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提出的!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

2024-06-02m.verywind.com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

古代中国大体也是一夫一妻制度。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同样实行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称“单偶婚”、“个体婚”是文明世界的体现。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与之相对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制度”,指一个男人只能和唯一的一个女人进行结婚和性爱。现今的许多非洲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如泰国)都实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至今仍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特点:
由群婚、走婚发展而来是文明世界的体现。欧洲自从古代开始就在法律上规定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从古代的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再到近代和现代,都是这样的。从传说中的罗马建城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都是古代世界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范例。
古代罗马的法学家莫德斯丁即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即便贵为罗马皇帝或欧洲国王,也不能够违反一夫一妻制度。欧洲的帝王基本没有妻妾成群,嫔妃如云。他们只能有一个配偶,同普通百姓一般。

扩展资料:
来源

1、世界起源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欧洲。
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欧洲,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欧洲历史。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

2、古代中国
古代的中国是“一夫一妻制度”。因为小妾和情妇不属于妻,所以古代中国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度”。
古代的中国有正房、偏房的区别,中国属于一夫一妻制。
中国人给妻室们配以不同的头衔,显示的是一种等级制度。比如古代有“三妻四妾”的说法,所谓“三妻四妾”,就是“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发妻持家,平妻在旁辅佐,偏妾则要尽心伺候夫君与三房夫人。

3、中国法律
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确立一夫一妻制。
古代中国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中国1950年正式确立一夫一妻制度。
只有不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才会认为古代中国是一夫多妻。古代中国是一夫一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夫一妻

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
在大多数的国家,一夫一妻制为法定的婚姻制度。在这些地区,有仍维持婚姻关系之配偶而再度与第三者结婚,或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者,将触犯刑法上的重婚罪。
此外,有些国家可能会基于道德或优生学的观点,为避免直系或三亲等内旁系血亲结婚,导致其婚生子女增加遗传性疾病机率,或产下畸形儿,而于法律明定禁止其性行为。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指由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结合而组成的家庭。它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形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

扩展资料“一夫一妻制度”是单配偶制。如果已经结婚的男人,进行嫖妓,这也是违反“一夫一妻制度”的行为。女人进行婚外情,也是违反“一夫一妻制度”的行为。
古代的中国是“一夫一妻制度”。小妾和情妇违属于“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所以古代中国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度”,绝大多数平民阶层均为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实行一夫多妻制甚至一妻多夫等制度,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我国真正彻底确立一夫一妻制。
参考资料:一夫一妻制-百度百科

早在1912年就有人站出来倡议文化的婚姻轨制了,至于这人是谁,历史上并没有写明,1912年公布的《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施一夫一妻制,但因为各类史书缘由,这一轨制没能真正落地,那时也还有很多“一夫多妻制”的现象。

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的《婚姻法》,我国才真正完全废弃一夫多妻制。实施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欧洲。古代的欧洲,是最早对发生婚外情的人进行惩罚的国家。基督教是最早通过法律对“一夫一妻制度”进行了规范。基督教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度”起源于基督教和古代欧洲。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度”。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绝大多数平民阶层为一夫一妻制,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亦实行一夫一妻制。现今的许多非洲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如泰国)都实行一夫多妻制。

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欧洲,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欧洲历史。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

古时的一夫一妻制的生育模式使人类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社会活动,而不是雄性动物将全部精力放在争夺配偶上和交配权上。一夫一妻的生育模式让族群中的两性不必为交配和生育这两件事耗费所有精力,进而解放出来的精力可以去做其他灵长类动物不会做的冒险和尝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夫一妻制



最开始的“一夫一妻制度”是由国民政府颁布提出的。

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最后确定一夫一妻制还是在1949之后,在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一夫一妻制度”加以明文规定,中国亦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

基础定义:

“一夫一妻制度”是单配偶制。如果已经结婚的男人,进行嫖妓,这也是违反“一夫一妻制度”的行为。女人进行婚外情,也是违反“一夫一妻制度”的行为。

扩展资料:

一夫一妻制的意义:

婚姻自由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而婚姻自由制度也是婚姻法的基本制度,在婚姻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基于婚姻制度的本质要求,婚姻自由权利在法律上是受一夫一妻限制的权利,这就使婚姻法中的婚姻自由制度屈居于一夫一妻制度之下。

因而,婚姻法的其他制度,如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家庭关系制度、婚姻登记制度等,都不能凌驾于一夫一妻制度之上(一夫一妻制度是在婚姻法基本原则中的规定,而结婚制度、离婚制度是婚姻法分则的制度)。

