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请问《欢乐的牧童》和《牧童短笛》分别是几级钢琴曲? 音乐是什么?

2024-06-02m.verywind.com
音乐分为哪几种 各有什么区别~

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
区别如下:
1、古典音乐依赖于原声乐器,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没有通过电子手段而加以改变,如小号、小提琴和钢琴;流行音乐经常使用电吉他和电贝司、电子合成器和计算机等。民间音乐采用简单乐器演奏,如弦乐器,甚至舞曲曲调与步伐。原生态音乐一般采用本民族的原生态乐器。
2、古典音乐更依赖与事先准备好的乐谱,因此,音乐作品(如一部交响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固定了的实体;流行音乐更多地依赖于口头和听觉传播,每次演出时的乐谱均有所不同,我们很少在流行音乐会上看到演奏者在看谱子。民间音乐和原生态音乐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3、古典音乐主要是器乐音乐,虽然并不完全是这样,它是通过音乐语言和气氛表达含义;大部分流行音乐需通过歌词或抒情诗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民间音乐和原生态音乐一般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溶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
4、古典音乐在时间上一般都较长,并且包含多种意境,欣赏者必须长时间集中精力;大多数流行音乐在时间长度上相对比较短,平均只有三四分钟,每首作品从开始到结束仅表达一种基调。民间音乐长短不定,视歌曲内容而定。

扩展资料
按旋律风格
(一)古典音乐
"Classi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罗马社会上等阶层,后转义为人类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价值的业绩。在国外,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
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
1、以超时代的普遍性、永恒性的艺术价值和音乐艺术最高业绩为标准,将那些能作为同时代,后代典范的,具有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根据这一标准,古典音乐又被称为“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用以区分通俗音乐(流行音乐)。
2、特指1750~1820年左右的古典乐派时期。
古典乐派的风格形成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逐渐消失之中,消融于浪漫乐派风格的逐渐形成之中,经历了巴洛克音乐向早期古典乐派的过度。众多乐派中,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二)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pop music)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按照汉语词语表面去理解,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但是,这样的界定有可能使那些本不属于流行音乐的音乐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洪湖水浪打浪》、《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仅仅因为它们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而都可被划归为流行音乐。
另一方面,又把那些分明是流行的音乐,由于它们流传不开(这在流行音乐中也为数不少)而排除在流行音乐之外。显然,流行音乐不一定都流行,流行的音乐也不只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
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见前苏联《音乐百科词典》1990 年版)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
(三)民族音乐
广义指浪漫浪漫主义中后期兴起的富有民族色彩的,或是宣扬民族主义的乐派。
狭义地讲,指中国民族音乐。
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乐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 ,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 艺术语言,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 , 并且 , 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 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 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 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听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生理方面,音乐可以调整睡眠、缓解疼痛、协调神经生理功能、提高全身生理运动机能等作用。
音乐可以用乐谱描述,依据乐谱演奏,但也有不少音乐类型如民歌或爵士乐是由演奏者即兴创作的。乐谱作为一种符号的语言,只能描述声音的属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却无法记录声音本身。因此在录音技术出现之前,欣赏音乐必需现场聆听,或自己亲身参与演奏。

扩展资料: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时期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之间,是与印象主义运动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是否划分到古典音乐尚未定论。这种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音乐形式与传统的音乐完全相反,表现主义音乐忽视音乐创作总的各种调性规律。
新古典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末,这种音乐形式主张音乐的创作应该保持客观性和严肃性,主张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集成古典音乐的形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音乐

《欢乐的牧童》和《牧童短笛》都是六级钢琴曲。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钢琴曲。该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

曲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钢琴曲《欢乐的牧童》的作者黄虎威。黄虎威,1932年出生,作曲家。四川内江人。主旋律引用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石夫编曲)具有载歌载舞的民族特色,描绘出牧童在放牧时的欢乐形象和歌唱大自然的情怀。乐曲在表现天真无邪的小牧童的欢乐形象,十分贴切。


扩展资料

《牧童短笛》的创作背景

1934年,贺绿汀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当时他住在一家缝纫店的主楼,夏天热得要命,但是贺绿汀没有被这困难吓倒,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

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中国征集“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在国立音专的招贴栏贴出公告,如果谁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100元,贺绿汀先生了解到该活动后,在裁缝店的小楼上租住的屋里进行夜以继日的创作,最后以《牧童短笛》、《摇篮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参加比赛。

