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白头吟二首的作品鉴赏 白头吟二首的作品原文

2024-06-02m.verywind.com
白头吟的作品鉴赏~

此诗是卓文君所写,并有千古佳话为证: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这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而据《西京杂记》卷三载,蜀地巨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聪明美丽,有文采,通音乐。孀居在家时,与司马相如相爱,私奔相如,因生计艰难,曾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司马相如得势后,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卓文君得知就写了一首《白头吟》给他,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相如因此打消了娶妾的念头。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的被遗弃。又载:“相如(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按,《宋书·乐志》大曲中有古辞《白头吟》,《玉台新咏》列为古乐府,《乐府诗集》收两篇,都不言卓文君所作。 (唐)李白《白头吟》:“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唐)王昌龄《悲哉行》:“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元)高明《琵琶记·伯喈五娘相会》:“《白头吟》记得不曾忘,绿鬓妇何故在他方?”(明)王九思《次康对山》曲:“何处买知音?浪费黄金。相如空负《白头吟》。”

白头吟二首1 其一 锦水东北流2,波荡双鸳鸯3。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4。宁同万死碎绮翼5,不忍云间两分张6。此时阿娇正娇妒7,独坐长门愁日暮8。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9。相如作赋得黄金10,丈夫好新多异心11。一朝将聘茂陵女12,文君因赠白头吟13。东流不作西归水14,落花辞条羞故林15。兔丝固无情16,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17,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18,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19,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20,弃妾已去难重回21。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22。 其二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23。一朝再览大人作24,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见求25,文君欢爱从此毕。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26,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城崩杞梁妻27,谁道土无心。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鹔鹴裘在锦屏上28,自君一挂无由披。妾有秦楼镜29,照心胜照井30。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31。覆水却收不满杯32,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有青陵台。

