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庄子的思想核心齐物指的是什么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024-05-02m.verywind.com
庄子的”齐物思想”指什么?~

庄子《齐物论》——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一)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

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 “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

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

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 “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

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扩展资料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

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

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物论



庄子的思想核心齐物指的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

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

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庄子和蔺且关于《齐物论》的讨论

庄子点化蔺且:“天地万物本就是整体,没有你我之别,没有彼此之分,人籁、地籁、天籁也好,大知小知也罢,总是由若干个体的我构成,若干个体相互作用,看不出主次和亲疏。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我,你在众生中寻觅却不见踪迹。种种行为显示出确实存在千姿百态的现象,希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时候,它又如同隐形人一样捕捉不到。可谓是寻寻觅觅、影影绰绰、恍恍惚惚、似有非有,正如老子所说,大象无形。”

庄子为了表述得再形象一些,就列举了人和身体各器官的例子加以说明,“人身体有几百块骨头,有眼耳口鼻嘴等九窍,有五脏六腑,这些器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整体性。

你说,我对身上的这些器官哪个更亲?是全部都喜欢呢还是更看重哪个?再进一步阐述,如果把这些器官比作我的妻妾,这些妻妾能够和谐相处吗?如果把这些器官比作我的大臣,这些大臣之间的权力比重又如何分配呢?”

庄子又露出惯有的思索神情,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亮光,“谁知道天地万物是否有真正的主宰者?不管有没有,主宰者的本性都不会为此而受益或受伤。就人来说,一生中处处充满着悲哀的境况:出生就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

活着的时候要与万物磨合、争夺生存权利,在生命的旅途上奋力前行、永不停止,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终生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整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这样的人生,活着和死亡有何区别呢?

人死如灯灭,躯体的死亡意味着心灵也随之而去,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人生就是一个迷茫的世界和舞台。我疑惑的是,众人皆醒我独醉呢?还是所有众生都和我一样迷茫。”

蔺且听到这里,说道:“老师,你既然对人生如此的悲哀,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够像老子那样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活着呢?”

庄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多高呀!它要求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才是本真状态,它要求生活就是一张白纸,随意在白纸上绘画出美丽的图画却没有任何的污染,它要求生活就是无心而为的自然状态。”

庄子皱了皱眉,继续抨击到,“现在的人都是拘泥于成见之中,按照既有的认识论也可以说是根据成见做人、做事,谁能是例外呢?世间有没有了解社会变化规律并遵照去做事的智者呢?这些智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取别人之所长,避自己之所短,不拘泥于既有的认识论。

这样的智者罕见哪!世间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成心作为是非评判标准,为了眼前利益,选择所谓的一己之长抛弃所谓的他人之短,这些人可谓是愚人啊!世间愚人总是坚守着自己的是非评判标准。”

庄子使用犀利的语言批评现实社会的弊病,对于这些弊病,庄子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他无奈地叹息一声,“有没有不带有主观成见的是非标准呢?

比如有人本来是今天来到越国却非说是昨天或前天来到越国的,这不是把原本没有的事物非要说成事实存在吗?把无说成有,即便是大禹再世也无法理解啊!何况我这样的平凡人呢。”

“所以说,是非是建立在成心之上的。”庄子最后强调。

蔺且问道:“如此说来,社会上由来已久的儒墨之争,刑名之辩皆是由于是非导致的?”

庄子赞同的点点头:“不错,世间纷争出自是非,是非的源泉在于言论,人类有了语言,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论战与争斗。如果人类使用语言仅仅作为人籁,也许就没有这么多的是非,可是,言论不是风吹万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物论



庄子的思想核心齐物指的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

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

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与逍遥相比,“齐物”思想更具有哲学意味,其集中体现于《齐物论》篇(其次还有《秋水》篇)。《齐物论》更多地是从哲学的层面展开说明,主要涉及我们看世界的视角问题。“齐物论”从大的范围来说是齐“物”,即主张万物平等。

