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莽的优点有什么现实意义 对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 王莽对汉哀帝是什么态度

2024-05-18m.verywind.com
王莽优点~

谈起王莽及王莽改制,大多数人都持否定态度,其实我们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都应一分为二、实事求是,不能偏颇,王莽也有其可取之处。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是西汉王朝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成员之一,西汉元帝皇后同母弟王曼的儿子。成帝即位,元后专权,以外戚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死,所以他依附伯父王凤为生。王凤生病死后,把王莽托付给太后和成帝,后来王莽便作了黄门郎。后又被封为新都侯,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三十八岁时,出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王莽失势。平帝时,王莽复任大司马。平帝死,孺子婴立,王莽继续辅政,先后称假皇帝和摄皇帝。公元8年称帝,建立了新朝。王莽代汉后所得的天下,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制,尽管客观上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但他的本意是想缓和社会矛盾。
一、王莽生活比较勤俭朴素,为人态度恭敬,处事看重榜样的作用。王莽虽出生在外戚豪门之家,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但由于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死,未及列侯,所以王莽幼年时生活贫困。生活的艰辛使他养成了恭俭、朴素的性格,他比那些贵族子弟更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与其他官吏的贪婪豪夺不同,王莽“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为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班固:《汉书·王莽传》)他当上大司马后“愈为俭约”,“赏赐邑钱悉以享士”。以至“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闻知其夫人,皆惊。” (班固:《汉书·王莽传》)“每有水旱,莽辄素食。” (班固:《汉书·王莽传》)
生活节俭是王莽一贯的品质,他想为荒淫奢侈的公卿贵族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挽救摇摇欲坠的西汉王朝。王莽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过于看重教化的作用。王莽认为,只要统治阶级以身作则,注意节俭,社会上的浮华风气就会烟消云散。尤其是平帝元年,王莽长安辅政后,“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随后,许多公卿处于各种动机,“皆慕效焉,凡献田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恶衣恶食,陋车驽马”,(班固:《汉书·王莽传》)连年献田献钱,救济贫民;不仅如此,还力劝太后,“宜衣缯练,颇损膳,以示天下”;(班固:《汉书·王莽传》)从而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许多大臣声称:“天下闻公不受千乘之土,辞万金之币,莫不乡化”。(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因此更加看重教化的作用。
王莽在改制中特别强调要敦教化,希望以此来改变崇尚奢华、挥霍无度的官场风气。在地皇元年,他起用了节俭朴素的唐尊,让他担任太傅要职。唐尊认为“国虚民贫,咎在奢泰”,要挽救危亡,必须提倡节俭,这与王莽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穿小袖短衣,乘母马拉的车,使用劣质陶器的唐尊就成了王莽推崇的表率。他让唐尊用陶器盛着劣质的食物遍送公卿,企图以此来感化他们,使新朝能弊绝风清。这种做法也未免太单纯、幼稚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王莽不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企图以教化的方式去挽救时弊,注定了改革的失败。
二、王莽十分向往周代礼制并以其为蓝本,力求寻找一条摆脱社会危机的方案。王莽幼年生活的贫寒艰辛,使他养成了勤俭朴素、勤奋好学的品行。年轻时,他曾经向著名的儒学家陈参学习“礼经”,成为一位彻底的儒学崇拜者,对儒学的崇拜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改制过程中,王莽泥古不化,企图依照儒家经书《周礼》而实行改制,最终导致了改制的失败。新朝建立后,王莽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处处引经据典。王莽从《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出发,认为“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州以《禹贡》为九,爵以周氏有五”。(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还不顾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恢复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营建东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王莽一向认为,“承天当古,制礼以治民”。是以做了大司马成为宰辅后,“议论决断,靡不据经”。新朝建立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把一切政令、设施都搞的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改制的蓝本。王莽是一位儒家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儒家们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羡慕不已。为了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在建始元年,即公元9年,王莽下诏实行“王田制”。王田制的名称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这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要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的一位叫区博的大臣就直接面谏他说:“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已。……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实行。”事实上,“王田制”颁布不几年,就因为遭到豪强大地主的反对而废止了。