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2024-06-01m.verywind.com
~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那么,你对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了解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第二:扬雄

  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系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苟子、文中子(王通)并称为“五子”。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太玄经》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正统道藏《太玄经集注》、明叶子奇《太玄本旨》诸本;《法言》有晋李轨《法言注》、北宋司马光《杨子法言集注》诸本。

  第三:班固

  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永元四年(92),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第四:张衡

  张衡(78—139)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张衡17岁时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求学,到达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西汉故都长安,后来又在京师洛阳居住五、六年。沿途的山川风物、历史古迹,以及参观京城太学和结交文人学友,大大丰富了他的阅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为之后创作《二京赋》打下基础。东汉永初元年(107年),29岁的张衡“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二京赋》在模拟班固《两都赋》的基础上,注入新鲜内容,特别对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进行了讽刺,警告统治者不要乐极生悲,不要结怨于民,牢记“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此外,张衡的小赋具有抒情的特点,打破了汉赋敷陈描写的老一套,将汉赋从长篇大论的堆砌文字转变为抒发心灵的短小篇章,为后来魏晋抒情小赋的大量出现打下了基础。

  《二京赋》外,另著有《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等名篇,今人张震泽注有《张衡诗文集校注》。



  • 汉赋四大家
  • 答: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西汉著名辞赋家。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凤求凰》是司马相如的...

  • 汉赋四大家
  • 答: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的风格,杨雄,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班固,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张衡,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

  • “汉赋四大家”是谁?他们分别在哪个朝代?
  • 答: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杨雄是西汉的,班固、张衡是东汉的。

  • 汉赋四大家
  • 答: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扬雄,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

  • 汉赋四大家是指哪些人?
  • 答: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1、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 楚辞四大家,汉赋四大家,分别是?
  • 答: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 解析:汉赋四大家,你知道是哪四位吗
  • 答: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张衡(...

  • 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张衡、扬雄、___。
  • 答:汉赋四大家是指在中国古代汉朝时期,对汉赋创作有着重要贡献的四位文学家。他们分别是司马相如、张衡、扬雄和班固。这四位大家在汉赋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相如,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是汉赋中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

  • 汉赋四大家是指哪些人?
  • 答: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1、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当时有“千金难买相如赋”之称。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

  • 汉赋四大家是
  • 答:汉赋四大家,也是在后期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所被人认知和崇拜的人物,四大家通常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还有张衡四人。在当时也是奇人,对当时以至于后期的影响广泛。一、司马相如 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六篇代表作。以上为现存的六篇...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