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轮马文言文

2024-05-29m.verywind.com
~

1. 《论马》 文言文及翻译

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

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以之为奇。每天窥视它食豆数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清洁干净的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

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杨么(不知这个是不是地名),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条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收紧缰绳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四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

2. 文言文《论马》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1)有二马,故常奇之。日(2)啖(3)刍(4)豆数斗,饮泉一斛(5),然非精洁(6)宁则饿死不受(7),介(8)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9)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10)迅示骏,自午(11)至酉(12),犹可二百里;褫(13)鞍甲而不息(14)、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15)取,力裕(16)而不求逞(17),致远(18)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19)死。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20)不择粟,饮不择泉,揽(21)辔(22)未安(23),踊跃(24)疾驱,甫(25)百里,力竭(26)汗喘,殆(27)欲毙(28)然。此其为马,寡取(29)易盈(30),好逞易穷(31),驽钝(32)之材也。

-节选自 南宋·岳飞《金陀粹编》中的《论马》1臣:我,岳飞自称。 2日:每日。

3啖:吃。 4刍:chú,草。

5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 6精洁:精美的食物。

7不受:不吃。 8介:甲,披上甲。

9比:等到。 10奋:振作精神。

11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12酉: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3褫:chǐ,解脱。 14息:气喘。

15苟:gǒu,轻易。 16裕:充足。

17逞:逞能 18致远:能走远路。 19以:而。

20秣:mò,喂。 21揽:抓住。

22辔:pèi,缰绳。 23安:稳。

24踊跃:蹦跳的样子。 25甫:才。

26竭:尽。 27殆:几乎。

28毙:倒下。 29寡取:指吃喝得少。

30易盈:容易满足。 31穷:力尽。

32驽钝: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 33善:好。

译文: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

(每天窥视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可饿死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两匹马)不幸相继死去 。

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缰绳没收紧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愚钝的马啊。

赏析: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

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

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受大而不苟取”。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

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

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

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收并蓄”。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

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这无异饮鸩止渴。

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力裕而不求逞”。

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

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

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寡取易盈,好逞易穷。”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

战国赵括,就给后人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

一旦为将,他一到前线,就改变老将廉颇坚守持重的战略,说这是怯战。他下令向秦军突击,秦军佯败,他却。

3. 马钧传 文言文阅读,,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

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

‘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

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

从此之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原文】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译文】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童儿: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大大超过平常水车。

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原文】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

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

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译文】后来有人进贡一套杂技模型,只能作摆设不能活动。皇帝问先生:“你能使得它们动起来吗?”回答说:“可以活动。”

皇帝说:“可以做得更巧妙些吗?”回答说:“可以更好。”于是他就接受皇命制作了。

他用大木头又雕又削,做成轮子的形状,放在地上,下面设机关用水力发动。上面制作了女子奏乐舞蹈的偶像,还有木偶打鼓、吹箫、叠罗汉,还可以使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动作灵活,还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鸡等各种各样的动作。

这是第三件奇妙的制作。【原文】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欲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

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译文】先生看到诸葛亮设计的连弩,说:“这东西巧是很巧,但还不顶完善。”

他说,他可以做出一种连弩,发箭的效率能增加五倍。又认为发石车效果差,如果敌人在城楼边挂起湿牛皮,发过去的石子碰上牛皮就滑落下来,发石车又不能连续发射。

他想制作一种轮子,挂上几十块大石头,用机械转动轮子,轮上悬石的绳子按一定节奏断掉,石子抛射到敌人城楼,可以迅速地接连抛射。他曾经试验用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

【原文】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译文】有位裴先生,是京师的著名人士,见识精深,听到先生的事情,就讥笑他。

4. 论马 文言文翻译

南宋·岳飞《论马》 【译文】 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 【原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 【注释】: 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 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 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 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 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 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 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 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 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 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 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 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 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 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 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 【拓展资料】: 百度百科-良马对 《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 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5. 班马在古文中的意思

班马

1.离群之马。

《左传‧襄公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失群班马,迷轮乱辙。”

唐李白《送友人》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王琦注:“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长鸣,亦若有离群之感。”

清钱谦益《别惠老两绝句》之二:“头白此为别,忍听班马鸣?”

2.古代两人的并称。指汉班固与司马迁。

《晋书‧陈寿徐广等传论》:“丘明既没,班马迭兴。”

宋洪迈《序》:“今之为文者必祖班马。

马史无善注,廑殆至于不能读。故班书显行。”

3.古代两人的并称。指汉班固与司马相如。

唐清昼《讲古文联句》:“屈宋接武,班马继作。”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吟诗与李杜争强,作赋与班马斗胜。”

4.古代两人的并称。指汉班固和马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

---汉语大辞典

6. 古文翻译3篇

1。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中可以派得出去寻找千里马的人吗?"