正如一位史家所说的,井田制“乃书生之论,所以不可行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王莽还根据《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制定出一套分封的方法:“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国,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测,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在体现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已经确立二百多年后,王莽全面恢复分封制,用世袭的办法代替选任制,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王莽代汉后,为了抑制富商大贾的过分盘剥,他颁布了五均六筦法,“《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筦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兼并也”。(班固:《汉书·食货志》)可以看出,五均六筦也是根据《周礼》等旧典而成的。这套五均六筦法实际上是官营一部分工商业,将民营的盐、铁、酒等大宗商业收由官家来做。这明显是与商家大贾争利,当然要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税山泽,又使在蝗虫旱灾之中指望山泽求生的百姓,没有了活命之路。因此,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一直反对此法。六筦之令行,“天下愈愁,盗贼起”。纳言冯常上谏除六筦法,“莽大怒,免常官”。五均六筦法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又触犯了富人与穷人的利益,这就使得改制没有了社会基础,失败成了必然的结局。
在改制中,王莽认为“周公践天子位,六年朝诸侯,制礼作乐,而天下大服”,因而他认为“制度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袁枚:《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纠合一帮公卿大夫、文人学士,根据《周礼》所记载的奴隶制国家的法典,制作出一套新朝的礼乐制度。然而王莽对《周礼》的看法非常简单,以为只要新朝在形式上具备了三代的条文命令,就可以实现三代的兴盛局面,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王莽事事尊从儒家礼教,“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七)而且拘泥与形式上的完善,因此对于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不仅未能有所遏止,反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甚至当农民起义的烈火快要烧到都城所在的关中时,他还在根据《周礼》的“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率群臣来到长安南郊,设坛向天哭诉,责问老天既让他代汉而立,为什么不助他灭贼。王莽的哭泣未能感动天地,他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砍下脑袋,传以示众。“以复古为解放”(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但像王莽这样一味迷古信古,竭尽全力复古者少之又少,他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历史古籍中找到依据,这就是泥古不化、发思古之幽情,而不是改革家所应有的态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莽是复古主义的牺牲品。
三、王莽个人比较虚浮,做事随心所欲,肆意进行改革。王莽个人性格比较虚浮,好逞威风,博求虚名,轻于改作,但又对改制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致使许多措施半途而废,或者仅限于法令条文的颁布。在这方面,币制改革与地名变更尤为突出。从居摄二年到地皇元年十余年间,王莽先后四次下诏改币,五次重申改革货币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币一次。王莽改币的主要目的是用货币贬值的方法,聚敛财富,结果是币制改革一次,王莽就实现一次对人民财富的大掠夺,社会经济就会出现一次大混乱,以致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道”。(班固:《汉书·食货志》)如此频繁、混乱、荒唐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币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王莽还频繁地更改官名、官制、地名及行政区划。新朝建立伊始,王莽就改汉时诸侯王号曰“公”,据《周礼》设置了许多新官,并将汉时的中央到地方官吏名称全数改变,如改郡太守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御史曰执法,公车司马曰王路四门,如此之类不胜枚举。至于地名,也是从中央改到地方,如改长安曰常安,长乐宫曰常乐宫,未央宫曰寿成宫,前殿曰王路堂。地方郡县改名更多,几乎是年年都有改作,以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曰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其号令变改皆此类也”。这种改制除增加记忆的麻烦以至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之外,则无任何益处。这也是王莽失败的重要因素。在位期间,王莽还屡次挑起对东北、西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战争。对匈奴曾几度发兵,虽不曾出击,屯边吏卒数十万,持续时间许多年,“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扰攘天下,破坏边境和好局面,改革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其结果可想而知。王莽在位期间经常颁布一些改革措施,但往往只注重形式,对具体执行则不甚关心,更多精力用在讨论修改条令的文辞优美与否、是否符合经典规范上。不断修改条令实际上是不停地扰动民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四、王莽在改制过程中,滥用小人和过于自负。王莽代汉以前,由于他谦虚朴素的作风,使得他清名远扬。不仅百姓称赞他的清政廉洁,士大夫们也纷纷上书称赞他的作为。就连皇帝、太后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好名声使王莽沉浸在一片甜言蜜语中,使他在改制中过于自信,过于迷信儒家经典条文,以致于达到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的地步。王莽经常自以为他的法令条文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对忠言直谏者,常不能正确处理。如大司马严尤上书,陈述对匈奴作战的困难及不利条件,建议停止对匈奴的战争,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结果被王莽贬去大司马之职。当有使者如实报告农民起义的缘由是法令苛酷、剥削沉重时,王莽根本不信,认为是造谣,立即罢免了使者的官职。