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企业为职工缴纳保险金会计分录怎么列 公司给员工交纳保险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2024-05-19m.verywind.com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会计分录?~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借: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 (实发数)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
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销售费用”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记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记入“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
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一、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三、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13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3400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3400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3043.60其他应付款--保险(个人负担部分) 356.40(应该还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缴纳社保时:
借:其他应付款--保险(个人负担部分) 356.40
贷:银行存款 1315.44

扩展资料:
应付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
在实行计时工资条件下,企业每月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通常根据上月考勤记录登记的职工出、缺勤日数,按照每人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我国计时工资一般采用月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 应付计时工资=出勤日数×日工资率
② 应付计时工资=月工资标准-缺勤日数×日工资率
计件工资的计算
在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条件下,企业每月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根据有关产量记录和计件单价计算的。而计件单价是指完成单位产品所应支付的工资额,它根据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定额和日(或小时)工资率加以制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工资

相关的会计分录:
1.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一、五险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缴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
贷:库存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二)企业负担部分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
(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单位+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
二:住房公积金的账务处理
1.单位负担部分(按工资总提取,各地方提取比例不一样)
提取时:学会计论坛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上交时: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个人部分
付工资时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三、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
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
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
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
3.如果当期未缴纳
①当期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②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四、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处理与养老保险相同。
五、医疗保险的处理基本与养老保险相同,只是单位承担的部分,是从福利费中开支的。
做账技巧(附)
1、计提单位社保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养老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失业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工伤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医疗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生育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单位交纳社保
同时做个人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2、交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单位交纳社保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等
3.发放工资: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社保-人名(已经预缴但次月已辞职无工资或不够扣款的人员在工资表中已负数列式企业代缴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4.分配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收回代扣个人社保时(办理转社保关系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社保-人名
同时做(如果工资表中没有体现代扣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就要做这个分录否则应付职工薪酬会有借方余额,如果工资表中已经体现了代扣的个人五险一金部分就不做此笔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 公司给员工缴纳的社保怎么做会计分录?如何入账?
  • 答:如何入账?公司给员工缴纳的社保的会计分录计提时: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库存现金(实发数)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其他应...

  • 交纳企业和个人负担的五项保险费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写?
  • 答:4. 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借:工伤保险费用(或社会保险费用)账户 贷:银行存款账户 5. 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用 借:生育保险费用(或社会保险费用)账户 贷:银行存款账户 个人缴纳五项保险费用的会计分录与企业缴纳保险费用的会计分录类似,只是借贷方向相反。

  • 企业会计处理五险一金怎么做账、计提、发放工资、交纳?
  • 答: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 应付职工薪酬——生育保险 应付职工薪酬——工伤保险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XX银行 6、住房公积金缴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XX银行 7、缴纳个人所得税时...

  • 交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会计分录
  • 答:1、企业计提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时:借:管理费用——社会养老保险(根据职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养老保险(公司部分)2、企业交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养老保险(公司部分)其他应收款——社会养老保险(职工部分)贷:银行存款 3、企业发放职工工资时:借:...

  • 五险一金会计分录怎么做
  • 答: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做会计分录的模板:一、分配工资借:××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二、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借:××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

  • 缴纳社保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 答:缴纳社保费的会计分录1、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其他应收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2、计提时: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贷:其他...

  • 缴纳的员工社会保险费用计入那个会计科目?分录怎么写?
  • 答:公司给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同时间段计入的科目有所不同,会计分录可参考:1、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单位部分)其他应收款-社会保险(个人部分)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计提时:借:管理(销售)费用-社会保险(单位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单位部分)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

  • 缴纳本月社会保险费会计分录
  • 答:缴纳本月社会保险费会计分录答:缴纳本月社会保险费的会计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贷:银行存款企业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结算、使用等情况."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按照"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

  • 给员工交的保险费应该怎样写会计分录
  • 答:给员工缴纳保险费时会计分录的记录方法借:管理费用--社保(单位负担部分)10000其他应付款--保险(个人负担部分)10000贷:银行存款20000。会计分录方法: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

  • "给职工交的养老保险金应该怎么入账,具体会计分录"
  • 答:养老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1、企业计提养老保险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根据员工部门计入对应的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单位部分)2、企业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费(个人部分)银行存款 3、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时:...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