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宋朝皇室的奇葩起名法:宋高宗差一点就叫赵不构了?

2024-06-02m.verywind.com
~

<img p=""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流行单名,姓是一个字(复姓则是两个字),名也是一个字。像刘备、关羽、张飞、武松、宋江、李逵,都是单名。从东晋和南北朝开始,渐渐出现双名,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谢灵运、郦道元、陶渊明,都是双名。到了宋朝,双名已经非常普及,甚至超过了单名,宋朝皇室也不例外。

<img p=""

宋高宗赵构

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招考试都结束了,网上有好事者整理出一批看上去比较古怪的考生姓名,例如“白富美”、“高富帅”、“芈月”、“李元芳”、“杜子腾”、“常卫妍”等等,有的非常霸气,有的与影视剧里最红的主角重名,有的字面意思很美好,但是谐音很怪异。

网上消息真假参半,我们不知道这些姓名到底是真是假。不过从常理上分析,父母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也并非不可能。您想啊,无论是参加高考的孩子,还是参加中招的孩子,今年都有十几岁了吧?早在十几年前,这些孩子刚刚出生那会儿,什么“白富美”、“高富帅”,什么“芈月”、“元芳”,大家根本就没听说过,只是到了今天,它们才碰巧成了社会热词,大家才会感觉有些古怪。搁以前,正常得很嘛!本版今天要讲的,就是宋朝皇室的那些奇葩名字。

<img p=""

奇葩起名大法,宋朝皇室玩儿得可溜了。要说古怪,下面这些名字才叫真的古怪。先请大家看一份名单:

赵不呆、赵不干、赵不学、赵不通、赵不薄、赵不法、赵不测、赵不困、赵不亏、赵不贱、赵不近、赵不远、赵不亮、赵不暗、赵不进、赵不退、赵不俗、赵不伪、赵不愤、赵不怒、赵不骄、赵不傲、赵不轻、赵不重,赵不满、赵不衰、赵不败、赵不悔、赵不吝、赵不屈、赵不移、赵不解、赵不耻、赵不学、赵不问、赵不泪、赵不弃、赵不群、赵不平、赵不忧、赵不患、赵不文、赵不武、赵不泪、赵不嫖&hellip;&hellip;

不俗、不贱、不伪、不傲,名字直白了一些,寓意还算美好&mdash;&mdash;不俗就是雅,不贱就是贵,不伪就是真,不傲就是谦,高雅、高贵、真诚、谦虚,都是好名字。

不悔、不吝、不屈、不移,应该都是有出处的名字。不悔和不吝出自《周易》,不屈和不移出自《孟子》。孟子说过:“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可是再看那些剩下的名字,不呆、不干、不学、不通、不法、不测、不耻、不解、不学、不问、不文、不武&hellip;&hellip;随便举出一个,都能让人眼前一黑。什么?你叫“赵不干”,难道是想辞职吗?他叫“赵不测”,意思是说天有不测风云,活不了多久吗?那位叫“赵不耻”,莫非人品很 *** ?竟然还有人叫“赵不嫖”,是在标榜他的生活作风吗?父母给孩子取如此奇葩的名字,难道他们孩子不是亲生的,而是充话费送的?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上述名字确实奇葩。更加奇葩的是,它们竟然还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名字,而是宋朝皇室中某一代男性成员的名字。

那些“不”字辈的,属于宋朝第七代皇族子弟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流行单名,姓是一个字(复姓则是两个字),名也是一个字。像刘备、关羽、张飞、武松、宋江、李逵,都是单名。从东晋和南北朝开始,渐渐出现双名,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谢灵运、郦道元、陶渊明,都是双名。到了宋朝,双名已经非常普及,甚至超过了单名,宋朝皇室也不例外。

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有两个弟弟,分别是赵光义和赵廷美。您瞧,弟兄三个,全是双名。按照宋朝男子的取名规律,凡取双名者,前一个字都表示辈分,同一家族的同辈兄弟,前一个字一般都是一样的。所以赵光义本来叫赵匡义,赵廷美本来叫赵匡美。只不过,赵匡胤当了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恐惧,其他人不能再使用“匡”字和“胤”字,于是赵匡义改成了赵光义,赵匡美改成了赵光美。等到后来赵光义继承大统,“光”字和“义”字也不能用了,三弟赵光美不得不再次改名,从此叫做赵廷美。

