四川兴文县12月份低保发放时间是多少
  • 答:12月23日。通过兴文县政府官方网站显示,兴文县2022年12月低保发放时间是2022年12月23日。兴文县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扩权强县试点县、革命老区县,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大鲵之乡。

  • 古蔺县属于四川省哪个市
  • 答:1949年12月10日,古蔺解放。解放后,古蔺隶泸州专员公署。1985年起,隶泸州市。古蔺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享有“郎酒之乡”“兰花之都”的美誉,是“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也是四川省“双拥模范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古蔺花灯,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荆景区。

  • 蓬溪县有几个乡镇啊?分别是什么?
  • 答:蓬溪县 中国革命老区四川蓬溪县隶属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船山区、射洪县、大英县、武胜、南充、西充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区、合川区等八县市区毗邻接壤。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全县辖31乡镇。蓬溪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享有“梓东邹鲁”的美誉,汉代思想...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