伯乐说:"一匹好马,可以从它的体形、外貌和骨架上看出来。而要找天下特殊的千里马,好像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法传世私服子用言语来表达。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脚步非常轻盈,蹄子不扬起灰尘,速度非常快,一闪而过,好像看不到身影。我的儿子都是些下等的人才,他们能够说出什么是好马,却不能识别什么是千里马。我有个打柴卖菜的朋友叫九方皋,他相马的能力不在我之下。请让我把他推荐给您吧。"

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出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

穆公完美私服 连忙问:"是什么样的马?"

九方皋回答说:"是黄色的母马。"

派人去把马牵来,却是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说:"糟糕透了!你推荐的找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识别哪是天下的千里马呢?"

伯乐感慨地赞叹说:"九方皋相马竟达到了这种地步,这正是他之所以比我高明千万倍的原因呀。九方皋所看到的,那正是天机啊!他注重观察的江湖私服

是精神,而忽略了它的表象;注意它内在的品质,而忽视了它的颜色和雌雄;只看见了他所需要看的而忽视了他所不必要看的;只观察到他所需要观察的而忽视了他所不必要观察的。像他这样相出的马,才是比一般的好马更珍贵的千里马啊!" 马牵来了,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寓意: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评析】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3。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现在快死了,你可以赶快离开。”巨伯回答道:“我远道来看你,你让我离开,败坏‘义’而求活命,哪里是我巨伯的行为!”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代朋友的性命-。“贼兵相互告诉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率军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全。

希望能帮到你 O(∩_∩)O~

7. 文言文 名二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bì),而患亦不及辙(zhé),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翻译;

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去掉轼我也从没见一辆完整的车。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

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假如车倒了马死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辙。所以说,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辙啊!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我也就放心了。



  • 战马推磨文言文
  • 答:2. 毕将军马文言文翻译 文出周密的《齐东野语》 原文: 毕再遇,兖州将家也。开禧用兵,诸将多败事,独再遇累有功。金人认其旗帜即避之。屡迁至镇江都统制、扬州承宣使、骁卫上将军。后以老病致仕,始居于霅。 有战马,号黑大虫,骏驵异常,独主翁能御之。再遇既死,其家以铁羁之圉中。适遇岳祠迎神,闻金...

  • 《田忌赛马》文言文朗读
  • 答:1. 文言文田忌赛马朗诵 原文: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

  • 车上文言文
  • 答:确实,很多文言文翻译是要根据情景的翻译,并不一定如现代文一样直的。 如果觉得有帮助就采纳吧~ 2. 终不知车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

  • 螳螂搏轮文言文翻译
  • 答:1. 古文《螳螂搏轮》的译文是什么 齐庄公出来错,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公曰:"此为人自,必为天下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而勇士归之. 齐庄公出去打猎,有一只虫子抬足挡住庄公的车轮,庄公问给bai他驾车的人:“这是...

  • 走的文言文解释
  • 答:“走”在文言文中,一是可以充当动词;一是可以充当名词 一、当“走”是动词词性时,大约有以下五种意思: 1、本义:跑。 例如: ○ 《说文》:走,趋也。 ○ 《诗·大雅·緜》:来朝走马。 ○ 《仪礼·士相见礼》:某将走见。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险其走。 ○ 《吕氏春秋·期贤》:若蝉之走明火也...

  • 关于马蹄意的文言文阅读
  • 答:1. 《马蹄》文言文翻译 战国·庄子《马蹄》白话释义: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 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 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

  • 初二文言文《马说》《陋室铭》《核舟记》《活版》
  • 答: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

  • 九方皋相马文言文翻译
  • 答:九方皋相马文言文翻译如下:秦穆公召见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伯乐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像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足蹄印儿...

  • 张纲埋轮文言文翻译
  • 答:张纲埋轮文言文翻译  我来答 1个回答 #话题# 冬至为何分「人冬」和「鬼冬」?达人方舟教育 2022-11-03 · TA获得超过11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张纲传 全文译文 【原文】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

  • 放风筝文言文翻yi
  • 答: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3. 请帮我翻译几篇文言文初中文言读本上的]43~~46以及96~100若有人有 43.隽不疑之母 译文 隽不疑巡视下属各县,省查囚犯有无冤情,回来后,他的妈妈总是问隽不疑:“有没有平反?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如果隽不疑平反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