赵匡胤是宋太祖,赵光义是宋太宗。太祖在位时,已经给三兄弟的子孙后代排好了辈分,儿子为“德”字辈,孙子为“惟”字辈,曾孙为“从”字辈,玄孙为“世”字辈。例如太祖的儿子分别叫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孙子分别叫赵惟正、赵惟忠、赵惟和、赵惟吉,曾孙分别叫赵从节、赵从谠、赵从善、赵从恪,玄孙分别叫赵世程、赵世卓、赵世安、赵世将。可是太宗一即位,马上另起炉灶,让太祖的子孙后代继续使用太祖排好的辈分,而给他自己的子孙后代单独又排了一套辈分。

具体说,太宗的儿子为“元”字辈,分别叫赵元侃(即后来的宋真宗)、赵元佐、赵元僖、赵元份(人数太多,后续从略,下同)。

太宗的孙子为“允”字辈,分别叫赵允升、赵允言、赵允熙、赵允让。

太宗的曾孙为“宗”字辈,分别叫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赵宗述、赵宗诱、赵宗孟。

太宗的玄孙为“仲”字辈,分别叫赵仲衢、赵仲先、赵仲翩、赵仲瑺。

太宗的高孙为“士”字辈,分别叫赵士程、赵士化、赵士贩、赵士嚣。

从高孙再往后,紧接着就是“不”字辈了。刚才说的那些奇葩名字,什么赵不呆、赵不解、赵不耻、赵不嫖,统统都是宋太宗的“不”字辈后代。如果将宋太宗定为第一代,那么这些“不”字辈的皇族子弟就属于第七代。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个华山派,华山掌门叫岳不群,他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也都是“不”字辈,例如封不平、丛不弃、成不忧。这批华山剑客当然不属于大宋皇族,不过非常巧合的是,他们的名字在宋太宗第七代子孙中都出现过&mdash;&mdash;《宋史&middot;宗室世系表》中的赵不群、赵不平、赵不弃、赵不忧,恰好可以对应《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封不平、丛不弃、成不忧。或许金庸先生当初构思《笑傲江湖》的时候,刚刚翻读了《宋史》中的宗室世系表,刚好记住了几个“不”字辈的皇族名字,顺手用到了小说里。

宋朝皇室人太多了,主要是怕重名

问题是,宋朝皇族取名,干吗要取一些看上去特别奇葩的名字呢?原因有三:

第一,宋太宗当初给他的后代子孙排辈分,其他辈分用的字都很好,就这个“不”字不太妙,因为无论多么典雅的字,一旦放到“不”的后面,就不典雅了。譬如宋英宗本名赵宗实,这个名字没有任何毛病,可是如果排到不字辈,马上变成赵不实,毛病就来了。

第二,宋太宗即位以后,大肆迫害哥哥宋太祖和弟弟赵廷美的子孙,搞得老大和老三的支系七零八落,人丁不旺,而他自己的后代却是迅速膨胀到了惊人数字。到第七代不字辈时,人数已经上千,那么多人取名,既不想重名,又不能使用上一代用过的字,那就只能挑选一些奇葩的名字了。

第三,古今字义有很大变化,像赵不嫖的那个“嫖”字,现在很不雅,古义却是“轻浮”的意思,不嫖者,很稳重,不轻浮是也。

事实上,由于宋太宗的子孙繁衍太多,彼此之间不通音信,取名时沟通不畅,即使用了那么多奇葩名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名现象。据我粗略统计,宋太宗子孙中至少有七个人叫“赵不器”,有四个人叫“赵不愚”,另外还有四个“赵不求”、三个“赵不武”、三个“赵不愤”、两个“赵不惑”。这些人取名时,肯定不知道会跟其他皇族子弟重名,主要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了,大家互相不认识,恐怕只有管理宗室档案的官员才能搞清每一个“赵不&times;”的详细信息。

差一点,宋高宗就叫了赵不构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南宋初年,宋高宗被金兵赶得四处逃亡,途中遇到一个皇族子弟。高宗问道:“你是哪个支系的子孙?”答曰:“太宗那支。”高宗又问:“你是什么辈分?”答曰:“不字辈。”“那你叫什么名字呢?”答曰:“赵不衰。”高宗大喜:“赵氏不衰,好名字,好名字,看来我们赵家江山兴复有望啊!”竟然当场封赏了这位赵不衰。

其实按照辈分,宋高宗也是不字辈,与赵不衰同辈,按照排行,他应该喊人家哥哥或者弟弟。但他不认识这位同辈兄弟,还得仔细询问一番,才能知道对方的支系、辈分、排行和名字。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净瞎扯,宋高宗名叫赵构,名字里面没有不字,怎么会跟赵不衰同辈呢?”