乐府诗是李白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便录其乐府诗达124首之多,人们习知的《唐诗三百首》录乐府诗35首,李白之作竟达12首。《白头吟》亦李白乐府诗作中的名篇佳制之一。
第一首诗的开头即以水中鸳鸯的相恋起兴,这与《诗经》中的《关雎》等诗相同,只是更具象征及比喻意义,且以“锦水”与司马相如的故事紧紧绾合。锦水流经成都郊外,由东北折向东南。传说此水漂洗锦缎则色泽鲜明,故名。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同居成都,故此诗起首即从“锦水”落笔。以下几句写一对鸳鸯相亲相恋的神态:它们在水中随波荡漾,它们居住在长安一带,在宫庭中筑巢,在草丛中嬉戏。它们生死相依,宁可身死翼碎,也不肯分飞而青云直上。“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二句,互文见义。“此时”以下四句,描写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故事。阿娇是陈皇后的小名。据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亲幸。”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未必有史实根据。《长门赋序》早有人断为伪作。但素以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著称的诗人李白是不屑斤斤计较这故事真实与否,诗中不仅坚信陈皇后千金买赋之事实有其事,而且成了司马相如喜新弃旧的原因,这集中体现于诗中“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二句。司马相如为什么会变心,是因为他得了陈皇后的黄金,“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这两句诗与《西京杂记》的记载正好吻合。相传司马相如见了卓文君的《白头吟》后便打消了娶茂陵女的念头。从“东流不作西归水”以下,是诗人的抒情议论“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二句,乃化用南朝《子夜歌》中“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而来,水流东去便不再西归,落花离开枝条便羞于再返故林。这两句的意思是夫妻分离以后便难望再重新结合了。“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四句,化用《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诗中“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二句诗意而加以变化。关于兔丝究竟为何物,古今人说法不一,或谓兔丝、女萝本一物,或谓兔丝乃药草,蔓生,茎细长,常缠生于其他植物之上,以盘状根吸取其他植物养分生存,其果实可入药。古乐府有诗说:“南山兔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由来花叶同一心,今日枝条分两处。”显然这里和李白诗中一样,认为兔丝、女萝为二物,但二者互为依托,相互缠绕。李白诗中喻指男子的兔丝却对爱情缺乏坚定的信念,故随风倾倒,而女萝之枝却一片痴情,强来萦抱。诗的以下各句均以女性口吻,强烈控诉男子的负心:“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又以物喻人,“人心不如草”一句感慨深沉。“莫卷”以下四句,写女子对昔日美满幸福的夫妻生活的无限留恋。用龙须草编织而成的席子,休要卷起,那怕听凭它生上网丝,因为席上留有她温馨的回忆。莫移走珍贵的琥珀枕,也许它能使自己旧梦重温,在梦中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龙须席、琥珀枕均较贵重之物,亦夫妻生活常用之物,在众多的生活用品中拈出此二物是有着代表性的。“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二句,反用姜子牙故事。相传姜太公初娶马氏,读书不事生产,马氏求去。太公封于齐,马氏求再合,太公取水一盆倾于地,以覆水难收谓夫妻难以再合。李白诗中以盆水覆地再收已难满杯,明点弃妇难回。诗的结尾慨叹:“古今得意不相负,只今唯有青陵台”。古代传说,先秦时人韩朋娶妻贞夫,夫妻恩爱,韩去宋做官,六年不归,妻致书其夫,信为宋康王所得。康王骗贞夫至宋,以为王后。贞夫郁郁不乐。后康王从臣子梁伯计,抓韩朋筑青陵台。韩自杀,贞夫请求礼葬之,乘机跃入墓中而死。后墓地生一桂树、一梧桐,枝叶相连。宋王砍之,树枝落水化为鸳鸯。(关于韩凭的故事,众说纷纭,此据敦煌变文。)古往今来,得意而不相负的,只有韩朋(即韩凭)之妻那样的女子,言下之意,而男子负心者居多。这两句诗既哀惋又愤激。
从艺术上说,此诗除开头运用比兴手法,以鸳鸯喻指恩爱夫妻外,诗中还有多处以物拟人,如流水、落花,兔丝、女萝,草、覆水……以感于人的喜新厌旧。即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样情深意笃的美满婚姻,司马相如还代陈皇后作赋讽谏过汉武帝,却不免有拟娶茂陵女之举,人间要保持纯洁高尚的爱情是颇不易的,只有韩朋之妻虽受康王宠幸,却能以死殉情。世上多少薄情之人,真不如动物中的鸳鸯,也不及植物中的兔丝和女萝,不及一心的两草。古诗中常以夫妻喻君臣,君对臣往往恩怨无常,李白此诗也许有更深层的内涵。
这组诗的第二首不仅主题、立意与第一首全同,措词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两首诗的开头四句及结尾两句几乎全同,诗中“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等句也几乎全同,但相异之处也颇不少。如司马相如代陈皇后作赋之前,诗中还有几句叙述:“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赤车驷马”句,语出《华阳国志·蜀志》: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李白作《大人赋》事,《史记》本传载曰:“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这一段交代与司马相如代陈皇后作《长门赋》关系并不大,而千金买赋本身,诗中仅以“闻道”二字领起的两句轻轻一笔带过,而以较多笔墨写司马相如拟娶茂陵女及文君赋《白头吟》事。“相如不忆贫贱日,位高金多聘私室”,“私室”,古时富人私下娶的妾,又称“外室”。因相如作《大人赋》受汉武帝赏识,故“位高”;因代陈皇后作赋受到千金酬谢,故“金多”。然而,“位高金多”却导致“聘私室”的结局,茂陵的美女都被求婚,而文君的幸福却因此而葬送。诗的以下部分除前文言及的数句外,均与第一首不相同。“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这几句以卓文君闻知司马相如“聘私室”后的反应:泪如泉涌,通宵不眠,云鬓不整,清晨赋诗,仰天哀怨……。“城崩”二句,用杞梁妻事。城土会因杞梁之妻的痛哭而倾颓,说明土是有感情的。“东流”二句与第一首相同,同样表现了弃妇对夫妇重归于好已不抱希望。文君以玉燕钗相赠,赠丈夫以表相思。说明女方始终忠于爱情。“莫卷龙须席”以下四句,也与前诗相同,文君对昔日夫妻恩爱的生活是眷恋不已的。她又以秦镜相赠,据《西京杂记》载,秦始皇时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能洞人肺腑。“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这是善良的祝愿。这番催人泪下的诉说终于打动了司马相如,使他“还谢文君回”。尽管如此,经过这番打击,使文君对世上有无真挚的爱情产生了怀疑,而得出:“古今得意不相负,只今唯见青陵台”的结论。
关于这两首诗的优劣,有不同说法。《千一录》谓:“太白《白头吟》二首颇有优劣,其一盖初本也。”一般选注李白诗者,也只选注第一首,而把第二首作附录,或干脆不选,褒贬倾向是相当显明的。第一首稍优,第二首却也并不低劣,两首各有优缺点。诗是要讲比兴的,第一首处处娴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第二首相比之下,这方面则逊色得多。第二首记叙的成分多一些,有些甚至显得枝蔓过多,如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大人赋》而居高位,这与娶茂陵女一事关系并不很直接,却用了四个句子,这里就不如第一首。第二首的叙述与史实及传说均有出入,如“茂陵姝子皆见求”,显然这里就不止一人了,历览关于司马相如的史料及传说,并无此说,这也是第二首不如第一首处。清人沈德潜亦云:“太白诗固多寄托,然必欲事事牵合,谓此指废王皇后事,殊支离也。”就诗歌语言而论,第一首自然较第二首简洁。但若说第二首全然不如第一首则也不尽然。第二首于文君着墨较多,而且人物形象也丰满得多。从“泪如双泉下”以下,写出文君得知相如欲娶妾后的种种悲痛欲绝却又奋起抗争的反应,对负心男子的谴责也更深刻。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萧士赟注:此诗其为明皇宠武妃废王后而作乎!……唐诗人多引《春秋》作鲁讳之义,以汉武比明皇,中间比义引事,读者自见。
《李杜诗通》:旧说卓文君为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作。然本辞自疾相知者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六朝人拟作皆然。而白诗自用文君本事。
《唐诗别裁》:太白诗固多寄托,然必欲事事牵合,谓此诗指废王皇后事,殊支离也。信手写来,无不入妙(“东流不作”二句下)。
《唐宋诗醇》:萧士赟云:辞婉意悲,《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是诗得之矣。冯舒曰:天际鸾吟,非复人间凡响。沈德潜曰:此随题感兴耳,后人欲扭合时事,支离无谓。“兔丝固无情”以下,信手拈来,无不入妙。
《诗伦》:比物抒情,含凄婉转(“人心”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缠绵婉曲,声声入人心坎里,此风人遗韵(“兔丝”六句下)。末二句。言语妙天下。
《老生常谈》:《白头吟》云:“此时阿娇正娇妒”,接法有形无迹,有一落千丈之势,其妙不可思议。“莫卷龙须席”四句,尚作回护之笔,至“覆水再收”句,方下决绝语,用笔如晴丝袅空,深静中自能一一领会。
《养一斋李杜诗话》:方氏宏静曰:太白《白头吟》,颇有优劣,其一盖初本也。天才不废讨润,今人落笔便刊布。纵云“挥珠”,无怪多颣。
《李太白诗醇》:“娇妒”字奇。严云:骂武帝,并相如亦骂,甚快(“相如作赋”二句下)。又云:“东流落花”句与上“宁同”、“不忍”句呼应。欢则愿死聚,怨则愿生离:皆钟情语。严云:“莫卷”四句,可摘作《子夜歌》,妙绝。又云:末四句为赘。诗人好尽,往往病此。外史案:无此四句,不成结构。严说妄矣。