他叫大司马司允费兴去做荆州牧,问他到任上如何治理,费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管,税山泽,妨夺民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郡,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税赋,几可以解释安集”。王莽听了大怒,又免去了他的荆州牧。去除苛政以苏民困,这本是解民倒悬之举,能干的官吏才可以做得到,王莽竟然因此而免其官。为政者不知用人才,难怪王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后期所用之人大多是拍马奉承,苛薄寡恩的小人。地皇三年,进入关中的流民有几十万,王莽“乃置养膳官禀食之”,而办事的官吏乘机将赈济的粮米据为己有,致使“饥死者十七八”。王莽听说城中饥馑,问负责此事的王业,业“乃市所买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居然就信了他的话。王莽派到各地督察铸钱的官吏,大都是富商大贾出身,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班固:《汉书·食货志》)满朝这种阿谀奉承,颠倒黑白的官吏,新莽政权的倒台不是必然的吗?搞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用人之道。事在人为,各项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人去贯彻实行才能收到效果,而效果好坏,又与用人是否得当直接相关。王莽的刚愎自用与所用非人造成改制的彻底失败,教训是深刻的。
总的看来,王莽代汉及改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王莽作为一个彻底的儒家学者,作为一代封建帝王,为巩固新朝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在许多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又最终导致其改制的失败。

漠视

谈起王莽及王莽改制,大多数人都持否定态度,其实我们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都应一分为二、实事求是,不能偏颇,王莽也有其可取之处。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是西汉王朝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成员之一,西汉元帝皇后同母弟王曼的儿子。成帝即位,元后专权,以外戚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死,所以他依附伯父王凤为生。王凤生病死后,把王莽托付给太后和成帝,后来王莽便作了黄门郎。后又被封为新都侯,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三十八岁时,出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王莽失势。平帝时,王莽复任大司马。平帝死,孺子婴立,王莽继续辅政,先后称假皇帝和摄皇帝。公元8年称帝,建立了新朝。王莽代汉后所得的天下,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制,尽管客观上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但他的本意是想缓和社会矛盾。
一、王莽生活比较勤俭朴素,为人态度恭敬,处事看重榜样的作用。王莽虽出生在外戚豪门之家,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但由于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死,未及列侯,所以王莽幼年时生活贫困。生活的艰辛使他养成了恭俭、朴素的性格,他比那些贵族子弟更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与其他官吏的贪婪豪夺不同,王莽“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为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班固:《汉书·王莽传》)他当上大司马后“愈为俭约”,“赏赐邑钱悉以享士”。以至“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闻知其夫人,皆惊。” (班固:《汉书·王莽传》)“每有水旱,莽辄素食。” (班固:《汉书·王莽传》)
生活节俭是王莽一贯的品质,他想为荒淫奢侈的公卿贵族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挽救摇摇欲坠的西汉王朝。王莽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过于看重教化的作用。王莽认为,只要统治阶级以身作则,注意节俭,社会上的浮华风气就会烟消云散。尤其是平帝元年,王莽长安辅政后,“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随后,许多公卿处于各种动机,“皆慕效焉,凡献田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恶衣恶食,陋车驽马”,(班固:《汉书·王莽传》)连年献田献钱,救济贫民;不仅如此,还力劝太后,“宜衣缯练,颇损膳,以示天下”;(班固:《汉书·王莽传》)从而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许多大臣声称:“天下闻公不受千乘之土,辞万金之币,莫不乡化”。(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因此更加看重教化的作用。
王莽在改制中特别强调要敦教化,希望以此来改变崇尚奢华、挥霍无度的官场风气。在地皇元年,他起用了节俭朴素的唐尊,让他担任太傅要职。唐尊认为“国虚民贫,咎在奢泰”,要挽救危亡,必须提倡节俭,这与王莽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穿小袖短衣,乘母马拉的车,使用劣质陶器的唐尊就成了王莽推崇的表率。他让唐尊用陶器盛着劣质的食物遍送公卿,企图以此来感化他们,使新朝能弊绝风清。这种做法也未免太单纯、幼稚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王莽不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企图以教化的方式去挽救时弊,注定了改革的失败。
二、王莽十分向往周代礼制并以其为蓝本,力求寻找一条摆脱社会危机的方案。王莽幼年生活的贫寒艰辛,使他养成了勤俭朴素、勤奋好学的品行。年轻时,他曾经向著名的儒学家陈参学习“礼经”,成为一位彻底的儒学崇拜者,对儒学的崇拜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改制过程中,王莽泥古不化,企图依照儒家经书《周礼》而实行改制,最终导致了改制的失败。新朝建立后,王莽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处处引经据典。王莽从《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出发,认为“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州以《禹贡》为九,爵以周氏有五”。(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还不顾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恢复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营建东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王莽一向认为,“承天当古,制礼以治民”。