1934年,正是国家风雨飘摇,《牧童短笛》的创作中也包含了作者的忧思,一方面, 贺绿汀把牧童、短笛、老牛融为一 体,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秀美、生活安宁、天地和谐的美丽情景,这与狼烟四起、枪炮隆隆的战争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日军的血腥屠杀的背景形成了鲜明对 比,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民群众生活情景形成了鲜明 对比, 强烈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患,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 向往。

另一方面, 作品的旋律始终是积极的、激烈的、舒缓的, 似乎又传达出人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及人们 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得 作品更为隽永、更加深刻、更具魅力。

最终,《牧童短笛》﹙当时名为《牧童之笛》﹚获得了一等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日本出版。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也成为音乐会中最常演奏的中国作品之一。



都是六级钢琴曲。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钢琴曲。该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

该曲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钢琴曲《欢乐的牧童》的作者黄虎威。黄虎威,1932年出生,作曲家。四川内江人。

1954年毕业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今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作曲系主任。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苏联作曲专家鲍里斯·阿拉波夫教授进修。后历任四川音乐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作曲系主任。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正式出版、发表音乐作品共计123件。代表作品有钢琴组曲《巴蜀之画》、《儿童小奏鸣曲》等。

扩展资料:

《牧童短笛》结构简洁,为典型的三段曲式。呈示段:(1-24小节),G徵调式,C宫系统,4/4拍,共包括6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句与句之间的音乐材料呈对比关系,主题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

整个呈示段速度较缓慢,旋律十分悠扬、宁静。采用的是二声部对比复调的写法,高声部与低声部一呼一应,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上紧下松,上静下动,乐节与乐句之间左右手互为补充,形成呼应交替进行,既有密切关联,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中段(25-52小节),为“并置型”中段,采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旋宫”手法,主调性为G徵调式,2/4拍。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音区提高,速度加快,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

从主题材料、节拍、速度、和声调性、音乐织体和情绪等各方面都与呈示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段分为3个乐句,每句4小节,系同一主题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移位重复,采用了动机模进发展的手法,与前一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乐段自身反复了一遍。

第一句为D徵调式,第二句为第一句的上五度属方向严格模仿 ,A徵调式。第三句又为第二句的上五度属方向变化模仿,A宫调式,但只进行了两小节,因要进行乐段反复,所以在后两小节又回到了第一句的G宫调式。

为了与前后的对位风格统一,中段采用了平行的三度下行与持续的低音,减弱了功能进行,从速度、力度、和声调性上为回归再现作准备。

再现段(52-76小节)是呈示段的变化再现,在保持呈示段骨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其方式多是在二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中再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使主题的旋律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

再现段的调性先在G徵调上,然后在D商调上,最后逐渐减弱音量而结束在主调G调上。“加花变奏”手法的应用,达到了“变化再现”的目的,使音乐更为婉转动人,更深入而富于动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牧童短笛



《欢乐的牧童》和《牧童短笛》这两首都是六级钢琴曲。

钢琴曲《牧童短笛》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钢琴曲《欢乐的牧童》的作者黄虎威。黄虎威,1932年出生,作曲家。四川内江人。主旋律引用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石夫编曲)具有载歌载舞的民族特色,描绘出牧童在放牧时的欢乐形象和歌唱大自然的情怀。乐曲在表现天真无邪的小牧童的欢乐形象,十分贴切。

扩展资料

《牧童短笛》演奏技巧

演奏该曲时要注意对小短句的划分和如何将几个小短句连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如第一段左手的第4小节第4拍起至第8小节第3拍是由4个小短句组成的一个长乐句;又如左手第12小节第4拍起至第16小节第3拍也是4个小短句组成的一个长乐句:第16小节第4拍至第20小节第3拍同样是由4个小短句组成的长乐句。弹奏每个小短句时,既要断开又不能停顿。

第二段是欢快活泼的儿童舞曲,速度vivace(活泼的),这里速度是稍快而不是越快越好,速度应当活跃而不急促。右手的上波音和快速跑句弹奏时,要清楚有颗粒性,音色不能硬,有如笛声清脆嘹亮。要求指掌关节要灵活。指尖灵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牧童短笛



《欢乐的牧童》和《牧童短笛》都是6级钢琴曲

音乐名:《欢乐的牧童》

音乐名:《牧童短笛》

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钢琴曲。该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曲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欢乐的牧童》和《牧童短笛》都是六级钢琴曲

  • 《牧童短笛》陶笛谱
  • 答:《牧童短笛》陶笛谱 《牧童短笛》陶笛谱... 《牧童短笛》陶笛谱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匿名用户 2015-10-12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工人的卫生状况,是什么样的? 火星隐藏的...

