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心理|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有病?

2024-06-02m.verywind.com
~ “你有病啊?”“你有药啊?”很火的一个对话,然后大家真的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病”吗?今天继续探讨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啊,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到底有么有病,不是主观评判的,而是有判断标准的。中国心理学家郭念锋曾经提出过3个判断原则: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嗯,我知道,这么说很枯燥也不知道是啥意思,我来解释下。

原则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

比如,有些精神分裂的患者经常听见有人要害他,但其实这些声音是不存在的,但他自己就是坚信不移,不管你怎么劝说也没有用,有这样的认知的就是不正常的心理范畴了。但是,有些小伙伴有时候可能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感觉:“哎呀,老师,我怎么感觉老有人要害我啊,就是我总是会想象他或者她要砍我的画面,嗯,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可是,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实际上,这种知道自己处于想象状态的状态就不能判定是“有病”了。

精神科临床上,把这种主客观世界是否认知一致也叫做“自知力”,这是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重要指标。没有了“自知力”你离精神患者就不远了。

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比如,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情会产生愉快的心情,会有欢快的情绪,会有炫耀,向别人分享的冲动。这就是正常的状态,但如果,她/他用非常低沉和悲伤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一件令人兴奋快乐的事,或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失去协调一致性,是异常状态。

当然,幽默对比反差例外。所以,那些在舞台上给大家带来无限快乐的小丑或者喜剧演员真的挺不容易的,不管生活中经历了多少苦难,他们要把这样的情绪沉入心底,常年展现快乐的一面,这种“知行不合一”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对心理的生理作用是有伤害的。当然,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围,只是希望我们对更多人多一份理解吧。

总之就是正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非常反常或者完全相反的表达心理情绪,那么这个人多半是处于异常状态了。比如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狗血镜头,男朋友被车撞死了,女主一滴眼泪都不流,还正常和平时一样去上班。。。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说她无情而可能是因为遭受太大的心理创伤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异常,更要值得关注。

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在长期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但如果一个本来是用钱很抠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漠。而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出现异常。

直白点就是: 突如其来的画风突变 。冷漠的变得突然很热情,行事作风180度变化(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当然不是这种有预谋有计划的心理转变)等等,都要引起重视,是不是心理异常了。

心理异常有什么表现?

这个细说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可以简单归为3大类表现。总的来说,心理异常状态就是人的 心理过程 发生异常的时候的表现。而基础心理学中就说过了,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三个方面:知,情,意。换句话也就是说,心理异常就是这三方面出了问题,表现为 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

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情: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意:有意识确定目标,客服困难挫折,实现预期目的的过程。常常在精神分裂出现的症状,如幻听、幻视、幻味这些幻觉就是认知障碍里的知觉障碍的具体症状。而情绪过度高涨,低落,焦虑,恐怖,情绪迟钝,情绪淡漠,倒错(客观现实与情绪反应不相符),脆弱,易激怒等等属于情绪障碍。意志增强,变弱,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属于意志行为障碍。

以上,大家可能觉得,哎呀,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病啊,谁没有过这样的表现呢?但是,我要说的是,真正心理异常和心理变化的暂时变化在表现上可能会有类似,但是在持续时间,强度上会有区别,最重要的,刚上面说的3个评价原则是关键。 你是否自知当下的心理状态?你是否有内外协调一致?你是否相对价值观问题? 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正常我们的情绪变动并不会是心理异常,根据3个标准来判断,可以扫除绝大部分疑惑。

心理异常的种类?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将心理异常分为十一类,这里只列举了其中与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相关的7大类。

1.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妄想性障碍;2.心境障碍;3.神经症;4.应激相关障碍;5.人格障碍;6.心理生理障碍;7.癔症。

这些异常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是千奇百怪,在之前的文章中都给出了一些实例,真不是一篇文章能说的清楚的,后面的文章中也会陆续的分析一些心理案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总之一句话,了解这些心理活动以及异常情况,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自救以及救人 。“是病,就得治”, 这话一点都不假,也没啥关系,心理问题就跟我们平时感冒了要吃药的反应差不多,不要老想着自己死扛,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疏导解决可能是更好的方式,毕竟,心理问题影响的面还是很广泛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