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2024-06-02m.verywind.com
李世民的三位皇后娘娘是谁?~

李世民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扩展资料: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少时好友,高士廉见李世民非常人可比,又知晓长孙氏幼年时的婚约,便在长孙氏父丧期满后,就开始促成此事,将长孙氏许配给他。
于是在大业九年(613年),13岁的长孙氏,便在这豆蔻之年与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开始了与李世民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德皇后

3,是长孙无忌的妹妹。所以长孙皇后在世时,为了避嫌,一直不让他哥哥过于有权,尽管长孙无忌的功劳在凌烟阁功臣中是数得着的。
唐太宗去世后,因为长孙无忌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所以位高权重,后来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而被害死。

李世民的皇后是文德皇后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 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在中华历史上享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4]  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氏在立政殿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尊号为文德高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文德皇后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

扩展资料

唐太宗登基后生过一场重病,缠绵床榻累年,长孙皇后悉心照料,昼夜不离左右。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自少年结发,共同进退十多年,即使武德末年生死攸关之际都互不离弃。因感念丈夫对自己付出的真心实意,长孙皇后将毒药系在腰间,准备“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贞观八年(634年),帝后生死相依的情景再度出现。在九成宫的某夜,柴绍突来告变,太宗立刻穿上盔甲,同房就寝的长孙皇后,见丈夫全副武装准备,不顾自己病体虚弱,立即紧跟太宗而出。左右竭力劝说她应以身体为重,然而长孙皇后只顾念着丈夫,不惜自身病情加重,执意随从丈夫,直至此事完结。

无须誓言表白,多少次危难中的生死相随,增进了李世民与长孙氏在相知相守岁月中的浓情深意。无论夫妻俩身份如何改变,始终不渝。

当太宗面对长孙皇后的遗作,悲痛欲绝,亲口对侍臣说出“我岂不知道皇后之崩是天命而不得不割情?只是想到失去贤妻良佐,仍然克制不住悲伤啊”时,太宗和长孙皇后夫妻二人的情深意笃已然昭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他的“贤内助”是长孙皇后。

论及勤俭持家和辅佐帝王施行善政,中国历代的皇后中很少有人能胜过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经常通过自己的行动开导因政事冗杂而心情不快的太宗,帮助太宗避免了很多为政的过失。后人常常称道长孙皇后能识大体、顾大局,后宫的嫔妃也常常以长孙皇后作为自己的榜样。

长孙皇后出身于世家大族。她的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是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长孙皇后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

长孙皇后虽然贵为国母,但她生性俭朴,经常参加祭祀蚕神的大典,并亲自耕织以劝导民众。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她不仅自己以身作则,也对自己的本家严格要求。她的兄长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屡屡为皇室立下大功,所以很受太宗赏识,将要委以重任。长孙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劝止太宗。在长孙皇后的再三阻挡下,唐太宗只给长孙无忌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长孙皇后虽多次声明不干涉政事,但是对太宗不理智时的作为,她还是会苦苦规劝。有一天,太宗下朝后回到后宫,还未进门就怒气冲冲叫着要杀魏徵,只因他在朝议时当众顶撞,让太宗面上难堪,下不了台。听了这些,长孙皇后默默地退了下去。过了一会,长孙皇后盛装朝服出现在太宗面前,向太宗深深一拜:“臣妾听说,只有贤明的皇帝当政,才会出现敢与于直言进谏的正直大臣。魏徵之所以敢于冒死向您进谏,正说明您是个大度的贤君啊!这样的君臣正是国家之福,所以臣妾一定要表示祝贺。”太宗听了恍然大悟。从此,太宗在魏徵与长孙皇后的辅佐下,推行体恤民生的善政,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长孙皇后十分疼爱儿女,但是并不溺爱他们。太子乳母曾对长孙皇后抱怨太子的东宫里器用太少,不够有排场,想要申请多购置些器物。长孙皇后义正词严地驳回了她的请求,太子也因此受到了教育。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药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乾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她说:“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会有损于国家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母亲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告给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在立政殿病逝,时年三十六岁。长孙皇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她不仅仅以身作则地为后世树立起一个贤明简朴的皇后形象,更留下了一部十卷本的《女则》,指导妇女行善积德,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601年-636年),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中国史上最为著名的贤后。
长孙皇后(601—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 长孙皇后像
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长孙晟,字季晟,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乐安王高励之女,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于长安,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贞观十年(636)六月己卯(二十一)日(7月28日),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初谥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601年-636年),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中国史上最为著名的贤后。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长孙晟,字季晟,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乐安王高励之女,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于长安,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贞观十年(636)六月己卯(二十一)日(7月28日),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初谥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薨。谥号文德皇后。上元元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

  •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 答:两人是夫妻关系。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

  • 长孙皇后的身份经历过哪些变化?她的后代是谁?
  • 答:引言: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而且唐太宗的皇后长孙皇后本人也是非常的有贤德,在一定程度上还帮助了唐太宗治理国家。那么长孙皇后的身份经历过哪些变化呢?长孙皇后的后代又是谁呢?长孙皇后的情况实际上长孙皇后的家世也是非常厉害的,在嫁给了唐太宗之后,长孙皇后本人也很贤良淑德。因为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

  • 李世民皇后是谁
  • 答:1、李世民的皇后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李世民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长孙氏喜结良缘,此后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敬如宾,恩爱有加,李世民登基之后册立长孙氏为皇后,在李世民的一生中,也就只有这一位皇后。2、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

  • 李世民的王皇后和长孙皇后谁大
  • 答:李世民只有长孙皇后。早年经历长孙皇后,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宗室长。父亲长孙皇后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有“一箭双雕”之美誉;母亲高氏为汉族人,同母兄长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于隋朝仁寿元年出生,八岁时父亲死后,她由舅父高士廉抚养,筮者曾预言她“贵不可言”。[4] 隋朝大业九...

  • 李世民的妻子是谁叫什么名字?
  • 答:李世民的妻子是文德皇后,叫长孙氏。文德皇后长孙氏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之母。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

  • 秦王李世民的老婆是谁
  • 答: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

  • 谁是大唐最完美的皇后?
  • 答:文德皇后长孙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 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

  • 秦王李世民的妻子是谁?
  • 答:秦王李世民的妻子是文德皇后。文德皇后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 唐太宗后妃名单
  • 答:长孙皇后、韦贵妃、杨贵妃、燕德妃、郑贤妃、徐贤妃、杨妃、阴妃、杨婕妤、韦昭容、萧美人、武才人、崔才人、萧才人、王氏。1、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

  • 长孙皇后的名字是什么
  • 答:一、观音婢是长孙皇后的小名 在史书中记载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一起时都会叫她小名,也就是观音婢,李世民叫的多她这个小名也被人熟知,被更多的人知道,大家虽然都知道这个小名但是并没有人这样称呼,他们都非常尊重长孙皇后,他无论是对谁都是比较柔和,说话都是非常温柔。二、为什么叫...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