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西厢记中,为何张生要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2024-05-19m.verywind.com
~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简单回顾下《莺莺传》的故事,崔莺莺是前朝崔相国之女,与母亲因故被困于庙中,得到张生的解救,因为红娘牵线搭桥,也因为莺莺对爱情的渴望,所以莺莺与张生,成就了好事,崔母得知,恨极,逼张生考取功名来娶莺莺,后来张生考中了状元,被当朝重臣看重,选为女婿,莺莺自然被抛诸脑后,多年后,故地重游,莺莺拒绝见这个“外兄”——《西厢记》里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写成了张生与莺莺大团圆。

相较于《莺莺传》和《西厢记》,莺莺传更现实,也更符合人性,其乐融融的结局,往往是梦想而已。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我个人的看法是张生始终没有爱过莺莺。爱上她和爱上她,真的是不一样的。很早以前,红娘就问过张生为什么不走正常路数,向崔母提亲,张生的解释是什么呢?他说什么纳采问名等等一系列的程序耗时太长,他实在等不及了,不愿意等了。真正喜欢一个姑娘,不愿意等?很明显,成年人都明白,他要的,不过是崔莺莺的身子,其他的嘛,再说啰。

后来,张生发达了,怎么说崔莺莺的呢?“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不爱就不爱吧,为了开脱,竟然把曾经的枕边人,当作是妖孽祸水,可见,所谓的爱情,从来都是假的,至少在张生看来,年少的青春的崔莺莺,最大的作用,无非就是排解寂寞而已。

于张生来说,崔莺莺已经没有了价值,他要的东西,崔莺莺永远给不了。崔莺莺出身博陵崔氏,母亲出身荥阳郑氏,她是真正的五姓七宗望族的大小姐,如果她父亲在的话,光一个崔氏,就可以给张生带来无限的好处,更别说还有郑氏的加持了。可是,崔父已然是前相国,早就退出了朝堂的圈子,何况还死了,崔母一介女流,要命的是崔家并没有嫡亲兄弟之类的可以依靠。要说显贵吧,很显贵,要说没实权吧,也的确帮不上张生什么忙。

人都是务实的。张生作为读书读老了的,自有一番计算,相较于当朝重臣之女,崔莺莺能给的实在太少,张生想要在仕途上有作为,没有妻族的帮衬是不可能的,娶了崔莺莺,可以得到什么呢?除了一个重情重义的虚名外,好处很有限,而另娶他人,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未来。何况大唐观念开放,婚前失贞的女子也可以有好归宿,崔莺莺失了贞,却也嫁得出去,有大把的人冲着她去,再说,崔莺莺外柔内刚,寻死之类的事情是不会做的——不会闹出人命,丑事不会被揭,张生放弃这段历史,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其实共有三个版本:一是唐朝的《莺莺传》,二是元朝的《西厢记》,三是这个故事的历史原型,也就是唐朝大诗人元稹与崔莺莺的经历。

我们先来说《莺莺传》,说的是一个叫做张生的书生,有一次来到蒲州普救寺寄住,恰好当时有个崔家寡妇带着女儿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

这一年,著名将军浑碱在蒲地去世,他的士兵趁着办丧事期间进行骚扰,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因此不可避免会受到乱兵的抢劫。

恰好张生与蒲地一位将军是好友,便请来了一些军队保护崔家母女,因此崔家才没遭到兵灾。后来崔母便大摆酒席款待张生,并引荐女儿崔莺莺与张生相见,张生见崔莺莺长的貌美如花,不由对她一见钟情。

后来张生便多次托崔莺莺的丫环红娘代为引见,而红娘却反问张生既然喜欢崔莺莺,为何不借着对崔家的这份恩情而光明正大提亲呢?

张生却认为媒妁之言要数月之久,到时自己早就相思而亡。其实从张生的这个态度来看,就已经注定他们这段感情只能是露水之缘。

后来在红娘的牵引下,两人私下往来两个月,并多次在西厢房一起睡觉,但这期间张生始终未提媒妁之事,而崔莺莺也没有提要张生娶她之事,毕竟张生是要到京城赶考之人,而长安的一切崔莺莺不能给予,崔莺莺也深知这些,不挽留不为难,也不会开口提婚嫁之事。

等到张生离开的前夜,张生也只是在崔莺莺面前愁叹,但不说任何誓言,崔莺莺这才慢慢地说道:“这段感情是我主动献身,我自不会怨恨。如果你娶我,那是你的恩惠。你不娶我,也是情理之中。正所谓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

言毕, 崔莺莺弹了一曲《霓裳羽衣曲》,多年还没弹几声,发出的悲哀的声音又怨又乱,不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听了哭了起来,崔莺莺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

后来,张生来到长安,还时常给崔莺莺寄来胭脂水粉,崔莺莺也回复书信。

此后两年,张生始终没能考中科举,他和崔莺莺的联系也就渐渐悄无声息,再后来张生索性留在长安,并娶了一个长安女子,继续科举之路,而崔莺莺也嫁了别人。

从这层意义上说,在《莺莺传》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就像我们现在很多爱情一样,明知道不会有结果,但还是在一起,最终却还是走着走着就散了,谈不上谁抛弃谁,只能说有缘无份,双方都有各自的路要走。

至于在《西厢记》中,前面的情节基本都差不多,只不过添加了崔母强烈反对的情节,再就是后来张生进京赶考高中状元,最后的结局也是大团圆,张生高中状元后回来迎娶了崔莺莺,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有所谓的始乱终弃。

