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乾隆后宫秘史 乾隆皇帝的三位皇后都是怎么死 中国最早的有记载的历史是什么

2024-06-01m.verywind.com
什么叫历史?~

最初的中国喷薄而出

乾隆皇帝的皇后有三位分别是(孝贤纯皇后、皇后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皇长女、爱新觉罗·永琏、爱新觉罗·永琮先后夭折,皇后悲痛万分。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她在东巡途中,于德州崩逝,终年三十七岁。

皇后辉发那拉氏(1718——1766),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十八南巡之时因剪发触犯国忌,被打入冷宫。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贵妃为皇贵妃。五月十四,收缴四份册宝,实质废后。次年七月十四日崩,终年49岁。

孝仪纯皇后魏氏(1727.10.23——1775.2.28),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袝葬裕陵地宫。

扩展资料: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辉发那拉氏: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孝仪纯皇后魏氏: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参考资料:孝贤纯皇后皇后辉发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第一个皇后孝贤纯皇后病死于陪同皇帝出巡期间的船上,第二个皇后乌拉那拉氏死于冷宫,第三个皇后魏佳氏因病去世。

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皇后富察氏随乾隆帝和皇太后东巡,前往山东曲阜祭孔。三月十一日,在返京途中死于德州船上,年37岁。

关于富察氏之死,野史记载:三月十一日夜,乾隆东巡回銮,驻德州,在舟中宴饮淫乐。皇后激切进谏,乾隆加以诟訾。后羞忿,投水死。蔡东藩《清史演义》说:皇后之嫂(实为皇后弟妹)即傅恒夫人,在皇后千秋节时前来祝寿。

酒宴间联诗。乾隆起句道:“坤闱设帨庆良辰”,皇后续道:“奉命开筵宴众宾”,嫂嫂随续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则接道:“两家并作一家春”。酒后乾隆同嫂嫂私通,被皇后察觉。皇后同乾隆从此产生芥蒂。乾隆十三年(1748年)出巡,皇后陪同,死于船上。

乾隆皇帝的第二个皇后:纯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满洲有个习俗,亲人故去才“断发成服”。因此,皇后剪发,犯下大忌。

从此皇后乌拉那拉氏就被打入冷宫。若不是众位大臣苦劝,乾隆皇帝就会重演当年他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废掉皇后的故事。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皇后乌拉那拉氏终于在冷宫中走完了49岁的人生之路。

乾隆皇帝的第三个皇后: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魏佳氏,初为贵人,后依次晋为嫔、妃、贵妃,生下皇十五子颙琰(嘉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死,年49岁。乾隆六十年,以颙琰为皇太子,令追赠其母为皇后。这位魏佳氏福分不够,没有看见儿子登基,也没有在生前当上皇太后。

扩展资料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皇后 (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乾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魏贵人,同年由魏贵人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孝贤纯皇后

