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冯太后因一男宠竟将北魏皇帝拓跋弘给毒死了

2024-06-02m.verywind.com
~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国的皇太后、皇后17人出家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成为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卷的尼姑呢?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统治者佞佛、媚佛而造成,如《晋书·何充传》载:二郄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新唐书·侯希逸传》亦载:好畋猎,佞佛,广兴祠庐,人苦之。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先始于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传播,西晋十六朝时期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北魏时达到鼎盛。北魏共历17帝,171年,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诸帝,除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外,其余多奉佛。如道武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鲜卑族本来对佛教不大了解,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魏书·释老志》)。后来在征战过程中,接触到诸地的佛寺和僧侣,于是好黄老、览佛经。见沙门,都加敬礼,并利用佛教以收揽人心。继而任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令绾摄僧徒,并于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立塔寺。而文成帝所面对的,是太武帝毁佛的残局,他在太武帝的废佛之后大力兴佛,下诏说: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贵其妙用,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魏书·释老志》)。文成帝下令,各州、郡、县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一律听任出家。他想用佛教来化恶就善,于是,以往所毁的佛寺,又都恢复起来了,佛像经论,又得以流传,著名的云冈石窟,也在文成帝时开凿。

孝文帝于洛阳城南伊阙龙门山之断崖分刻六龛,其佛最高达130尺,全山造像142289尊。共有造像记及题刻3680品,元魏时代造像记有300品,题名为200品,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为珍贵者。宣武景明元年诏营石窟,至正光四年六月,用工802366个。

北齐是代东魏而立的又一个北方政权,历6帝28年。北齐佛教的鼎盛期是文宣帝高洋时代,高洋本人也佞佛,他曾把国家财产分成三份,供养僧尼就占三分之一。受禅僧僧稠的影响,高洋还喜好坐禅,坐禅时整日不出。他又行素食,禁止捕杀鱼虾虫鸟。

北周是代西魏而立的政权,历5帝25年,北周对于佛教,经历了奉佛、毁佛、兴佛的过程。明帝宇文毓在位三年,大造佛像,曾为先皇帝造卢舍那织成像一躯和菩萨像二躯,他也下诏建寺,此诏存于《广弘明集》卷二十八中。继位的武帝宇文邕毁佛,到宣、静二帝,又重新兴佛。

从这样的大背景来分析,北朝17位皇后出家,皆因佞佛使然。

然而,另外一些人从北朝17位皇后出家的背景出发,仔细加以比较,得出了另一种结论,认为佞佛并不是皇后出家的真正原因,以为这些皇后出家为尼的真正原因包括:一是健康的缘故,寺庵的环境清静幽雅,有利于染病在身的皇后的康复;其次是有的皇后在争宠的角逐中,由于失宠而被逐出宫为尼;再次是因皇位更迭或王朝易代而沦为牺牲品的,对这些失败的皇后来说,入尼庵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去处;第四类是幼主嗣位后两宫争权的失败者;最后则是入寺寻求政治避难的。

另外有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从当时寺院经济的特殊地位来探讨分析这么多皇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北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扶持,寺院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僧尼的人数骤增。北魏时,国都洛阳有寺1367所,江北整个地区有寺3万余所,出家僧尼达200余万人。与此同时,这些佛教寺院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占有很多劳动力,他们不经营生产,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农民,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剥削广大的劳动人民,聚敛了大量的财富。逐渐形成了相当独立的寺院经济和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范缜在《神灭论》中说:人倾尽家财去拜佛求僧,然而那些粮食却被无所事事的众僧吃掉了。大量钱财都流进了寺院,社会上到处都是坏人,但却没有人去制止,人们还都在称颂阿弥陀佛。

在这些佛寺中,有的还是由统治者出资修建的。这些皇帝修建的寺庵,大都富丽堂皇,以收容皇后为尼最多的瑶光寺为例,此寺还有大量的宫女供皇后妃役使。因此可以看出,这里名为寺院,实是皇后优游享乐的另一处别宫,被废黜的皇后只是失去了内主之尊,而在物质生活上与宫内差异不大。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朝皇后为尼与被贬入冷宫相比,是一种优待,这无疑会 *** 和吸引失败者的皇后入寺为尼。因此,这些人认为,在当时,寺院的特殊地位才是皇后出家为尼的根冯太后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她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她所实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她同时也是一个猜忌、敏感、杀人如麻的残忍女魔。

北魏是我国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建立代国,都城在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天兴元年(398),拓跋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形成了与南朝对峙的局面。正平二年(452),中常侍宗爱谋杀拓跋焘,立南安王拓跋余,旋又杀拓跋余。殿中尚书源贺和南部尚书陆丽等人执杀宗爱,拥立拓跋焘之孙拓跋F为帝。拓跋F即是后来冯太后的夫婿,他即位时年仅13岁,由陆丽等人辅政。

