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中"坐"有哪些意思?

2024-06-07m.verywind.com
~

文言文中"坐"的意思如下;

1、<动>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2、<动>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名>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

4、<动>犯罪;因??犯罪;犯??罪。《晏子使楚》:“王曰:‘何坐?’曰:‘坐盗。’”

5、<动>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坐。”

6、<动>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坐。”

7、<动>驻守。《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坐其北门。”

8、<动>坐待;坐等。《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9、<介>因为;由于。《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

10、<副>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副>恰好。林逋《易从师山亭》:“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12、<副>即将。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2、通“得”义:《周礼·师氏》:“掌国中失之事。”杜子春说:“中当为得。”古音中、得同音义通。故古书中“中意”亦通“得意”。“中”还可作虚词用:中---中字亦虚词,《易经·系辞下》:“葬之中野。”《礼记·表记》:“中心僭怛。3、内,里面。与“外”相对 。五帝之中无传政。...

  • 中文言文
  • 答:1.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中读音:zhōng、zhòng,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中”在文言文里的意思:一、发音为一声时,含义如下:1、内,里。例句:《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2、中间,内部。例句:《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3、半,一半。例句:《乐羊子妻》:“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中等,不高,不低。例句:《邹忌讽齐王纳谏》:“上...

  • 中在文言文
  • 答: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5.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常见含义[2]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3]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

  • 中的古文意思
  • 答:问题一: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中1.内,里。2.半,一半。3.不高不下,中等。4.zhong(四声)符合适合 zhōng ①内;里。《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②中间;内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③<形>半;一半。《乐羊子妻》:“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④中等;不高,...

  • 文言文中有哪些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同?
  • 答: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二、一词多义 1、望:①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②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①扣舷而歌(唱)②歌曰(歌词)③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①纵一苇之所...

  • 文言文经常用到的字
  • 答:1. 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字及意思 15种虚词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

  • 文言文语气词有哪些
  • 答:1.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是那些 这是别人回答的 我借用一下回答你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用在句...

  • 文言文指代自己的词语
  • 答:1. 文言文中指代自己的字有哪些 分两种情况,一是第一人称代词,二是谦称。 文言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昂(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如: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谦称,古人为了表...

  • 文言文易动用法
  • 答:2.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 “以。 为。” 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