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文注音

2024-05-04m.verywind.co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x0d\x0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x0d\x0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x0d\x0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x0d\x0a\x0d\x0a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

shùn fā yú quǎn mǔ zhī zhōng ,fù shuō jǔ yú bǎn zhù zhī jiān ,jiāo gé jǔ yú yú yán zhī zhōng ,guǎn yí wú jǔ yú shì , sūn shū áo jǔ yú hǎi ,bǎi lǐ xī jǔ yú shì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gù tiān jiàng jiàng dà rèn yú shì rén yě ,bì xiān kǔ qí xīn zhì ,láo qí jīn gǔ ,è qí tǐ fū ,kōng fá qí shēn ,xíng fú luàn qí suǒ wéi ,suǒ yǐ dòng xīn rěn xìng ,zēng yì qí suǒ bù néng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rén héng guò ,rán hòu néng gǎi ;kùn yú xīn ,héng yú lǜ ,ér hòu zuò ;zhēng yú sè ,fā yú shēng ,ér hòu yù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 。
rù zé wú fǎ jiā bì shì ,chū zé wú dí guó wài huàn zhě ,guó héng wáng 。rán hòu zhī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yě 。”
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告子下》。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二、白话文翻译:
虞舜出身田野农夫而被任用,傅说出身建筑劳工而被任用,胶鬲做过贩鱼卖盐而被任用,管夷吾坐过牢狱而被任用,孙叔敖来自偏僻的海滨而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里赎回而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必先要让他心志苦恼,筋骨劳累,忍饥挨饿,生活贫困,行事不顺坎坷,这样来激励他的斗志和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出错,然后要能改正;辨明疑惑的地方,思考不顺的地方.然后才能奋发;情绪表现在脸上,心思流露在话中,有什么都能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虎视眈眈的邻国和外来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要知道忧患能使人警醒而生存,安逸能使人松懈而灭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 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 《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编辑本段]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8)于是(斯)人也(9),必先苦其心志(10),劳其筋骨(11),饿其体肤(12),空乏其身(13),行拂乱其所为(14),所以(15)动心忍性(16),曾益其所不能(17)。
人恒(18)过(19),然后能改(20);困于心(21),衡于虑(22),而后作(23);征于色(24),发于声(25),而后喻(26)。入则无法家拂士(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8),国恒亡(29)。
然后知生于忧患(30),而死于安乐(31)也。
[编辑本段]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作者加编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垄。“畎亩”,泛指田野,田地、田间。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商朝人,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胶鬲,商朝贤臣,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又辅佐周武王。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8)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任,责任,使命,担子。
(9)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个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苦。其,代词,他的。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饿,使……挨饿。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拂,拂逆,不顺,违背。所为,所行。 乱,使……错乱。
(15)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忍。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18)恒:常常。
(19)过:这里的意思是犯过失。
(20)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21)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2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堵塞,指不顺。
(2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征,表征,表现。
(2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7)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则,如果。
(2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9)国恒亡:国家常常要灭亡。恒,常常。
(3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享受而衰亡。死:使……死亡。
[编辑本段]参考翻译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因此,上天下达重要使命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干。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情受到困扰,思绪受到梗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嘴里叹息,然后别人才能知道。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来给以压力,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会知道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导致死亡。
[编辑本段]篇章结构
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第三部分(第四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一、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课文叫“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教这一回之前,笔者已教读过两回,只要提起,便可如竹筒倒豆,一一背出。这段的有名,缘于其非同一般的励志作用。想来,大凡教过两回这篇课文的人,很难背不出来,倘若中学还读过,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
�我想,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其实我自己背书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没有像吴先生那样去总结罢了。
�笔者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 《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编辑本段]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8)于是(斯)人也(9),必先苦其心志(10),劳其筋骨(11),饿其体肤(12),空乏其身(13),行拂乱其所为(14),所以(15)动心忍性(16),曾益其所不能(17)。
人恒(18)过(19),然后能改(20);困于心(21),衡于虑(22),而后作(23);征于色(24),发于声(25),而后喻(26)。入则无法家拂士(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8),国恒亡(29)。
然后知生于忧患(30),而死于安乐(31)也。
[编辑本段]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作者加编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垄。“畎亩”,泛指田野,田地、田间。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商朝人,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胶鬲,商朝贤臣,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又辅佐周武王。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8)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任,责任,使命,担子。
(9)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个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苦。其,代词,他的。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饿,使……挨饿。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拂,拂逆,不顺,违背。所为,所行。 乱,使……错乱。
(15)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忍。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18)恒:常常。
(19)过:这里的意思是犯过失。
(20)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21)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2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堵塞,指不顺。
(2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征,表征,表现。
