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常见字词有哪些?

2024-05-29m.verywind.com
高中24种高二数学学习_2021新课_逐步拿高分~

一、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动物的卵:鱼~。蚕~。

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棋~儿。

6、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姓。

二、尤

1、特异的;突出的:择~。拔其~。无耻之~。

2、更;尤其:~甚。~妙。此地盛产水果,~以梨桃著称。

3、姓。

4、过失:效~。

5、怨恨;归咎:怨天~人。

三、也

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非不能~,是不为~。

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地之相去~,千有余里。

4、姓。

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可以养鱼。

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会法语。游客里面~有坐车的,~有步行的。

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去,你不去我~去。他左想~不是,右想~不是。

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来了。即使你不说,我~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

9、表示委婉:你~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只好如此了。

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四、之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五、曰

1、说: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叫做:哲学上名之~同一性(哲学上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同一性)。



  •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是什么?
  • 答: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是如下:一、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2、寻病终:副词“不久”。二、乃 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三、出 1、不复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四、舍 1、便舍(shě)船:动词,离开。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 文言文词语
  • 答:文言文词语如下: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 文言文字词有哪些?
  • 答:4. 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在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有所不同的词汇。这些词汇在古代文献中有特定的含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可能发生了变化。如“妻子”在文言文中指“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专指“男子的配偶”。在理解文言文时,掌握这些常见的字词及其...

  • 您好!小升初文言文经常考到的字词您了解吗??(可能这个问题有点晕)帮...
  • 答:二 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

  •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有哪些?
  • 答: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

  • 常用文言文字词
  • 答:九年级下册的附录就有了,你可以对照着看书下的注解,这样记忆比较牢靠.又复习了一遍课文,何乐而不为呢?你还要注意一些字词所有意项套下去都不合理的话,那就是通假字的可能.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

  •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 答:1.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 文言文常用实词一词多义一览表 词义项例句 出处 苟 ①苟且,不严肃 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②马虎 一丝不苟 《儒林外史》 ③但愿 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④倘使,如果 苟富贵 《陈涉世家》 ⑤只要是 苟慕义强仁者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安 ①养生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

  • 上海中考文言文常用字词
  • 答:上海中考文言文常用字词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正香教育 2022-11-04 · TA获得超过15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上海中考150个文言实词翻译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

  • 高中文言文常见字词翻译
  • 答: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③伤悼(为……哀叹)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中学常用文言文字词
  • 答: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