  • 求李白《白头吟》的解释?
  • 答:【作者】:两汉乐府 【作品】:白头吟 【内容】: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作者小传】: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

  •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的意思
  • 答:意思是:它们宁可粉身碎翼死在一起,也不愿在空中各自分飞。绮翼:有文采的翅膀。分张:分飞,分离。出自唐代李白《白头吟二首(其一)》,原文节选: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

  • 假如你是司马相如收到卓文君的《白头吟》 你该如何回复?
  • 答:可是司马相如却让作者失望了。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之后,久居京城,产生了纳妾之意,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于是卓文君作此《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作品鉴赏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全诗每四句构成一个意群。诗意递进,稳当而有规律。

  • “年年岁岁花相似”这句诗出自哪里?
  • 答:【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

  • 代应二首作品注释
  • 答:代应,是一种代人作答的艺术形式,这两首作品各自独立,似乎并非出于同一时期或连续创作。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与连篇累牍的篇章结构不同。“沟水分流”这一意象借用自卓文君的《白头吟》中的诗句:“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象征着两人之间的分离,如同沟水分向东西,各向其流。“双钩”指的是...

  • 白头吟二首的创作背景
  • 答:这两首诗当为李白早期的作品,是李白出蜀前游成都时,感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府诗。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词曰:‘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蹀躞御沟上,...

  • 求教,《白头吟》里最后两句的意思??
  • 答:《白头吟》里最后两句: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意思是: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白头吟 朝代:两汉 作者:卓文君 原文: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

  • 代白头吟原文_翻译及赏析
  • 答: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的不平之声,写正直之士清如玉壶,但却不能容于世。诗的开首,连用两个比喻,说明自己的正直、高洁。“何惭”二句承上而言,说自己清白正直仍一如往昔,却无端受到接连不断的猜忌怨恨。以上四句写一位高洁的女子的不幸,有自喻之意。“人情”八句,是由不幸遭遇引发的感慨。

  • 白头吟二首的注释译文
  • 答:此时阿娇因娇妒而被幽闭在长门宫,黄昏里,正坐在宫中发愁。只要君王能够对自己重新垂顾,岂可惜千金买人写词赋?司马相如因为阿娇写《长门赋》得了千两黄金,但男子喜新厌旧动辄变心,司马相如也不例外。他一度想娶茂陵之女为妾,文君听此消息之后便作了一首《白头吟》。但是,东流之水难再西归,...

  • 高中唐诗随便10首 解析
  • 答:白头吟:乐府曲名,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赏析】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