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2024-05-31m.verywind.com
~

一、文言虚词

1、而:却,连词。 

2、乃:于是,副词。

3、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4、之:音节助词。

二、文言实词

1、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2、方:方圆纵横。

3、修:长,这里指身高。

4、寝:躺,卧。

5、地:土地,疆域。

6、美:“以……为美”、“认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7、闻:使……听到,使动用法。

8、孰:通“熟”,仔细。

9、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10、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11、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12、及:比得上。

13、受:给予,付予。

14、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作者:《战国策》

朝代:先秦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原文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扩展资料: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因果关系等。

何:

1、疑问代词。

2、副词。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乎:

1、语气助词。

2、介词,相当于“于”。

3、可作词尾。

乃:

1、副词。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其:

1、代词。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且:

1、连词。

2、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然: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3、助词。

若:

1、代词。

2、连词。

3、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等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所:

1、用作助词。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复音虚词“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为:

1、动词。

2、介词。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焉:

1、语气助词。

2、代词。相当于“之”。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4、兼词。相当于“于是”等。

也:

1、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以:

1、介词。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矣:

1、语气助词。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于:

1、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与:

1、作连词。

2、助词。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之:

1、用作代词。

2、用作助词,也。

3、用作动词。

者:

1、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虚词



  • 而形貌昳丽中的而得意思 而形貌昳丽中的而的解释
  • 答:1、而 :而且,并且的意思。2、出处: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3、原文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4、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而字用法?
  • 答:“而”做并列连词,译为“并且”,翻译为: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从语言单位上来,“而”字连接的是递进复句中的分句,即“修八尺有余”和"形貌昳丽"。从句子成分上看,“而”字连接状语“八尺有余”和状语“野形貌昳丽”。从结构关系来看,“而”字前后的两个部分是递进的关系,...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的“而”是什么意思?
  • 答:“而”做并列连词,译为“并且”【作品年代】:战国时代 【文学体裁】:记叙文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出处】:"邹忌修八尺有余"一句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而《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时时而间进’的而什么意思
  • 答: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然,有时候。而:连接具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两项,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略而不译 时时而间进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先秦 ] 《战国策》原文 译文对照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 答: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

  •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翻译
  • 答: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 答: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注释
  • 答: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 而在文言文中表递进的有哪些句子?
  • 答:8、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译文:而且满井这地方正好接近我的住处。9、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的身高有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而”在文言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译为" 并且" 或" ...

  •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注释
  • 答: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有人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尔,有时候。进:进谏。期(jī)年:满一年。期:满。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