是以做了大司马成为宰辅后,“议论决断,靡不据经”。新朝建立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把一切政令、设施都搞的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改制的蓝本。王莽是一位儒家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儒家们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羡慕不已。为了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在建始元年,即公元9年,王莽下诏实行“王田制”。王田制的名称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这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要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的一位叫区博的大臣就直接面谏他说:“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已。……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实行。”事实上,“王田制”颁布不几年,就因为遭到豪强大地主的反对而废止了。正如一位史家所说的,井田制“乃书生之论,所以不可行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王莽还根据《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制定出一套分封的方法:“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国,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测,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在体现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已经确立二百多年后,王莽全面恢复分封制,用世袭的办法代替选任制,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王莽代汉后,为了抑制富商大贾的过分盘剥,他颁布了五均六筦法,“《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筦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兼并也”。(班固:《汉书·食货志》)可以看出,五均六筦也是根据《周礼》等旧典而成的。这套五均六筦法实际上是官营一部分工商业,将民营的盐、铁、酒等大宗商业收由官家来做。这明显是与商家大贾争利,当然要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税山泽,又使在蝗虫旱灾之中指望山泽求生的百姓,没有了活命之路。因此,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一直反对此法。六筦之令行,“天下愈愁,盗贼起”。纳言冯常上谏除六筦法,“莽大怒,免常官”。五均六筦法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又触犯了富人与穷人的利益,这就使得改制没有了社会基础,失败成了必然的结局。
在改制中,王莽认为“周公践天子位,六年朝诸侯,制礼作乐,而天下大服”,因而他认为“制度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袁枚:《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纠合一帮公卿大夫、文人学士,根据《周礼》所记载的奴隶制国家的法典,制作出一套新朝的礼乐制度。然而王莽对《周礼》的看法非常简单,以为只要新朝在形式上具备了三代的条文命令,就可以实现三代的兴盛局面,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王莽事事尊从儒家礼教,“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七)而且拘泥与形式上的完善,因此对于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不仅未能有所遏止,反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甚至当农民起义的烈火快要烧到都城所在的关中时,他还在根据《周礼》的“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率群臣来到长安南郊,设坛向天哭诉,责问老天既让他代汉而立,为什么不助他灭贼。王莽的哭泣未能感动天地,他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砍下脑袋,传以示众。“以复古为解放”(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但像王莽这样一味迷古信古,竭尽全力复古者少之又少,他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历史古籍中找到依据,这就是泥古不化、发思古之幽情,而不是改革家所应有的态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莽是复古主义的牺牲品。
三、王莽个人比较虚浮,做事随心所欲,肆意进行改革。王莽个人性格比较虚浮,好逞威风,博求虚名,轻于改作,但又对改制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致使许多措施半途而废,或者仅限于法令条文的颁布。在这方面,币制改革与地名变更尤为突出。从居摄二年到地皇元年十余年间,王莽先后四次下诏改币,五次重申改革货币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币一次。王莽改币的主要目的是用货币贬值的方法,聚敛财富,结果是币制改革一次,王莽就实现一次对人民财富的大掠夺,社会经济就会出现一次大混乱,以致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道”。(班固:《汉书·食货志》)如此频繁、混乱、荒唐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币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王莽还频繁地更改官名、官制、地名及行政区划。新朝建立伊始,王莽就改汉时诸侯王号曰“公”,据《周礼》设置了许多新官,并将汉时的中央到地方官吏名称全数改变,如改郡太守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御史曰执法,公车司马曰王路四门,如此之类不胜枚举。至于地名,也是从中央改到地方,如改长安曰常安,长乐宫曰常乐宫,未央宫曰寿成宫,前殿曰王路堂。地方郡县改名更多,几乎是年年都有改作,以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曰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其号令变改皆此类也”。这种改制除增加记忆的麻烦以至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之外,则无任何益处。这也是王莽失败的重要因素。在位期间,王莽还屡次挑起对东北、西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战争。