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孟思想的不同 孔孟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2024-05-23m.verywind.com
孔孟的思想不同处~

思想核心不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义;阶级基础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末期的奴隶时代,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孟子处于战国初年的封建社会,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
孔子 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享年73岁左右。
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不为已甚”是当时的一般趋势。根据原则,在某种情形之下,不追击敌人。在某种情形之下,不向主敌射击,不设险以谲诈取胜。既已给敌兵第一下白勺创伤,不乘势作第二次的戳刺。头发斑白的人,不拘为俘虏。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的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原则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总之,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的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是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知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中国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67年,又115年之后秦才灭六国统一中国。在春秋的时候,虽然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而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襄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他又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斩首六万”,“斩首七千”,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纪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句话可能反映着当时各国备战的情况,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他所说的“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礼之别
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估量的影响。而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有情感,有时尤任直觉,例如“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这关键处有如卢梭之论自由。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

一、人格上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2、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

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

扩展资料

孔孟——世界影响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仁道、文明、和谐、中道思想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广大的儒家文化圈。

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孔子早已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易经》的“以同而异”(求同存异理论来源)、“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出处)“和谐社会”(保和太和、万国咸宁)思想都成了世界共同遵循的治国方略。

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孟



  一、人格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真实的写照。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孟子初到齐国,期望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前来召见他,孟子辞以疾,不去朝见。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前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依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二、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譬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3)孔子还主张仁是一个全面的道德规范体系,孝悌在孔子那里,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其他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孝悌之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规范,表现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个方面。除了“仁”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不仁的表现,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非其鬼而祭之,谗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等等。(5)另外,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忠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指自己要竭尽全力,不可半途而废,恕,就是自己要移情于他人。“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6)孔子的为政之德主要表现为把执政者的个人道德看做为政的起点、执政方式上要求道德的手段、执政效果要符合道德、要求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同时,孟子仁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危机。仁政思想在君主方面体现为“既然君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当无德之人占据此位时,百姓有权变甚至用暴力推翻他,并且否认他们是君主,因为他们无德配此位,并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还将其指斥为独夫民贼。在官员方面,官员的任用要选贤任能,慎重选择,在任用官员之前,必须考察备用官员的品德。在现任官员上,要求他们做到保民,认为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使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官员为政的最高道德表现。在君臣伦理道德方面上,孔子认为一方面要求君主尊重臣子,即“君使臣以礼”(7),认为君不尊重臣子,臣也不会尊重君,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要求臣子忠于国君,即:“臣事君以忠”,就是要求臣子竭诚为君王服务,对君王要责难陈善,补君之过失,既是犯君亦在所不惜。
  综上所述,孔子的“仁”和“仁政”一是政治主张不同,二是二人的思想立足点不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就是恢复贵族具有诸多特权的典型的等级制度,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加关注下层社会的百姓。
  三、具体的施政
  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结语: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差异。但是这不能判别二者优劣,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儒学文化的代表,在中国都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二者有这些方面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所处历史时代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当时周礼余韵犹存,所以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未完全失望。而孟子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激烈之时,周礼几乎完全崩溃,恢复周礼基本已经不可能。
  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子、孟子没有共同点,从宏观上来说,孔孟之间的联系还是多于区别的,对此我们得认真对待。

孔孟思想虽然都是儒家思想,但注重的方面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具有差异。
做为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孔子体现的是最初、最原始的儒家思想,注重修身。他仍然注重礼教,因为春秋末期之时,战争还没有发展成常态,列国之间虽然摩擦不断,却仍在可控范围内,周礼在人们心中尚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孔子推崇克己复礼,也更注重“仁”在自己心里的发展。
而孟子所处之时,已经是战火纷飞的战国中期。孟子的思想可以映出那个时代的特点。 可能对于当时的大部分人来说,礼义早已抛之脑后,他们在意的是战争胜负,是国家利益。外加当时顺应乱世而生的各门各派过不了多久就会聚在一起“打一架”,孟子在百家争鸣中完善儒家思想,自然加补了辩论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紧张激进的锋芒,更加注重君王的“仁政”,并不再强调礼的约束。
虽然有不同之处,但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仁政”,体现的都是儒家思想的爱民为民、忠信仁德,大同小异。

一个姓孔、一个姓孟

  •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言行有哪些不同
  • 答: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言行区别:主张不同、对“仁”的看法不同、地位奠定不同 一、主张不同 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

  •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学说有那些不同之处!
  • 答:孔子,他的思想主要是在礼。而孟子的思想主要是在政治。这是他身上最大的差异。一、孔孟思想的不同点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二、孔孟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同为先秦儒...

  • 孟子与孔子思想上的不同有哪些
  • 答:4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同点;都主张仁政 不同点: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克己复礼,维护了君主的专制统治。而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即重民)

  •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 答:一、孔子是从“人”出发阐述问题的,孟子则是从“性善”出发阐述问题的。在孔孟最大的叠加点“仁政”上,两人的立足点就很不一样。孔子从未有“性善”“性恶”之说,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天性差不多,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导致个体之间习性差异很大。他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仁者爱人...

  •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同点?
  • 答:孔子与孟子思想上有不同,孔子重视克己复礼为仁,凡事都要符合礼,合礼了一切就好办了.而孟子认为君王治理国家要以民生为重.民贵君轻.哲学思想:孔子的核心是“仁”和“礼”;孟子的是“性善论”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提出“正名”主张;孟子主张“仁政”(核心)、...

  •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不同???
  • 答:(二)事君思想比较 孔孟都是忠君论者,他们主张臣民应当对君主敬且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八佾》);孟子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但是他们所说的都是理想化的君,如文武周公一样的君,是“亲民”的君,对不肖之君和暴君,他们则有不同的态度。 孔子把事君和事父母看作是一回事。“...

  • 孔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 答:1、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孔子和孟子生活的时代和背景不同。孔子生于春秋末期,而孟子生于战国初期,两者的时间相隔了一个多世纪。因此,尽管他们都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变革和改良,但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却有着一些差异。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孔子强调的是仁,即尊重人、关心人、爱人,强调...

  • 孔孟之道流传千年,可孔孟有什么异同呢?
  • 答:孟子和孔子相同点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孟子和孔子区别:人格不同、著作不同、主张不同 一、人格不同 1、孟子:孔子偏向敦厚。2、孔子: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二、著作不同 1、孟子:《孟子》2、孔子:《论语》三、主张不同 1、孟子:孟子主张“义”。2、孔子:孔子主张“仁爱”。

  • 孔子和孟子在思想上有何共同点?
  • 答: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二、不同点: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2、孔子有很深的贵族情结,孟子则有明显的精英情结;3、孟子抛弃了中庸之道,表现得锐利耿介、疾言好辩,而孔子“忠恕”温良恭俭。

  • 孔孟思想异同及影响
  • 答:最后,在对待学问上,孔子以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而孟子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一言以蔽之,有关孔孟思想的异同之处是枚不胜举的,前人本来就已经有过更高深的见解了,我在这里只是只言片语的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以求同仁和大家不吝赐教,以期提高我对儒学...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