百度百科-皇后辉发那拉氏

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富察氏
雍正五年(1727年),富察氏被册为宝亲王弘历的嫡福晋。这年乾隆17岁,嫡福晋富察氏15岁。
乾隆二年(1737年),嫡福晋富察氏被册为皇后。皇后富察氏出身名门,她的曾祖父哈什屯顺治时任议政大臣,祖父米思翰康熙时任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兄马齐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历相三朝”,兄马武任内务府总管、镶白旗蒙古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弟傅恒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赐第在东安门内。
皇后富察氏,性贤淑,尚节俭,不奢华,孝顺太后,敬爱乾隆。乾隆年轻时,曾患疖,刚愈,太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皇后就每晚在乾隆寝宫外面居住,精心奉侍,百日之后,才回寝宫。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皇后富察氏随乾隆帝和皇太后东巡,前往山东曲阜祭孔。三月十一日,在返京途中死于德州船上,年37岁。
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究竟是怎么死的?
关于富察氏之死,野史记载:三月十一日夜,乾隆东巡回銮,驻德州,在舟中宴饮淫乐。皇后激切进谏,乾隆加以诟訾。后羞忿,投水死。蔡东藩《清史演义》说:皇后之嫂(实为皇后弟妹)即傅恒夫人,在皇后千秋节时前来祝寿。酒宴间联诗。乾隆起句道:“坤闱设帨庆良辰”,皇后续道:“奉命开筵宴众宾”,嫂嫂随续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则接道:“两家并作一家春”。酒后乾隆同嫂嫂私通,被皇后察觉。皇后同乾隆从此产生芥蒂。祸不单行,皇后生的儿子永琏,秘密立为皇太子,也因天花病死。乾隆十三年(1748年)出巡,皇后陪同,死于船上。
于是,产生诸如福康安的身世之谜的传说与故事,怀疑福康安为乾隆同傅恒夫人所生。高阳认为:福康安的际遇之隆,清三百年,无与伦比。虽“垂髫豢养”,却本传不见记载;虽“多年训诲”,却并未招作额驸(其两兄皆为额驸)。因之,“其中原故,反足深思”。
其实,乾隆帝与皇后的感情还是很好的。《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乾隆为此悲恸不已,连续九天,每天在皇后灵柩前三次摆上供品。乾隆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贤”二字,来作为她的谥号。孝贤皇后富察氏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四年多。 在这段时间里,乾隆皇帝共为她祭奠100多次,并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雎?为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意思是说,我是多么悲痛啊,这样生死离别,失去贤惠内助,今后谁来陪伴我呢?所以,野史与传说,缺乏历史依据。
乾隆皇帝的第二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做皇子时,乌拉那拉氏被册为侧福晋。她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而且颇讨皇太后喜欢。乾隆登极后,封为娴妃。在皇后富察氏死后,她由贵妃晋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再被册为皇后。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皇后陪皇太后和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皇后刚过48岁生日,就出了问题。
蔡东藩在《清史演义》中,写了“游江南中宫截发”回目。小说中写乾隆在和珅陪伴下游金陵秦淮河,登舟游幸,感叹:“北地胭脂,究不及南朝金粉!”乾隆同和珅在舟中,拥妓酣饮,色迷心醉。后被皇后发现,二人发生口角,“皇后气愤不过,竟把万缕青丝,一齐剪下”。就是说,皇后劝阻皇帝不要出去寻欢作乐,因而惹恼了乾隆皇帝。这种说法可能出自想像,但皇后惹恼了皇帝是肯定的。从此皇后乌拉那拉氏就被打入冷宫。若不是众位大臣苦劝,乾隆皇帝就会重演当年他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废掉皇后的故事。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皇后乌拉那拉氏终于在冷宫中走完了49岁的人生之路。
乌拉那拉氏为何在冷宫老死?
这件事情,清宫档案记载:闰二月十八日,皇后在行宫吃早饭时,还得到皇帝赏赐。到了晚饭时,皇后却不见了踪影。她的名字被黄签盖上。皇后哪里去了?有人说她发了疯病,在杭州削发当了尼姑;也有人说她被先行遣回了京师。清宫的《上谕档》记载: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那么,皇后为什么被遣送回京?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满洲有个习俗,亲人故去才“断发成服”。因此,皇后剪发,犯下大忌!皇后死讯传来时,乾隆皇帝正在木兰围场打猎。他并没有停止打猎,命皇后那拉氏的儿子回京办理丧事,并命丧仪照皇贵妃礼办理,也就是说要从皇后降一个等级到皇贵妃。皇后乌拉那拉氏的命运与孝贤皇后富察氏的命运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乾隆皇帝的第三个皇后:魏佳氏
魏佳氏,初为贵人,后依次晋为嫔、妃、贵妃,生下皇十五子颙琰(嘉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死,年49岁。乾隆六十年,以颙琰为皇太子,令追赠其母为皇后。这位魏佳氏福分不够,没有看见儿子登基,也没有在生前当上皇太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