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2024-05-08m.verywind.com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6分)(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容易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6分)(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更改;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变化。(4分)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4分) 试题分析:(1)思想主张:由材料一中的“子欲善用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得出。结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就可以得出其结局是没法实现。原因:应该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战乱的背景考虑。(2)原因: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来回答,由材料二中的“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可以得出一部分原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应该知道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将儒家思想结合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派别的主张发挥为新儒学,而汉武帝为了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采纳了其建议,都是其原因。(3)不同:根据材料三中的“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与材料四中的“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可以得出。认识:需要从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古代中国逐步成为正统思想”和作用两个角度来回答;而作用要从不同时期和积极、消极的角度进行表述。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4分)(3)儒家思想是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略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3)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南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
(4)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原因: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5)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吸取其精华,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6)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