据此,我们认为,婚姻法中其他的制度都应服从一夫一妻制度。一夫一妻制度是婚姻法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夫一妻制 (婚姻制度)



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是在1912年开始的。最开始的“一夫一妻制度”是由国民政府颁布的。

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最后确定一夫一妻制还是在1949之后,在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一夫一妻制度”加以明文规定,中国亦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

早在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12月24日,时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在演讲中便向妇女协会公开承诺:“中国女子的人格,将由本党的主张和本院的立法,提高起来,保障起来。”在此立法精神下,《亲属编》中废除了“妾之制度”,不再规定妾与妻的关系和在家庭中的地位。

自法律颁布以来中国开始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部婚姻法是党领导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反封建斗争,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反封建斗争经验的成果之一,它为以后婚姻法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一夫一妻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单纯的收集自然界的产品,到利用自然条件来增加产品和主动进行创造性的生产,逐渐产生了社会分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个结果:

一个结果是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使生活资料出现剩余,一些人占有或支配较多的财产,人们的社会地位出现了差别。

另一个结果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男子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女子逐渐下降为附属劳动力,这就引起了两性关系的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夫一妻制 (婚姻制度)



时间:
在1950年4月13日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以后,彻底根除了这样的恶习。
根本原因: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单纯的收集自然界的产品,到利用自然条件来增加产品和主动进行创造性的生产,逐渐产生了社会分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使生活资料出现剩余,一些人占有或支配较多的财产,人们的社会地位出现了差别。另一个结果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男子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女子逐渐下降为附属劳动力,这就引起了两性关系的变化。男子地位提高了,便希望由他们来支配财产,并使自己的后代继承这种“权利”。要使这一意图付诸实现,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废除“母权制”;二是“生育确凿无疑的出自一定父亲的子女”。也就是需要建立以男子为中心的,配偶关系稳定的婚姻制度。
问题:
但是现在有些边缘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有暗地纳妾现象,当然部分发达地区也有部分有钱(或高官)的不法分子,也包二奶的问题,从50年中国取缔了一夫多妻之后,当前有抬头之势,希望媒体和政府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在1950年4月13日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之前,还实行的一夫多妻制,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但是没有响应的法律法规,部分地区还有纳妾的现象,直到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以后,彻底根除了这样的恶习。但是现在有些边缘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有暗地纳妾现象,当然部分发达地区也有部分有钱(或高官)的不法分子,也包二奶的问题,从50年中国取缔了一夫多妻之后,当前有抬头之势,希望媒体和政府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 新中国谁提出的一夫一妻制
  • 答:法律分析: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不是单独的某个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 谁是中国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
  • 答: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不是单独的某个人。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才真正彻底废除一夫多妻制。

  • 中国一夫一妻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答:1. 中国的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民国时期,当时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提出该制度。2. 然而,由于当时社会观念的局限,一夫一妻制并未得到全面贯彻,纳妾现象仍然存在。3. 直到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才真正在中国公民中确立了 一夫一妻制度。

  • 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提出的!
  • 答:5. 现代“一夫一妻制度”起源于基督教和古代欧洲,基督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度”。6. 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普通平民阶层通常为一夫一妻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行...

  • 一夫一妻制是谁提出来的
  • 答: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才真正彻底废除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欧洲。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欧洲,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欧洲历史。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

  • 一夫一妻制是谁提出来的
  • 答:中明文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我国颁行新法律规定,中国才真正彻底废除一夫多妻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 中国一夫一妻制什么时候开始的?
  • 答:1. 中国一夫一妻制的概念最早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明确规定,该法首次在国家法律中确立了这一制度,并非由某个特定人物首次提出。2.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其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已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然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直到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新中国何时实行一夫一妻制?
  • 答:中国的 婚姻制度一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太平天国时期开始提倡一夫一妻不得娶妾,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更是加以明文规定。

  •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
  • 答:“一夫一妻制度”,指一个男人只能和唯一的一个女人进行结婚和性爱。现今的许多非洲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如泰国)都实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至今仍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特点:由群婚、走婚发展而来是文明世界的体现。欧洲自从古代开始就在法律上规定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从古代的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

  •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
  • 答:1. 自1912年起,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这一规定最早出现在中华民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2. 在一夫一妻制的法定婚姻制度下,重婚行为被视为触犯刑法。3. 一些国家出于道德和优生学的考虑,禁止直系或三亲等内旁系血亲结婚,以减少遗传疾病和畸形儿的风险。4.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由一对男女组成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