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采桑子*重阳的写作背景 毛泽东 菩萨蛮黄鹤楼 采桑子 重阳 写作背景都是什么啊大神们...

2024-06-02m.verywind.com
毛泽东诗词 采桑子 重阳的历史背景~

背景:《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毛泽东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前委书记职务,受到轻视和排挤,同时身染疟疾。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毛泽东在上杭养病,又值重阳,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出处:现代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原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扩展资料:
赏析: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此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

1、《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10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
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泽东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曾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
2、《采桑子·重阳》
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
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
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并且在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一点儿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扩展资料:
一、《菩萨蛮·黄鹤楼》
1、原文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翻译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二、《采桑子·重阳》
1、原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翻译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蛮·黄鹤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阳

写作背景: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采桑子·重阳》是现代文学家毛泽东所作。

原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扩展资料

此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前后阕都是由议论转入写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哲理寓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深情寓于宏观秋光之中。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阳



写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扩展资料:

原文: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酝词用字都非常大气,比如“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它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霜天。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来,实在是别有风致。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阳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 《采桑子·重阳》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答:写作背景: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采桑子·重阳》是现代文学...

  • 采桑子重阳创作背景
  • 答: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

  • 采桑子重阳古诗
  • 答: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

  • 毛主席诗词重阳
  • 答:采桑子·重阳 【作者】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 毛主席诗词采桑子
  • 答:《采桑子·重阳》的写作特点: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词中描绘了重阳节时登高远眺的情景,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

  • 采桑子重阳的创作背景和原因
  • 答:《采桑子·重阳》的创作背景是1929年的重阳节,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欣赏秋色,面对闽西山区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景,他触景生情,感慨良多,于是写下这首词。这首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首先,从词的内容来看,...

  • 采桑子·重阳的诗词原文
  • 答:《采桑子·重阳》是主席毛泽东所作,全诗原文如下: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白话文释义:人的一生是多么容易衰老,然而苍天却不易老,重阳节年年都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

  • 毛主席诗词“战地黄花分外香”出自哪首诗?
  • 答:《采桑子·重阳》的历史写作背景:1、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确实是他革命人生的低潮。2、当时,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在赣南、闽西开创新根据地,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争论。毛主席也于那年7月,离开红军去了闽西乡下。3、前委书记干不成了,军队也不归他指挥了,加上自己身体又出现毛病,敌人还在...

  • 毛泽东 菩萨蛮黄鹤楼 采桑子 重阳 写作背景都是什么啊大神们帮帮忙_百...
  • 答:2、《采桑子·重阳》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

  • 毛泽东的词重阳
  • 答:《采桑子·重阳》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诗人正在闽西地区领导革命斗争。在这个时期,中国革命正处在低潮时期,诗人本人也处于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并没有放弃革命的理想,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诗人在闽西期间,正值重阳节,他看到当地农民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着乐观...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