对匈奴曾几度发兵,虽不曾出击,屯边吏卒数十万,持续时间许多年,“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扰攘天下,破坏边境和好局面,改革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其结果可想而知。王莽在位期间经常颁布一些改革措施,但往往只注重形式,对具体执行则不甚关心,更多精力用在讨论修改条令的文辞优美与否、是否符合经典规范上。不断修改条令实际上是不停地扰动民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四、王莽在改制过程中,滥用小人和过于自负。王莽代汉以前,由于他谦虚朴素的作风,使得他清名远扬。不仅百姓称赞他的清政廉洁,士大夫们也纷纷上书称赞他的作为。就连皇帝、太后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好名声使王莽沉浸在一片甜言蜜语中,使他在改制中过于自信,过于迷信儒家经典条文,以致于达到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的地步。王莽经常自以为他的法令条文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对忠言直谏者,常不能正确处理。如大司马严尤上书,陈述对匈奴作战的困难及不利条件,建议停止对匈奴的战争,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结果被王莽贬去大司马之职。当有使者如实报告农民起义的缘由是法令苛酷、剥削沉重时,王莽根本不信,认为是造谣,立即罢免了使者的官职。他叫大司马司允费兴去做荆州牧,问他到任上如何治理,费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管,税山泽,妨夺民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郡,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税赋,几可以解释安集”。王莽听了大怒,又免去了他的荆州牧。去除苛政以苏民困,这本是解民倒悬之举,能干的官吏才可以做得到,王莽竟然因此而免其官。为政者不知用人才,难怪王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后期所用之人大多是拍马奉承,苛薄寡恩的小人。地皇三年,进入关中的流民有几十万,王莽“乃置养膳官禀食之”,而办事的官吏乘机将赈济的粮米据为己有,致使“饥死者十七八”。王莽听说城中饥馑,问负责此事的王业,业“乃市所买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居然就信了他的话。王莽派到各地督察铸钱的官吏,大都是富商大贾出身,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班固:《汉书·食货志》)满朝这种阿谀奉承,颠倒黑白的官吏,新莽政权的倒台不是必然的吗?搞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用人之道。事在人为,各项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人去贯彻实行才能收到效果,而效果好坏,又与用人是否得当直接相关。王莽的刚愎自用与所用非人造成改制的彻底失败,教训是深刻的。
总的看来,王莽代汉及改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王莽作为一个彻底的儒家学者,作为一代封建帝王,为巩固新朝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在许多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又最终导致其改制的失败。

敢于在旧的时代社会中,反叛当时的制度!
也就是说,敢于推翻汉王朝,自己建立个新的王朝【虽说时间不长】!
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敢于创新,不守旧的观念!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工作能力,“天生我才有用”嘛,说得不错,作为一名企业领导我想说的是人才不是发现的,而是创造一个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下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
“精通数学吗?”那人问。
青年羞涩的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青年惭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拉住:“青年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
“把名字写好也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能把名字写好,就能把字写得叫人称赞,就能把文章写好!”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的放大自己的优点,兴奋的脚步都轻松起来了。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民办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简单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不简单的道理,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金矿,只要我们留意发现它,再一点点的扩大,就会发现一个令我们惊讶的结果。
只要我们留意,现实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去发现。如:前处理车间煎蛋皮。刚开始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从一个人一口锅煎起,经过细心人的研究和实践,以逐步发展到一个人掌管三至四口锅了,这之间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它的实用不仅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产量上升了,质量也提高了,在没有实用之前,则反之。那是因为我们善于去发现,个人优点发现,组织优点的发现。当我们的优点发现了,加起来就会越来越大。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目标,放大自己的目标,发挥你所有的动力吧!不要放过生活中任何可以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
=======================

每一个人,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中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他的思想有些超前,不太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过胜者王侯败者贼。他败了了,好的也是不好的了。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县东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侍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四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崩。汉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崩。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