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中“而”与“为”的词性、用法和含义是什么? 文言文中虚词“以”翻译成“用”和“用来”有什么区别?词性是动...

2024-06-02m.verywind.com
文言文字的词性及用法~

以 y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战国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7)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8)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词性变化
--------------------------------------------------------------------------------
◎ 以 yǐ
〈名〉
(1) 原因,缘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2) 无固定职业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3) 以色列的简称 [Israel].如:阿以战争
◎ 以 yǐ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 依,按,凭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 吴者.——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 在,于 [in]——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从,自,由 [from]——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 以 yǐ
(1) 为 [in order to;so as to;for].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 因为,由于 [because of]——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数谏故.——《史记·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并列关系
夷以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5) 则,那么 [then]——表示条件关系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6)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后汉书·列女传》
(7) 表目的或结果等 [aim;target]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 以 yǐ
〈助〉
(1)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3)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4)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一、词性不同
1、“用”:这里“以”作动词。
2、“用来”:这里“以”作连词。
二、用途不同
1、“用”:这里“以”表动作。
2、“用来”:这里“以”表目的。
以拼音:yǐ
释义:
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
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以内。
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得以。
9、古同“已”,已经。
10、太,甚:不以急乎?
11、及,连及:富以其邻。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加以[jiā yǐ]
表示给予。
2、以来[yǐ lái]
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
3、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
4、以内[yǐ nèi]
方位词。。
5、难以[nán yǐ]
难于。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 助词。相当于“以”,表范围。相当于“岂”,表反问。

  4. 动词。同“如”,好像,如同。

  5.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为:

  1. 动词:做;成为;担任;是,算是;通"谓",可译为"说"。

  2. 介词:表被动;给,替;向,对;因为。

  3. 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 而的用法文言文
  • 答:第三个表并列,这个可以理解为和、与的意思,我们学过的《核舟记》中,描写苏东坡的句子,峨冠而多髯,带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浓的络腮胡,就是说而前后表达的这两个事物,是同时存在的,互换位置,意思不变,就是表并列!第四个表修饰,翻译成“地”,或者不翻译,《愚公移山》中的,面山而居...

  • 整理文言文虚词以而其的用法
  • 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虚词。2. 初中文言文中“之”“而”“以”的用法整理 1.之 “之”作为虚词,一般是做代词或主次,另外“之”在文言文中有时也作动词。(1)代词。可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2)助词,可作结构助词,音节...

  • 初中阶段文言文之和而的用法
  • 答: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的之、为、而以下用法: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 答: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人而无信,不知其也。4、表示...

  • 在古文中,"而""以""为"都有哪些意思呀?
  • 答: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而ér<语气>(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文言文中其、以、于、而、为是什么意思?(所有的意思)很急!!!望知情者...
  • 答: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

  •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的之、为、而都有什么样的用法,最好能举出例子...
  • 答:为:①因为(wè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②是(wéi)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项燕为楚将《核舟记》《陈涉世家》做(wéi)为(筑)坛而盟;能以径寸之木,为(雕刻)宫室、器皿;毕升又为(发明)活板《陈涉世家》《核舟记》《陈涉世家》《活板》做,当,担任(wéi)可以为师矣(为...

  • 文言文为的读音及用法
  • 答: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为什么飞上高空九万里以后才向南飞呢? 2.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几种
  • 答: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

  • 文言中而的用法
  • 答: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文言中而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中而作为通假字的用法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