  • 告诉我一些弹《牧童短笛》的方法
  • 答:此段所表现的内容好像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悠闲地以笛对歌。乐曲结束音在响亮的高音区,在演奏上手指触键要轻柔,最后乐声减弱,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钢琴曲《牧童短笛》,为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全曲优美清新,富有中国式的诗情画意。该曲中没有用中国任何一首民间音调的...

  • 大班音乐教案《牧童短笛》
  • 答:幼儿对中国民族音乐有初浅的认识,通过音乐律动《牧童之歌》直接把孩子带入音乐主题。活动前幼儿欣赏过水墨动画片《牧笛》,感受田园风味的牧童生活。活动中选用同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画与《牧童短笛》音乐组合,视觉上直观感受水墨画和具有中国风味的旋律的完美统一给人带来的美感。体验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音乐情绪和...

  • 《牧童短笛》是中国传统音乐吗,是否借鉴了西方国家?
  • 答:在那时,有一个欧洲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在中国征集作品,他许诺优胜者能够得到免费的出国求学资格,还能获得相应的奖金。贺绿汀先生在对活动有了了解之后,就立刻开始创作。在《牧童短笛》的创作中,作者表达了对国家风雨飘摇的忧思。他把老牛,短笛和牧童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山川...

  • 《牧童短笛》是以什么调式为基础?A五声调式B七声调式C都节调式D自然大调...
  • 答:中部(B段25—52小节)为全新主题对比性并置型中部。对比体现在音乐材料、调性、结构、陈述手法、速度、情绪等多个方面。该段落以传统的舞蹈节奏为基础,欢快、活泼,音符跳跃。尤其在调性上体现出强烈的不稳定性,用以表现牧童玩耍、嬉戏,“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诙谐场面。中部为对比性段落,大致分为三...

  • 《牧童短笛》是中国传统音乐吗,有什么特点?
  • 答:下面我们来说说《牧童短笛》的特点。《牧童短笛》的旋律是给听起来就让人们想到了牧童放牛回家,在牛背上吹笛子的情景。所以《牧童短笛》的旋律是非常轻快清新的。而在《牧童短笛》的中间,其节奏旋律是要更加的明快的,这就与前面的旋律游客一个对比,但也正是这样,可以让听众从中感受到牧童玩耍嬉戏的...

  • 《牧童短笛》作者是谁?
  • 答:融汇古今的创作勇气和成功尝试。贺绿汀在《牧童短笛》中以西洋乐理和技法,演绎、描绘出了一幅完美的中国田园风情:以夕阳、水乡为背景,骑牛、横吹为情态,把牧童、老牛、黄昏浑然连为一体,呈现了一副淡淡色泽的中国乡村风景画。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贺绿汀,百度百科-牧童短笛 ...

  • 谁知道《牧童短笛》 调性是什么?
  • 答:第一段是比较严格的复对位。第三十页第二行开始是第二段,第二段主调性的音乐与第一段弹奏地要抒情一些,第二段则要活泼一些。注意此曲是中国古典式风格特点作品,不是太浪漫的作品,基本节奏要把握的牢靠一些。复调因素要保持好,声部的进出要交代清楚,要分清哪一个是旋律声部,哪一个是伴奏声部,...

  • 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历史地位?
  • 答:钢琴曲是外来形式。中国作曲家借外来艺术形式,创造出中国钢琴曲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必然要有一个从模仿、探索、实验,到创造了成熟的中国钢琴曲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始于赵元任约1913年写的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和1915年写的风琴曲《和平进行曲》,到贺绿汀1934年写出了《牧童短笛》,经历了约20...

  • 钢琴六级到八级都有那些好听的曲子?
  • 答:很多啊 我就是考级过来的(现在已经9级咯,我很自恋的,不要介意)你到那3本考级的书里可以找到 不过个人觉得考级的曲子都不是很好听 要推荐的话,就是——6级的《牧童短笛》《欢乐的牧童》8级的《b小调圆舞曲》(这首n好听~)《绣金匾》9级的《纺织歌》还有一个挺可爱的6级的《波尔卡》(不...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