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韩非子 名句 韩非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2024-05-31m.verywind.com
韩非子名句~

韩非子名言精选
1.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2.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4.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5.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6.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
8.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感悟】自出《韩非子·说难》。这两句大意是: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1、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

2、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

3、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

4、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5、恃人不如自恃也,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为人也。——韩非子

6、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子

7、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韩非子

8、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

9、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

10、尧不能独成,乌获不能自举。——韩非子

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

12、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韩非子

1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

1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

15、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韩非子

16、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韩非子

17、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18、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韩非子

19、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

20、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

21、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韩非子

22、仁暴者,皆亡国者也。——韩非子
23、因可势,求易道。——韩非子

2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韩非子

25、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

26、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

韩非子 名句
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感悟】自出《韩非子·说难》。这两句大意是: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无论是政治决策、经济情报还是军事机密、科技成就,一切应该保守机密的事情都应该严守机密,谨防泄露,一旦泄密,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泄密,将给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今天仍有教育意义,每个人都要引为鉴戒。
2、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大意是:以肉去除蚂蚁,不但没有把蚂蚁除掉,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蚂蚁;用鱼驱逐苍蝇,不但没有把苍蝇赶跑,反而能招致更多的苍蝇。
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适得其反。
3、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感悟】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如果违反客观事实自我吹嘘,弄虚作假,必定会被事实揭穿,被民众识破。虽然时代更替,岁月流逝,但韩非的思想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