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明十三陵景点定陵的解说词

2024-05-31m.verywind.com
~   定陵位于昭陵东北大峪山下,建筑规模取法其祖父明世宗的永陵,规模稍次,是十三陵中第三大陵。其中埋葬着明代第十三代帝王万历帝朱翊钧和孝瑞,孝敬两位皇后。陵主万历帝朱翊钧,庙号神宗,谥号显皇帝。1572年至l620年在位,lO岁登基,在位48年,享年58岁。以万历十七年为界,神宗朱翊钧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在内有皇太后李氏和大太监冯保管束,在外有首辅大臣张居正的主导,国家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自从这几位对朱翊钧有约束力的人先后去世,国家机器就几乎停摆。也是在这个时候,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从此开始走向灭亡的道路。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592—1599),在万历帝朱翊钧的决断下,靡费数百万”,损失了众多兵将,把企图吞并朝鲜的,由丰臣秀吉率领的侵朝日军赶出了朝鲜,从而巩固了中朝的关系。

  孝端皇后王氏,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位的女儿。万历6年入宫,正坤宁宫42年,一生恬淡清和。万历48年(1620年)4月6日去世。谥号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王氏,河北宣府人,父亲锦衣卫百户。万历年6年入宫,侍奉慈圣皇太后。被万历皇帝私幸生下皇子朱常洛。万历39年病势,以贵妃礼葬在东井平冈底,光宗(朱常洛)继位追谥母亲为皇太后,礼仪未行,光宗去世。熹宗(朱由校)继位追谥奶奶为孝靖太皇太后,迁葬定陵地宫。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年仅2l岁的万历皇帝,借祭陵之际,开始选择自己的陵址。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公元590年)。耗银800万两。如今定陵地面建筑大部分被毁,宝城,明楼,宝顶保存尚好。定陵前的神宫圣德碑照例没有字,所以被称为无字碑”。碑顶雕有云龙交盘,碑下端雕有海水纹图案,碑座是一个昂首远眺石璧玺,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十三陵中,除长陵外,陵碑都没有碑文,历史学家认为,十三陵的无子碑存在与明嘉靖帝有很大的关系。明初皇陵碑记都由嗣皇帝撰写。南京孝陵的陵碑,其碑文由成祖朱棣亲撰。北京长陵的陵碑其碑文由仁宗朱高炽亲撰。十三陵陵区中,献,景,裕,茂,泰,康六陵门前,原本没有碑亭的设置,也就不存在嗣皇帝撰文的事。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六陵碑亭及石碑相继建成,理应由嘉靖帝撰文刻碑。但嘉靖帝迷恋酒色,又为寻求成仙”而忙于炼丹,全然无暇顾及。因此六碑空空如也。永陵以后的各陵,因祖宗陵前碑上无字,嗣皇帝们也就乐得不写了。加上明中叶后,皇帝多无成就,如不粉饰,则不能立碑;如加以粉饰,又有违祖训,因此也就索性无字”了。

  定陵的凌恩门和凌恩殿在清兵入关时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定陵内可见到的那两座高石台基,分别是凌恩门和凌恩殿的遗址。

  凌恩殿也叫享殿,它是皇帝和随从举行祀礼大典的地方。凌恩门位于凌恩殿前。LING恩殿前原建筑面阔七间,清兵入关后曾遭破坏。到乾隆年问,乾隆帝为笼络人心,进行了恢复性修整。就地取材将其缩为面阔五间的`殿宇。后又遭破坏,因此今天就只有遗址了。

  明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展览室。南侧为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万历皇帝的随葬品,北侧为第二陈列室,主要陈列两位皇后的随葬品。

  明楼为石结构建筑,彩漆修饰,故它和宝城始终未遭严重破坏,以至成为定陵地面上保存最好的建筑。在明楼的黄色琉璃瓦上,镶有一块高大的石榜,刻有陵号定陵”二字。明楼内的碑额上篆有大明”二字,明楼与宝城相连,宝城是一道用城砖垒起的圆形大墙,中间有一人工堆成的土丘,即皇陵的坟头,称为宝顶。宝顶下就是地宫了。