最后,就是张生和崔莺莺的历史原型,也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与崔莺莺的故事。

这是在公元799年,刚满20岁的元稹因考中科举被朝堂派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小职,当时正值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便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崔氏母女。

等到乱军平定后,元稹就崔家少女崔莺莺相爱。虽然崔莺莺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离。根据唐代的举士制度,士之及第者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正式任命官职,所以元稹便在第二年再赴京应试。

元稹自从赴京应试以后,以其文才卓着,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赏识,且与韦门子弟交游,从而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于是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

公元803年,元稹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求官心切的元稹考虑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去没有多大帮助。此时,韦夏卿又表示很欣赏元稹的才华,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元稹经过权衡得失,最后选择抛弃莺莺,而娶了韦丛。毕竟,对于元稹来说,这是一次难得向上爬的机会。不过,虽然元稹和苇丛是标准的政治联姻,但两人婚后感情却非常好,在苇丛去世后,元稹还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来悼念亡妻。

对于初恋情人崔莺莺,或许是受良心的谴责,又或许是对初恋情人的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从这层意义上说,现实版的张生之所以抛弃崔莺莺,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



因为张生对崔莺莺不是真心的,他后来考上状元,朝中的一个大臣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他觉得娶大臣的女儿比娶崔莺莺更有利,所以抛弃了她。

因为张生考取了功名,觉得对方配不上自己,所以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因为张生考取了状元,他被其他大官看上,当了人家的女婿,所以抛弃了崔莺莺。

因为他参加科考成功后,有了功名,而且被名门望族招亲,娶了美娇娘,所以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 《莺莺传》张生为何会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呢?
  • 答:崔莺莺,是张生的远房表妹。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张生出力救护了姨母郑氏一家。姨母感激不尽,过后专门设宴答谢张生。在宴会上,张生对天生丽质的表妹崔莺莺一见钟情。经过崔莺莺的婢女红娘的帮助,二人终于在西厢下私会。从此,莺莺"朝隐而出,暮隐而人",与张生巫山云雨,好不甜蜜。后来,张生赴京赶考...

  •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 答:至于在《西厢记》中,前面的情节基本都差不多,只不过添加了崔母强烈反对的情节,再就是后来张生进京赶考高中状元,最后的结局也是大团圆,张生高中状元后回来迎娶了崔莺莺,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有所谓的始乱终弃。最后,就是张生和崔莺莺的历史原型,也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与崔莺莺的故事。这是在...

  • 在历史上,张生为何对崔莺莺如此薄情始乱终弃?
  • 答:而元稹本身就是一位花花公子,在元稹的心里面与莺莺的相遇就是为了忘记失去妻子的痛苦,自然不会负起责任。所以才会有了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事情。一、张生就是元稹元稹自已本身就有一段跟张生和莺莺之间的故事,在艳遇云雨之后,不留下半片云彩,挥挥衣袖就走了。没有花一分钱,也不用承担什么责...

  • ...张生与崔莺莺本来两情相悦,为何后来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_百度知...
  • 答:相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张生担心崔莺莺会不贞,所以就索性抛弃了崔莺莺;其二是因为张生考取了状元后因为他觉得崔莺莺配不上自己了,所以就抛弃了她。《西厢记》和《莺莺传》都提到,张生是一个为了爱情能够牺牲一切的人,在其中张生就为了能够见到他深爱着的表妹崔莺莺,他甚至从崔府的高墙上跳下来。一...

  • 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 答:《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

  • 《莺莺传》中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呢?
  • 答:从崔莺莺与张生私下定情开始,这就注定是个悲剧故事。张生进京赶考后,要是一举中第功成名就,所见的官宦家小姐肯定有比崔莺莺好的,就算没有中举,回到家乡也能娶到个身家清白的规矩女子,像崔莺莺这样胆大的女子,怎么能让他放心?所以张生才会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现在人看《莺莺传》,会觉得崔莺莺...

  • 《莺莺传》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 答: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最初是来自唐代元稹的自传《莺莺传》,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故事的结局上却是大相径庭。人们渴望完美爱情,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可是,在《莺莺传》中,为什么张生会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呢?张生在进京赶考,路径普救寺时,遇到乱兵抢劫,张生碰巧和将军是好友,...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张生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 答: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出自唐朝大诗人元稹编撰传奇小说《莺莺传》。像《莺莺传》这种写情、写爱、写传奇的小说,在《莺莺传》之前,大多荒诞怪异,有神仙鬼怪参与其中,故事虽然引人入胜,但大家都不当真事看待,一笑而过。不过,王实甫的《西厢记》经过改头换面,戏剧性虽然有了,最终却落下了《红楼梦...

  • 自古男人多薄情,历史上的张生为何最终还是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了?
  • 答:因为在历史的记录中,张生因为要进京赶考,所以暂时和崔莺莺分开,考取功名以后的张生另娶她人,所以说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了。其实,历史上张生的原型是元稹,历史上关于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的结局是悲剧。但是我们现在流传的《西厢记》的故事,讲述的是崔莺莺和张生之间圆满的爱情故事,是好的结局。但历史上...

  •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 答: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当时人们还称赞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是"善于补过"。在元稹看来,崔莺莺必须被抛弃,否则就失去了写莺莺传的意义。当然,是对作者的意义。他写西厢记就是想摆脱对妻子的思念情感,所谓张生“忍情”,还不如说是...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