从小的范围说是齐“物论”,即主张破除是非、打通彼此。按:“齐物论”作为标题,有两种读法,一作“‘齐物’论”,一作“齐‘物论’”,本书认为二者并不矛盾。这里从王叔岷读法,作“‘齐物’论”,“齐物”连读,齐物即道的境界。

“齐”有破除、超越、转化的意思,《齐物论》主要从“齐是非”、“齐语言”、“齐生死”、“齐美丑”等几个方面揭示“道通为一”的最高境界,说明站在道的高度才能看到万物一体、五彩缤纷、生机勃勃、价值多样的美好世界。

齐“物”的关键是齐“物论”,“物论”是关于万物的看法、观念,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万物本是平等的,无所谓齐与不齐,但是人们习惯戴有色眼镜看问题,给物定标签、分等级,并且还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辩不休。

这“物”也包括社会思想,譬如社会的方向、人性的方向、主流的价值等等,人云亦云,各派之间难有共识。儒墨之争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也是庄子写《齐物论》的重要背景。所以,齐“物论”的关键是齐是非,齐是非的关键是齐语言。

如果连语言都齐了,达到无言道境,关于生死、美丑等的争辩也就不存在了。齐是非是“齐”的各种内容中最富思辨性的。庄子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他看到是非、生死、可与不可都是相互依存的,关键要看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上,在这个情境下“是”,在另一个情境下可能就成了“非”,没有绝对的标准。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生的过程也是死的过程,生死一而不二。

同样,在这个情境下可以的事,到了另一个情境可能就不可以了,纠缠于是非争辩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圣人“照之于天”。天即道,从道的高度看问题,就不会落入两端的争执中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齐物论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齐物就是万物齐一,指的是任何事物在本身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 庄子齐物论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 答:3、齐物我。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

  • 庄子的齐物论中心思想是什么
  • 答:庄子的《齐物论》中心思想是齐物论,即泯除了物我、是非、大小、寿夭、生死、名实的界限,达到万物平等、万物与人的合一,主张对世间万物持虚无主义的态度,只须保持虚和一的心态,便可在认识论上达到“齐物”的境界。庄子...

  • 庄子的齐物 是什么意思
  • 答:“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的《齐物论》中。“...

  • 庄子齐物论的重要论述思想
  • 答:庄子齐物思想涉及是非,寿夭,成毁,美丑,彼此,物我,身心,大小,利害,安危,生死,有无等对待概念,庄子认为这些对待性的概念都具有相对性,表面性和不真实性,而相对性是相对于比较的方面,角度,标准,时间和地点等等...

  • 庄子所谓的“齐物”是什么意思?
  • 答: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万物平等生死相同。庄子作为道家学说代表将“无”字思想推向一个高点。下面是我个人看法.万物都有生命是平等的。人类只不过是一种动物同样无法驾驭自然地存在所以还是要遵循自然法则,生死作为世界存在...

  • 道家庄子的“齐物”是什么意思
  • 答:这就是“齐物”思想的起源,即对所有有限存在的绝对公平认识,超越事物间的差别,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达到万物齐一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的颠峰之处.

  • 《庄子》――何为齐物
  • 答:先来解题。 《齐物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个是齐万物,简称齐物,推崇万物一齐;一个是齐是非,简称齐论,强调是非一途。当然,要理解《庄子》,不能只局限在这个齐万物、齐是非的表面意思,因为 齐万物表达的最核心...

  • 什么是庄子的齐物论思想
  • 答:我理解的思想就是他追求精神和思想上的“齐一”,简单的说就是无是无非,无物无我,万物平等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既然世间万物是齐一...

  • 庄子的”齐物思想”指什么?
  • 答:庄子的齐物思想: 1)阐明忘我 →主张破除我见,承认个体价值,各适其适,各安其份. 2) 破除对待 →企图破除是非,得失,穷达,大小,美丑,寿夭,彼我,死生等「相对」观念,达到「绝对」的境界,以与「真我」合一. 3)体验物化...

  •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表现
  • 答: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为了把...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