  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挖掘了地宫的陵墓。

  1955年10月,吴晗,郭沫若,范文谰,邓拓,矛盾等人上书国务院建议开挖明陵,经中央批准后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赵其昌,白万玉分别任正副队长。1956年5月l9日,正式开挖定陵。首先在宝城城墙内侧,正对墙外露出券门的位置开挖第一条深沟。挖掘中发现了定陵的隧道门”,其内藏有一块石碣,上刻宝城券门内石碣一座,城土衬往里一丈就是隧道棕绳,绳长三十四丈二尺,是金刚前皮”。由于种种原因,隧道门”没有从外面打开,因此这块石碣也就是没有被及时发现,而是在打开地宫后,整理隧道门”时才被发现,致使错过了打开定陵的极好时机。1956年7月6日,为减少挖掘的土方量和尽可能的少砍伐宝顶上的松柏古树,按隧道指示的方向,定陵挖掘委员会的队员们直接在明楼后,正对宝顶的方向,开挖第二条探沟,然而却一无所获。挖掘工作受阻。随着探沟的拓宽,9月2日,民工栾世海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样。吓鼐认为这是打开定陵地宫的钥匙,故成为挖掘定陵以来出土的第一件珍贵文物。之后不久,考古队员们按小石碑指示的方向,在第二条探槽西侧,与其垂直,隔开两米处,对准宝顶的地下中心方位,开挖第三条探槽。终于l957年5月19曰,找到了金刚墙的封口,并于当年9月19日,拆开了金刚墙上封砌成圭”字型的城砖。l957年10月5日上午,赵其昌等人用铁丝和木板将顶门的自来石”移开,就这样打开了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宫大门。经发掘证明,定陵地宫没有暗箭伤人的机关,没有活人殉葬,也没有被盗。

  定陵整座地宫均采用石料发券的建筑手法,可谓是一地下无梁殿”。地宫深2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是陵墓中最主要的部分,且由前,中,后和左,右五个厅组成。前,中,后3殿间各有一道结构相同的石券门,皆用汉白玉雕成。横置在门扇上的青铜管扇重达l0吨,牢牢地衔住门枢,使得石门的重心偏向门轴,故纵然汉白玉石门看上去很笨重,在如此这番布置下,照旧可以开闭自如。关门后又用一块自来石”由内而外地将门顶住,这样一来使得从外面开门就困难多了。地面采用金砖”铺地。中殿左右两侧有两条甬道,分别通往左右配殿。甬道也装了石门,使用石料是青石,形式和前殿一样,但做法较简单,且比前殿略小。中间的棺床用汉白玉垒砌而成,金砖铺面。地宫内帝后的陵寝建筑,无论是券门的高度,通道的宽度,棺床棺椁的规格等,差异都较悬殊,生动体现了中国封建礼教男尊女卑观念下规制的严明。

  在定陵的地宫中,前殿及两个配殿中都没有任何陈设。

  中室,也辰中殿,位于前后左右四室中央。其底部陈列有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汉白玉神座。三神座之前,各有黄色琉璃五供和嘉靖年制的青花云龙大瓷缸一口。大瓷缸是为长明灯。汉白玉神座和帝后生前用的御座一样,万历皇帝的神座靠背和扶手各雕有龙头,象征帝的威严;皇后的神座雕风头,象征后的威仪。三个神座原呈品,,字形排列,设置于中殿。开放游览后,改为并列陈列,以利于游人通行,观赏。

  后室,也称后殿或皇堂,为玄宫主室。后室四面墙壁用条石垒砌,顶为石拱券,室内地面铺以方形‘花斑岩。正中靠墙设棺床,棺床为须弥座形式,面铺花斑石,镶以汉白玉石边。在棺床中央有一个长方形的孔穴,中间填着黄土(黄土是点穴是铲的第一铲黄土),称金井”。金井在明,清帝王陵寝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万年吉壤”选定之后,风水家便要开始点穴,即确定金井的所在位置。其后一项工作就是挖掘金井,以判定工程地质的情况。在整个设计中,金井就是控制整个地宫及陵寝建筑割格局的基准点。在棺椁四周及棺椁内放有玉石,或者死者口含玉器,是为玉葬”。金井玉葬”是封建时代最高等级的葬礼。

