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以“在、把”等词为例说明,如何区别介词和动词? 如何区分语文中介词和动词?

2024-06-02m.verywind.com
怎样区分介词以和连词以,举例说明.从古代汉语的范围~

在文言文里,“以”的用法如下。
一、 “以”可以作介词。
(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作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二)起提宾作用,即动作的对象。"把"。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二、“以”可以用作连接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双音节的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介词
1,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在”“把”等词是兼类词,兼有介词、动词等多种词性。识别它们在句子中到底是介词还是动词,主要看它们在某一语言单位(词组或句子)中,是否有能够做谓词(也叫谓语中心词)的其它词。

如果有,那么“在”这一类词就作介词用,和它们的宾语共同构成介词短语作句子的状语,或表示时间,或表示比较等;如果没有能做谓词的其它词,那么这类词就是动词。例如:

①张丽在家吗?

②赵威在家休息。

③李秘书在酒宴上把酒。

④董事长在酒宴上先把酒喝了。

例①、例③中都没有可以做谓词的其它词,那么这些例句中的谓词只能由“在”“把”承担,这样句子中的“在”和“把”就是动词。例②、例④中有可以做谓词的“休息”、“喝”,这样句子中的“在”“把”就成了介词。

词的兼类



  • 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介词在和动词在,并举例说明
  • 答:介词是从动词虚化来的,但一旦虚化为介词后,只在带宾语这一点上相同,在其他语法功能上都跟动词不一样。以“拿”和“把”为例。一、 (*代表错误说法) 动词“拿”|介词“把” :(1)带宾语:~钱|~钱 (2)做谓语或谓语动词:你~还是我~|*你~还是我~(3)~得动:~得动|*~得动 (4...

  • 介词“把”和“用”的区别?
  • 答:“把“+东西+动作,这个动作是是施加在这个东西上的,如:他把省下来的钱存了起来。可以把后面的动词作为谓语,这个东西作为宾语读一下看看对不对,如可以说”存钱“,但没有”买钱“。这句话变成”张刚把省下来的钱拿去买了一些科普书籍“就是对的,因为可以说”拿钱“。而“用+东西+动作”中...

  • (现代汉语)怎样用最有效的方法区分介词和副词?(希望答案简洁易理解...
  • 答:例5、我们走在路上。“在路上”,是介宾结构;“在”是介词,“路上”是介词的宾语。它们为动词“走”补充说明了地点。副词也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的。这里从略。请指出下面对联中的副词(单独为动词或形容词服务的):1、有容乃大,无欲则刚。2、诗情画意皆良友,鸟语花香最...

  • 举例子和分类别要怎样区分?说明文有哪几种说明方法?说明文的作用是什么...
  • 答: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

  • ...文中虚词“以”翻译成“用”和“用来”有什么区别?词性是动词还是介 ...
  • 答:一、词性不同 1、“用”:这里“以”作动词。2、“用来”:这里“以”作连词。二、用途不同 1、“用”:这里“以”表动作。2、“用来”:这里“以”表目的。以拼音:yǐ 释义: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2、依然,顺,按照:...

  • 汉语中,把...在...要...自,从,当,为,以,到,跟,比,向,对,往,朝。 这些...
  • 答:虚词包括连词和介词。以上各字,均为介词,当然也是虚词:)

  • 现代汉语 3.以“现在”、“正在”为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在...
  • 答:最明显的区别是时间名词可以做定语,如“现在的想法”“现在这件事儿”,而时间副词不能作定语。4、宾语的构成材料和主语差不多,名词和名词性词语都可以做宾语,如“羊吃草”“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十平方米”;谓词性的词语和主谓短语也可以作宾语,如”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很多人对这件事感到...

  • 文言虚词“以”字可以翻译为介词“在”吗?貌似没见过这用法,请高手指点...
  • 答: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

  • 简述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式结构和两者的异同,举实例说明
  • 答:1谓语不能是简单形式: 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 (1)带补语:把事情搞得一团糟。(2)带宾语:把老虎打断了一条腿。(3)带状语:把毛衣王包里塞 。(4)带动态助词:把茶喝了。(5)动词重叠:把情况说说。(6)动补型双音节词:不要把直线延长。/把战线扩大。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

  • 以"以"为例,说明古代汉语中介宾结构跟现代汉语介宾结构有何区别
  • 答: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左传•庄公十年》)②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郑伯克段于鄢》)③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在尉婿韦晤坚持,不得命。……太尉曰:“然终不以( )在吾第。”(《段太尉逸事。》例① 省略了宾语“衣食...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