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的性善论的现实意义

2024-05-31m.verywind.com
~

孟子的性善论的现实意义如下:

孟子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人的善良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之所以会变坏,就是接触了坏的环境,估计是孟子本身的经历让他加深了这方面的认识,因为“孟母三迁”典故大家都知道,善良的本性,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受欢迎的,都是值得提倡的。

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很积极而且很重要,人人都善良,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像天堂一般。

第一,孟子的性善论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提供了天然合理性的依据。

儒家在价值观上主张仁义道德,如果认为它是“顺”人性的,那就是性善论,或倾向于性善论;如果认为它是“逆”人性的,那就是性恶论,或倾向于性恶论。

孟子强调仁义道德是“顺”人性,符合人性发展的,这就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提供了天然合理性的依据。如果认为仁义道德是“戕贼”、违逆人性的,那就使仁义道德失去了天然合理性,使其成为反人性的。

因此,孟子就批评告子说:“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认为“以人性为仁义”,就像“以杞柳为__”一样,是违逆人性的,这在孟子看来就是祸害仁义了。

第二,孟子的性善论对于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一种批判意识。

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反驳告:“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用“水之就下”比喻“人性之善”。水是往下流的,这是水的本性。而人性“无有不善”,就像水性是往下流一样。但是水也可往上流,这是外“势”使之然,如“搏而跃之”,可使谁超过人的额头;“激而行之”,谁也可使在山上流。

这不水的本性使之然,而是“其势则然也”。孟子说人也“可使为不善”,但这并非人的本性使之然,而是由违逆人性的外“势”即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因此,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包含着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批判意识,同时也为改变这种社会现实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孟子批判当时的社会现状:“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因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惟救死而恐不赡”,所以无暇“治礼义”,这是由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执政者应对此负责任。

针对此,孟子提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又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这也是说,民可使为不善,有的还触犯刑律“陷于罪”,孟子认为这是因为民无“恒产”遂无“恒心”,责任是要由执政者来负,从原则上说,民是无辜的。

执政者对犯了罪的老百姓“从而刑之”,这是“罔民”,就像张着大网来捕鸟一样。如果“仁人在位”,首先应使人民有“恒产”,而不能张着大网来捕民。这里显然有孟子对不良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

第三,孟子的性善论为仁政思想奠定了道德基础。

人之性善,也为“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奠定了道德基础。人民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人民最有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无暇“治礼义”,甚至会“放辟邪侈”“陷于罪”,这不是因为人民的本性使然,而是因为无恒产遂无恒心,生活困苦,“惟救死而恐不赡”。

如果要使民“治礼义”,那就要首先“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在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驱而之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故民之从之也轻”,这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了。

第四,孟子的性善论为儒家的以德治国奠定了人性论的基础。

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这就是儒家的以德治国的思想。如果问,为什么以德治国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孔子的思想中,他的人性论根据就是“性相近”,“有教无类”,人皆可教,人都是可以接受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

这在孟子的思想中,就是人性之善,以德治国是符合、顺遂人性的正常发展。





  • 孟子提出的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 答:1、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2、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

  • 孟子人性论对当代大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
  • 答: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性善、向善、为善几个环节,其宗旨就是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能够在后天把“四端”发展成为“四德”。现代德育在“性善论”的影响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功能与道德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的背景下,终身运用德育去完善自我的“善端”。 充满智慧的儒家哲学思...

  • 孟子三章第一章有何现实意义
  • 答:2、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3、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

  • 性善论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 答:性善论是对现今道德建设的启迪。“人之初,性本善”———从蒙童学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到“礼仪之邦,桑梓之乡”到传承优秀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促进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强调道德修养的...

  • 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 答: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从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方面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的。

  • ...的社会生活谈谈孟子思想之于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 答: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 思想的根基。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1.孟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2."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观点,这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统一性。3.孟子"制民恒产"经济思想肯定了物质生产条件是形成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发展...

  •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有什么价直与意义,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
  • 答: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并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谈谈孟子思想之于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

  •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意义
  • 答:摘 要: 孟子作为儒家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尤其是仁政说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先从性善论进行阐发,说明了性善论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分别从经济、政治、教育方面来解析孟子的仁政思想,从而透视出其思想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关键...

  • 大学生学习孟子人性论思想作用和意义
  • 答:孟子人性论主要包括性善、向善、善几环节其宗旨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能够天把四端发展成四德现代德育性善论影响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完善了道德教育目标、功能与道德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接受德育背景下终身运用德育去完善自我善端 充满智慧儒家哲学思想蕴涵着丰富道德教育思想用其自身独特魅力现代德育奠定了稳定...

  • 孟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 答:孟子的性善论是作为要求人们向善,成为圣贤、君子这套工夫理论的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前提。只有人性本善,要求人们向善发展才合情合理。只有这一套最基本的理论构建出来以后的那些向善的工夫理论就势如破竹的顺利建立起来。孟子在建立性善论的时候预设了一个可能——后天人们能够学会的,是先天本就具足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