  棺床上安放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正中位于金井之上的是大行皇帝万历帝梓宫,其左为孝端后王氏棺椁,右为孝靖后王氏棺椁。棺床两侧还有盛放随葬器物的朱漆木箱26只。

  定陵共出土各种文物3000余件,其中有皇帝的各种礼冠,皇后的各种凤冠。帝后的服装,面料,首饰,玉带,玉佩,衣料,礼器,金银锭,兵器,瓷器,冥器等等,件件看来都还熠熠生辉。

  冕:古代帝王最高贵的礼冠。定陵出土的神宗冕冠有两顶,一项在其棺内,一顶在随葬箱内。冕的形制帽子部分为圆形,外蒙黑纱,内衬红绢。朱翊钧的这两顶冕冠制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翼善冠:这种形式帽子,据说是李世民创制的。定陵共出土三顶翼善冠,两顶为乌纱翼善冠,一项为金丝翼善冠,其中又以金丝翼善冠最为精美。这顶金丝翼善冠重862克,由518根直径0.2毫米的金丝编制而成,可谓纯金打造。所编花纹空隙均匀,轻盈剔透,似翼如纱。

  衮服: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礼服之一。定陵出土的衮服共有五件,其中刺绣三件,缂丝两件。每件衮服上饰以十二章纹,十二团龙。这几件衮服中,尤以两件缂丝制品极为珍贵。它们大量使用赤金圆线织纬,而且把孔雀羽绒织进图案中。几十种颜色的彩绒和丝线搭配组合,使得衮服溢彩流光,而不失庄严华贵。缂丝织造艺术就十分繁复,精密,加之这两件衮服所用织造材料又异常稀有,所以更显得非比寻常的尊贵了。

  • 十三陵旅游景点介绍 十三陵旅游景点介绍词
  • 答:北京十三陵景点介绍 十三陵坐落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与陵区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处风景优美文化内涵深刻的旅游胜地.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关于...

  •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谁的墓?
  • 答:定陵是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明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陵墓。1620年,也就是定陵竣工的三十年后,万历皇帝去世。当初跟随万历皇帝入葬明定陵的,不光是他生前的两个皇后,还有大量的陪葬物品。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他死后被葬在了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之中。定陵位于今北京市大峪山...

  • 明十三陵简介概括
  • 答: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明十三陵的历史信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十三陵-定陵-明楼地址在哪里?
  • 答:十三陵-定陵-明楼的地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景区内。这个景点是明朝皇帝陵寝的一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占地18.2万平方米,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陵墓。定陵的建筑布局严谨,前有...

  • 明十三陵
  • 答:陵区群山环抱,陵前有洗墨溪蜿蜒流入十三陵水库,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来此可参观最大的陵墓建筑,特别是可参观地下宫殿,以及定陵出土的陪葬文物。明十三陵是所有陵墓的总称,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1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

  • 明十三陵的概况和特点
  • 答:明十三陵定陵内通向地宫的金刚墙。 为保存十三陵独特的景观,北京市已经耗资1.7亿元对陵区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整治。其中包括拆除了十三陵各陵寝周围50米内的民宅和建筑物8万平方米;为保证色调一致,将公路两侧30米内可视房屋建筑统一粉刷为灰色;拆除开放景区内的商亭,增设中英文标识牌;并将陵寝周围的电线埋入地下。 据十三...

  • 明十三陵的简介
  • 答: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寝,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

  • 明十三陵风景介绍
  • 答:明十三陵开放时间:8:30-16:30。停止入场时间:16:30(01月0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自2021年11月2日起,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及展室、长陵裬恩殿、昭陵裬恩殿及展室、神路展厅暂时关闭,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游玩明十三陵可以提前关注一下景区的旅游旺季:通常适合适宜游玩季节为3月-5月、9月-11...

  • 明十三陵解说词
  • 答:明十三陵中,从永乐七年(1409年)营建的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的思陵,时间跨度长达二百余年。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此间共葬有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一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陵区...

  • 明十三陵背景历史
  • 答: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游玩明十三陵可以了解一些景区内的注意事项1...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