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沈括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2024-05-18m.verywind.com
~

  原文: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时,钱俶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说:“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上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工匠按他说的(去做),塔身于是稳定了。

  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打开的箱子。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技艺精熟。

  注释:

  (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此:代指塔晃动)

  (9)瓦布:盖瓦。布:铺设。

  (10)密:私下

  (11)使:让

  (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他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宝塔和楼阁。相传喻皓曾撰成《木经》三卷。《木经》为我国古代重要建筑工程著作,可惜亡佚,具体内容现已无法窥究。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中还有一条笔记专记《木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木经》有关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13)贻:本文译作赠给。赠送财物之意。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贿赂”之义是后起的。“贿赂”在古代叫“赇”。

  (14)易:容易

  (15)耳:语气助词,无实义

  (16)但:只。

  (17)讫(qì):完毕,终了。

  (18)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

  (19)如:遵照。

  (20)遂:果然。

  (21)盖:因为。

  (22)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

  (23)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

  (24)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

  (25)履:踩踏,走。

  (26)相持:互相支撑。

  (27)自:自然。

  (28)伏:通“服”,敬佩,信服。

  (29)精:精熟。

  (30)定:稳定

  (31)持:支持



  • 梵天寺木塔中的通假字和翻译???
  • 答:梵天寺木塔》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

  • 《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的原文
  • 答:在现存我国古塔建筑中,山西应县木塔是早期木塔的代表。它建于北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距今九百多年,仍然完好无损,坚固异常。十分有趣的是,它也采用了类似于梵天寺木塔的结构,在它的每层都用梁、枋、斗拱组成平面网架,来加强它的稳固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选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 人皆伏其精练的皆是什么意思
  • 答:皆的意思是都。整句意思: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该句出自北宋沈括所作的《梦溪笔谈》中《梵天寺木塔》一文,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梵天寺木塔》原文 钱氏...

  • 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翻译及原文
  • 答:《梦溪笔谈》是唐代文学家沈约所著的一部文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关于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梵天寺木塔的翻译及原文的,下面就对此进行介绍。梵天寺木塔,即印度的木塔。文章中提到,这座木塔高七十余尺,用檀香木制成,非常精美。在塔的四面,都刻有佛陀的故事和生平,塔内还...

  • 钱氏拒两浙时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是什么?
  • 答:4.示例:喻皓,浙东人,北宋初建筑家,曾任杭州都料匠,擅长建造木塔。晚年所著《木经》,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辛劳一生为我国木制建筑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为自己树立了一座无形的丰碑。4. 文言文阅读(14分)梵天寺木塔沈 括钱氏据两浙时...

  • 《梦溪笔谈》全部解释
  • 答: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梵天寺木塔》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

  • 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分析
  • 答:因为钉牢的木板上下紧紧约束,六个方位像箱子一样相互连接,人走在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相护持,塔自然不能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精明练达。知识扩展 《梵天寺木塔》“如胠箧”何意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选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二则,一篇为《以虫治虫》,一篇为《梵天寺木塔》。《梵天寺...

  • 《梦溪笔谈》二则的翻译
  • 答: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梵天寺木塔》【原文】钱氏据两浙...

  • 梵天寺木塔的道理
  • 答:梵天寺木塔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原文中提到:“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意思就是:“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身就稳定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看问题要...

  • 七年级上册《梦溪笔谈》二则中的《梵天寺木塔》中的一句话。
  • 答:全文分三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两浙: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茅山山脉以东地区。梵天寺木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八角九层,高三...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