这是因为宋朝皇帝比较有人味儿,不愿给大家添麻烦,为了减轻同辈皇族改名字的负担,从宋真宗那一代开始,一个皇族成员只要被立为太子,或者被封为亲王,老皇帝都会去掉他们名字中表示辈分的那个字,把双名变成单名。宋高宗属于不字辈,本来应该叫赵不构,但他爹是宋徽宗,他是皇帝的儿子,一生下来就被封了王,所以就从赵不构变成了赵构。



  • 宋高宗和宋孝宗都是内禅的皇帝 两人为何会呈现出悲喜两重天的结局
  • 答:二、都是内禅,为何高宗赵构和孝宗赵昚的结局天差地别?1、作为受禅方,孝宗和光宗看待禅位的态度不可同日而语众所周知,赵宋皇室自太祖赵匡胤之后,就一直在太宗赵光义一脉传承,直到高宗为止。要不是靖康之变中太宗一系被金军一锅端,以及高宗自身有难言之隐的话,孝宗是不可能有机会以太祖七世孙的皇室远支身份入继大统...

  • 宋高宗并非明君,为何还能使南宋与金形成对峙局面呢?
  • 答:赵构当了25年太上皇,到81岁高寿时才去世,可能算是最高寿的皇帝了。二、北宋灭亡是一个偶然事件 金灭南宋,实际上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金国只有20万人,靠骑兵铁浮屠拐子马横行天下,野战能力强,但攻城能力比较差,并没有征服宋朝的实力。金兵南侵兵分两路,西路连太原都没攻下,东路有带路党领路...

  • 据说宋高宗赵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 答:比如《宋史》就这样记载他,“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后世更是有史学家将其与刘秀相比,认为他的功绩堪比光武中兴,没有他引领宋室南渡,整个宋朝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毕竟北宋赵家皇室在靖康之耻中基本被一网打尽了,正是因为赵构的“漏网”,又得以让宋室...

  • 宋高宗活了81岁却在56岁退位了 宋高宗到底在怕什么
  • 答:在抗金问题上,赵构一味避战求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抗金胜利后,钦徽二圣回京,自己皇位不保。另外,赵构能当上皇帝,金人确实帮了很大忙。在没有被俘虏的宗室弟子中,也有很多人对赵构这个捡来的皇帝十分的不满。再者,赵构退位禅让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医疗卫生水平不发达的宋代,这个年龄已经是高寿了。及时将...

  • 宋高宗赵构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没有赵构历史将改写!
  • 答:大家都知道,靖康之变时宋朝皇室所有人都被金人抓走了,只有康王赵构一位皇子侥幸逃离虎口,所以才有了南宋。咱们不妨反过来想一下,假如赵构也没能逃脱,被金人掳走了,那对历史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一、没有赵构的话,就不会有南宋。历史上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自杀殉国,皇子一个也没有...

  • 宋高宗明明活了81岁,为什么会在56岁的时候就退位了呢?
  • 答:因为当时宋高宗害怕南宋会毁在自己手中,所以才会在他56时急着退位。宋高宗坚决退位的原因与他的性格也有关,也可能与他不能引导官员击退金军有关。当他退位时,他给出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他自己年岁已高,已经没有能力再当皇帝了。在赵构成为皇帝之前,他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太子,从没想到他自己有...

  • 宋高宗时期宗室爵位有多少
  • 答:宋高宗时期,宗室经历了靖康之变,宋太宗的一支被一网打尽,宗亲几乎被全部抓到金朝,而宋太祖一支,已经流落民间,宋高宗几乎没有封宗室爵位,只是选了一个皇太子。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

  •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死的?
  • 答:之后向金人求情,在割地、纳贡、做诸侯等屈辱的条件下杀了岳飞。一一六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皇帝的父亲。擅长书法,善真、行草,笔法洒脱,自然流畅,颇有晋人神韵。有翰墨志,有草书洛神赋的墨痕传世。简介宋高宗,名叫德姬,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127年6月12日至1162年7月20日在位。年号先后为...

  • 宋高宗为什么杀岳飞,多次冒犯天颜被官场淘汰
  • 答:此后,赵构不断给岳飞加官晋爵,甚至一度封到节度使。到1137年的时候,岳飞已经是太尉了,要知道太尉可是宋代武将的最高头衔,可见当时赵构对岳飞的喜爱和信任。春风得意的岳飞多次与赵构谈论“克复北方失地”的事,并力主出兵北上,收复河北、京畿、陕西失地。赵构也觉得这种方法可行,所以很赞同...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