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在文言文中,“征”、“伐”、“兵”都有战争、攻打的意思,那请问他们在用法上有什麼不一样?万分感谢! 上兵伐谋的“伐”具体是什么意思?

2024-06-02m.verywind.com
“兵”字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兵,bing,上斤下廾。廾(gǒng,两只手)持斤,并力之皃(mao)。本义:兵器,武器。
古意:
1、兵器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2、军人;军队:士兵、兵强马壮。
复使之兴兵助战以责其大义,而朝鲜帖帖然。――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3、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法、兵书。
参考资料
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com/html3/1764.html


上兵伐谋的“伐”意思是:原意为功劳,这里活用作动词,建功的意思。
成语拼音: shàng bīng fá móu
释义:
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出处:
《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译文:
所以,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79611-84036.html

征和伐的区别是:字义不同、使用方法不同等。
1、字义不同
从字义上看,征是指远行,而伐则是指砍伐或进攻。在古代,征是指为了宣扬国威而出行的军事行动,而伐则是直接为了攻打而进行的军事行动。因此,征更多地是一种仪式和宣传,而伐则是一种直接的攻击行为。从字源出处上看,征和伐的读音也有所不同。征的读音是zhēng,而伐的读音是fá。这两个汉字的读音差别很大,因此很容易区分。
2、使用方法不同
征和伐也有很大的区别。征通常用于远行或出征,而伐则用于攻击或讨伐。例如,“征东”表示出征东方,“伐北”表示攻击北方。另外,在古代,征和伐也是不同级别的军事行动。征往往是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具有很大的仪式性和宣传性;而伐则是由将领发动的,规模相对较小,更注重实际的攻击效果。
征和伐造句
一、征
1、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远征,探索了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区。
2、这支队伍进行了漫长的征途,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3、为了拯救被困的同胞,这支队伍不畏艰难险阻,进行了长时期的征途,最终成功地解救了被困者。
二、伐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互相讨伐。
2、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失去了统一中原的机遇,导致了他以后的伐蜀之战。
3、这场战役中,敌军发动了猛烈的伐攻,但被我军英勇抵抗,最终失败了。

“征”是为了正义而行军。意思是为了纠正一方错误而动武、出于正义而兴师问罪,褒义。
“伐”是人手持戈,意指击杀。意思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而进兵杀戮,中性。
“兵”就是军械,也可以引申为“士兵”,或者“军队”。跟前两个不同的。

第一,长途征伐,第二,伐,以大欺小。第三,兵,中性词,战争之意。

  • 古代战争中的征和伐,有何讲究?
  • 答:古代战争中的“征”和“伐”,有何讲究?哪个含义更好一些 在古代社会,战争是一种常态,从立国的战争到内乱的征伐,其过程总是循环往复,并且所有的历史发展,似乎都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上。因此想要聊古代的历史,就不得不聊战争。但战争方面的讲究可多,不仅仅包括诸多精彩的战役,而且还包括战争的要素...

  • 兵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兵作名词时,有四种意思:1、兵器,武器,例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队,士兵,例句: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3、战争,军事,例句: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4、用兵的策略,例句:故上兵伐谋。 《孙子兵法·谋攻篇》兵作动词时,...

  • 兵字文言文
  • 答: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

  • 迁移过关文言文伐什么意思
  • 答: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秦观《治势下》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7)打破、挫败 [defeat;frustrate;baffle]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8)敲击 [knock]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

  • 在古代汉语中,"征,伐,侵,袭"是否具有同义关系
  • 答:一、征:zheng,从彳从正。彳,三胫相连,小步也;正,守一以止也。行正为征,召集也。征通徵。徵,召也。行於微而文达者。中国汉字。读作“zhēng”。含义:1.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2.远征。3.召集。4.征求。5.出兵讨伐。二、伐:汉语汉字,拼音:fá。

  • 兵字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 答:兵,bing,上斤下廾。廾(gǒng,两只手)持斤,并力之皃(mao)。本义:兵器,武器。古意:1、兵器 兵,械也。――《说文》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2、军人;军队:士兵、兵强马壮。复使之兴兵助战以责其大义,而朝鲜帖帖然。――明 陈继儒《...

  • 兵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兵在文言文中的意思:①<名>兵器;武器。②<名>军队;士兵。③<名>战争;军事。④<名>战略。拼音bīng、注音ㄅ一ㄥ 部首八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7画 五笔86RGWU、五笔98RWU、仓颉OMC、郑码PDAO 四角72801、结构上下、电码0365、区位1788 统一码5175、笔顺ノ丨一丨一ノ丶 基本字义:1、武器:...

  • 征,讨,伐,弑在等等在春秋里有什么区别?
  • 答: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奉辞伐罪曰征”——《书·允征》“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吊民伐...

  • 征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征文的解释(1) [solicit articles or essays]∶公开征集诗文稿件 征文启事 (2) [foundation]∶以成文为 依据 征文据法 详细解释 (1).引证成文。 《晋书·刑法志》 :“ 主者 唯当徵文据法,以事为断耳。” 《宋书·礼志三》 :“夫 《礼记》 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阙略...

  • 有伐字的文言文
  • 答:国本必伐。 ——宋·秦观《治势下》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打破、挫败〖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敲击〖knock〗 征人伐鼓。 ——《诗·小雅·采芑》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引申为开凿〖dig〗 乃伐山石...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