(2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7)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则,如果。
(2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9)国恒亡:国家常常要灭亡。恒,常常。
(3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享受而衰亡。死:使……死亡。
[编辑本段]参考翻译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因此,上天下达重要使命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干。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情受到困扰,思绪受到梗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嘴里叹息,然后别人才能知道。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来给以压力,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会知道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导致死亡。
[编辑本段]篇章结构
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第三部分(第四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一、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课文叫“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教这一回之前,笔者已教读过两回,只要提起,便可如竹筒倒豆,一一背出。这段的有名,缘于其非同一般的励志作用。想来,大凡教过两回这篇课文的人,很难背不出来,倘若中学还读过,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
�我想,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其实我自己背书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没有像吴先生那样去总结罢了。
�笔者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三、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上课前,我曾考虑过,以日本大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使日本的科技、经济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的事例导入,后来想想,这样一来可能时间会拉得较长,甚至会大大突破教学时间的安排。而文章首段的“于”字在该段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这个字词放在引入内容中,是十分合适的;而“发”一词,也使人不敢轻视:首先,它在段中首句“于”字之前,它的位置,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其次,“发”的意思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与后五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因此,我上课时,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在这段时间里,我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文言文的学习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都要求学生预习,以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效率),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走下讲台,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给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1)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a.读准字音;b.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如读第2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读的环节相当重要,它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放声朗读则是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使他们心无旁骛的最好方法。通过这几轮读,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已基本上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为随后的“知”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三)教读第1段
�第1段的内容和写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读的程序是:
�1.指定让一个男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符合老师所提出的朗读要求,后进行评价。
�2.让全班男生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从中悟出文章列举6位名人的意图。
�3.让学生提问,引导启发学生解答。
�4.老师归纳性提问,引导学生抓本段重点。
�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渐渐明确:①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过不少苦头;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④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四)教读第2段
�这一段是名句,反复地读、熟读成诵是重点,而熟读成诵了,就收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
�1.指名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发表评论。
�2.全班女生读,依然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读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师引导男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4.提问,培养发现问题(质疑)的能力。
�5.老师启发性板书:(附文后)
�解释:所有加点的字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6.让学生合上书本,看黑板,读出课文第2段,共二遍。
�7.老师擦掉板书,让学生背诵第2段。
�8.师:以后,每当我们在学习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难,都要怎么样去做?(引导学生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五)教读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说,最后熟读成诵。(具体过程略)
�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悟到了读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后面对困难一定不能泄气,而要勇于面对,并设法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适度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渐渐懂得: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通假字
1 曾,通“增”,增加。
2 衡,通“横”,梗塞,不顺。
3 拂,通“弼”,辅佐。
4 忍,通“韧”,坚韧。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使......饥饿)其体肤,(空乏:使......贫困)其身
名词用作动词:(入:在国内)则无法家拂士,(出:在国外)则无敌国外患者
中心
告诉世人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适度的忧患意识
多音字
1.拂(fu)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入则无法家拂士。

http://baike.baidu.com/view/250407.html?wtp=tt#4
去哪儿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909068.html?wtp=tt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什么?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为国家、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只有...

  •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意思,急
  • 答:应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话,意思是: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灭亡。舒适的生活使人懈怠,有危险才会让人警醒,他提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 生于忧患的下一句是什么?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战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什么现实意义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意思就是居安思危,无论是对于国家治理还是个人处事都不能安于现状,要有忧患意识,不断进取。现实意义: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周围环境很差,...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出自...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 答:该句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为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本篇包括政治、战争、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治国问题,也包括教育、历史、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
  • 答:“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中成长,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但一旦安逸舒适,就容易失去斗志和进取精神,最终走向衰落。这句话告诫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鲶鱼效应、温水煮青蛙等等。1、越王勾践 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谁写的?
  • 答:原文:选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