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冯氏为何能在错综复杂、政乱纷争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是如何成就一生华美乐章中的真实与厚重?恐怕和她猜忍的性格不无关系。据《魏书》卷十三文明皇后冯氏传记载: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猜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性格,既有精明、顽强、执着、坚毅、敏感的性格特点,又有残忍、狡诈、多疑、自私、自负等阴暗心理因素。可见她是一个工于心计又有政治才干的女强人。



  • 拓跋浚去世后,冯太后究竟做了什么?
  • 答:因为拓跋弘看见冯太后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很不高兴,所以后来就一直在找机会杀死李奕,之后李奕被他的哥哥告了,并且还罗列出很多的罪状,而这就让拓跋弘找到了机会,于是他将李奕等人给杀了。但是这就让冯太后很伤心,于是后来冯太后就逼迫拓跋弘提前让位给拓跋宏。但是这个时候的拓跋弘并不甘心,于是就带兵...

  • 哪一个人比武则天更沉迷于男色,为了情人杀儿子,治理国家却不输任何人...
  • 答:皇帝拓跋弘不能忍了,就直接杀了这个男宠。冯氏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有怨恨的。但是他又不是拓跋弘的亲祖母,所以也不好管他,只能在政治上死死压住拓跋弘。拓跋弘被冯太后压制的没办法,就退位了,把皇位让给儿子拓跋宏,让冯太后对付别人去,但是冯太后显然没打算放过他,有一次召拓跋弘回宫,一杯...

  • 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儿子杀死,为啥不被后人指责?
  • 答:因为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对于鲜卑人来说,父杀子这种亲人之间互相残杀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所以大家都能接受。而且拓跋弘并不是冯太后生的,冯太后就更加下得去手了。拓跋弘处死冯太后的男宠李弈冯太后原本是汉人,后来入宫当了北魏文成帝的妃子,文成帝对她宠爱有加,不久之后便将她立为了皇后。文成...

  • 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何没被指责?
  • 答:冯太后原为北燕皇室后裔,国破家灭后被送入宫中为奴。后来,她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两人感情非常好,文成帝一直想立其为皇后,她表现出了高超的聪明才智,打破了各种障碍如愿得到了皇后之位。因她没有子嗣,拓跋濬就将他与李夫人所生的儿子拓跋弘过继给冯氏收养,并将拓跋弘立为...

  • 为什么献文帝拓跋弘会被冯太后所杀?
  • 答:原因:史传献文帝拓跋弘是为冯太后所杀,原因是一冯太后权力欲望太强烈了,拓跋弘阻挡了她的权力使用,其二拓跋弘杀了冯太后看中的一位官员李奕,其三拓跋弘并不是冯太后亲生的,母子感情并不深厚,所以冯太后杀了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字第豆胤,代郡平城(今山西省...

  • 她临朝听政25年,私生活不检点,冯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 答:两人婚后甜蜜,但是好景不长,文成帝英年早逝,那一年冯太后才25岁,跟后来的慈禧太后一样早早就成为了寡妇。在文成帝死后,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当时的太原王乙浑欺负冯太后这对孤儿寡母,意图谋反。冯太后秘密布置,迅速将太原王乙浑给诛杀了,但引起了北魏朝局的震动。紧接着,冯太后宣布...

  • 冯太后为什么杀了拓跋弘
  • 答:冯太后杀拓跋弘是为情人报仇,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权势。1、为情人报仇 自文成帝死后,年轻的冯太后耐不住寂寞,看上了李弈,经常让他入侍宫中。献文帝(拓跋弘)甚是不喜,世人也常有异言。皇兴四年秋天,李弈兄弟因罪被告发。李欣为了自保平安,自陈李敷隐罪二三十条。献文帝借机下令,将李敷兄弟...

  • 罪奴之身的冯太后,是怎么把握北魏两代朝政的?
  • 答:但拓跋弘无心过问国家政事,又因杀了李奕等人,与冯太后积怨太深,心灰意冷,就有意要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遭到冯太后的强烈反对。他只好禅让给儿子元宏,元宏刚刚五岁,还是一个小娃娃,而献文帝才十八岁,就成了太上皇。冯氏也便成了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当时的时局是北魏统治着北方,与南朝势均力敌,但...

  • 《凤求凰》冯太后为什么杀了拓跋弘?
  • 答:这一段剧情虽然与历史发展不同,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冯太后与拓跋弘有着政治利益冲突,而拓跋弘妨碍了冯太后的野心,所以会被冯太后下毒。《凤求凰》拓跋弘角色设定 《凤囚凰》中,北魏皇帝拓跋弘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都没怎么出场就下场了,而由于正改编后的北魏皇帝拓跋弘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了,...

  • 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何不被后人指责?
  • 答:再后来,拓跋弘为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权力,就让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继位当皇帝,自己则当太上皇。这样一来,皇帝年幼,该由谁来辅佐呢?是太上皇,还是冯太后?答案显然应该是太上皇!因为从哪个角度而言,小孩子的父亲活着,而且愿意成为小孩子的监护人(也有监护的能力),小孩子的监护人自然就只能是孩子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